街机回忆录:街机时代的诗与歌(5)

投稿来源:街机吧包包
难难难,道德玄,不对知音不可谈,对了知音谈几句,不对知音枉费舌尖。色色色,千古一祸,君子失德,小人常乐,大丈夫也难过美人关。闲话不说,书归正传。虽说是“街机回忆录”,但也提到了不少大家童年时期的某部电影、某本漫画,但最后也能回归到街机上。这只是平时随便写写的东西,不是命题作文,不存在跑题。流连忘返——电玩店

(红白机就是FC,黑机就是MD,当年我们这些国内玩家给游戏机的命名多数是按颜色来的,但像“红白机”和“黑机”的影响更大,不单是指颜色,彻底成了“真名”)工人文化宫街机厅里人山人海之时,另一种“游戏室”也让我们流连忘返,这便是“电玩店”。同街机厅更名“动漫城”一样,电玩店在当时也是换了个“电器店”或“家电卖场”的名号。无论“电器”还是“家电”,那范围可就海了去了。潘家园有个旧货市场,二手货色同古玩一起亮相。电器店中明面上放着电扇、小电视,柜台里面其实都装满了各种游戏机和卡带。包包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便是陪老妈一起去当地的某家百货大楼里,因为每次去的时候老妈都能给包包买一盘新的FC卡带,更重要的还是电玩店的老板娘人挺好的,店里放了台黑白小电视,接着FC让买游戏的试玩,甚至不买游戏你也能直接玩。所以电玩店成了免费的游戏室:不要钱不说,还能随意换游戏卡。不光是电视游戏机,你带了GBA或GB过来,直接来这里免费试玩,没掌机店里还给你一台试玩,还自带电池。这服务,这态度,想不发财都难呀!绝对是良心老板娘呀!当地也有家电玩店,包包也去过,明面上是卖丧葬用品和渔具,但里面柜子里却放着红白机。表面上是代办“红白喜事”,实则专卖“红白游戏机”。这家店里没有小电视,不给试玩。老板说以前放过一台小电视,结果周围小朋友都只玩游戏不买卡带,老板索性就把电视给撤了。世界上那么多百货大楼,百货大楼中有那么多电玩店,我却走进了这家店,说到底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从老板娘那里,包包买了第一台FC,也玩到了不少游戏。自然而然的,游戏都是清一色的盗版,不过不是我们不支持正版,而是囊中羞涩,同时也不知道能在哪里买到。盗版肯定比不上正版,而且游戏名字都是完全由盗版商自己取的,最为直接的例子便是《超级玛丽》和《玛丽兄弟》。“超级”是“采蘑菇、顶砖头”,“兄弟”是下水道里打乌龟。“玛丽”这个名字在童年时期流传的很广,很长时间都直接以“玛丽”而非“马里奥”、“玛莉奥”来称呼这个小红帽。那他旁边那个小绿人呢?既然一个是玛丽,另外一个头上有个“L”,直接就叫“陆丽”(路易吉)。小学时候流行过一本漫画杂志——《龙漫》。包包还是因为看了《龙漫》上任天堂NDS广告才知道原来人家在中国大陆的真名是“马力欧”。

《玛丽》是当之无愧的“马大帅”,不玩《超级玛丽》等于没玩过小霸王。同时期一样精彩的还有《功夫》,很简单的格斗游戏,主角打人时候会“阿舅、阿舅”的叫唤。曾经电玩店里,包包也曾经酣战过《功夫》,因为游戏虽然简单,但玩起来确实很容易让人迷进去。尤其是打完一众高手后,立马跳起来踢一脚铜锣,还冲着屏幕外面送个微笑。
N合一卡带的常客——《坦克大战》,我们小时候玩到的有船、有手枪的其实是烟山软件的改版。烟山软件是中国第一家游戏公司,靠做改版游戏发了家。烟山之父傅瓒老师原本是福州十六中物理老师,80年代福州当地有不少水货游戏卡,傅瓒也突发奇想走上了游戏之路。烟山曾经把《坦克大战》、《烟山围棋》、《台湾麻将》和《中国象棋》四款游戏做成4合一卡带,经台湾厂商之手带出大陆,走向世界。
包包在一张合卡里玩到了《坦克大战》和《超时空要塞》,当年《超时空要塞》动画包包看的少,只留下个简单的印象,游戏开场一个留着春丽“包包头”的旗袍妹敲锣,然后飞机大战。其实当年我们小时候更乐意认为这游戏是“变形金刚”,因为飞机能变成机器人。
包包在电玩店玩到《冒险岛》后,第一印象是——怎么跟《玛丽》一个样?不对,这个能玩滑板。其实我们儿时玩到的《冒险岛》是开发商HUDSON把ESCAPE的《神奇男孩》主角从小朋友给换成自家“吉祥物”——高桥名人。
《红巾特工队》当年玩的不亦乐乎,只是后来发觉不对劲——为啥飞机是二战时期日本的呢?还是觉得《1942》的“屁股”正了不少,也算是抗日游戏。《1942》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还好国内山寨FC有连发键,终于可以一路“突突突”了。BOSS是大飞机,但只要飞到大飞机翅膀两边,BOSS就打不着你。
《火箭车》跟《F1赛车》都是当年N合一卡里最常见的赛车游戏,《火箭车》包包玩的不好,最高记录只能打到第三关。不过包包当年对赛车游戏也没多少兴趣,直到后来微机房里有了《暴力摩托》才找到了一路狂飙的快感。
(其实《玛丽》也有4合一卡带,不过游戏都是《成龙之龙》、《战斗原始人》等游戏的人物改版)
从FC年代过来的朋友,一定都熟知这样的真理:卡带里游戏越少,质量越好。两位数、三位数甚至四位数的,其实就六七个游戏,剩下的都是重复的。盗版商都贼了,把《玛丽》、《冒险岛》的每一关、《奥运会》的每一个运动项目都给拆分出来,就成了单独的游戏。还有《魂斗罗的24种玩法》,实则就是把每一关、每种武器都单独挑出来。不过这里面也有例外,比如电玩店里最让小朋友流口水的100合一,《魂斗罗》、《双截龙》、《超级玛丽》、《坦克大战》无所不包。还有大名鼎鼎的六十四合一,市面上常见的六十四合一封面有两中,一种盗用的是《星际战士》日版封面的主角,另一中封面是“超人”(其实是《恶魔战士》里的吸血鬼迪米特里)。包包儿时在电玩店里见到的六十四合一封面却不是这两种,包包记得:封面上画了摩托车、恐龙、白雪公主和超级玛丽,卡带背面还有一种贴纸写着游戏名字,不知道有没有人见过一样的。
4合一卡带里基本都是特别厉害的游戏,像是《魂斗罗》、《忍者龙剑传》、《九人街霸》、《双截龙》等多是以4合一打包出售。包包当年玩到的4合一卡带进入游戏前的菜单画面是绿色底面,但这种绿色底面的4合一卡带质量着实堪忧:电玩店里玩的一切正常,一回家就玩不了——要么死机、要么画面模糊。
电玩店老板管游戏机,统一都叫小霸王。主要还是因为小霸王的名头太大,当年山寨FC品牌海了去了——小天才、胜天、小天使、永盛、阿罗士……除了FC、MD等主流游戏机外,雅达利、SG-1000、MASTER SYSTEM等老古董照样有自己的国产山寨版。比小霸王还要早的山寨FC便是宝岛台湾的小天才。有了一定岁数的玩家来说,听到小天才的名号可谓是如雷贯耳。小天才不光在国内大受欢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也是小天才的重要市场。俄罗斯人管FC叫丹迪(DENDY),“丹迪”就是小天才卖到俄罗斯后给起的名字。尽管小霸王等后来者居上称霸了当时的俄罗斯市场,但人家还是习惯“丹迪”的称呼。就如同中国玩家习惯称其为“小霸王”一样。小天才的开发商是台湾晶技公司,如今活的也很滋润,听说在大陆还有搞山寨FC的加工厂。

晶技小天才除了游戏机以外,自己也有游戏,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棋王》(中国象棋)。包包小时候也是在合卡里玩了《中国象棋》,就是有小孩、中年人和大爷三个难度的那个。《中国象棋》就是盗版的《棋王》,“中年人”的头像在《棋王》里是“妹子”。正版《棋王》开始还有“小天才”的LOGO和制作人杜贵崇的名字。早年网上也有人找过老杜的资料,能找到的只有1986年应氏杯围棋比赛冠军正是美籍华人杜贵崇。应氏杯主要是以计算机围棋为主的一个围棋比赛,两岸都举办过。不过这个搞计算机围棋的老杜,究竟是不是做《棋王》的老杜还要打个问号。最早的标题党——说说盗版卡带封面买什么游戏,第一眼看的就是卡带的封面。盗版商为了能卖出货,都在封面贴纸上做文章。比方说包包就见过一张卡带,拿春丽大姐姐的靓照当《忍者龙剑传》的封面,盗用的就是漆原智志笔下的春丽大姐姐。

早几年网络上一款名叫“喜洋洋”的FC游戏横空出世,封面用的是《羊羊运动会》,后来才知道原来游戏是《香蕉王子》的改版。“经验丰富”的表哥跟包包透露:依据他多年打小霸王游戏机的经验,卡带封面越漂亮,往往游戏内容越糟糕。过去的盗版卡带还能用原版游戏的封面,可现在都怎么勾人怎么来。最新、最热的游戏、电影的海报直接贴上去,反正小朋友也不懂。盗版封面有些甚至是盗版商原创的杰作——自己画,搞得跟八九十年代儿童读物的插图一样,一看就没购买欲。有些则盗用其他游戏的,这里面也不少还是名家之作。
《魂斗罗的24种玩法》封面俩好汉出自街机游戏《黑珍珠部队》海报,《黑珍珠》这游戏可以看成是“真人快打”和“战场之狼”的结合版,反正老美的游戏嘛,有血又有肉,玩起来就很过瘾。

同样也是《魂斗罗》,《超级魂斗罗》竟然盗用了《英雄萨姆:首次出击》的海报。其实《魂斗罗》在当时来说是热门游戏,其卡带也被称为是“劲卡”,完全没必要在封面上做文章,别人一听是《魂斗罗》就知道是啥游戏。

直升机射击游戏《眼镜蛇指挥官》盗用了光荣御用画师——生赖范义老师为《提督的决断III》绘制的海报。1996年正是《提督III》引发“光荣四君子”事件。

一样是名家之作,《真侍魂II》则盗用了森气楼大师笔下酷似李修贤的霸王丸。

所谓《街霸二代》用的是春丽之父安田朗给《八人街霸》画的宣传海报,后来许景琛的街霸港漫曾以此海报为蓝本出过俩封面。

除了游戏外,这张卡的《古巴战士》所用的海报,仔细一看人物动作竟然是出自田宫美军二战兵人六人组!

此等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径,不知道是该说什么好。一方面忽悠了我们,另一方面我们不少人第一次体会到海报的魅力。尤其是当时消息极度不通畅,游戏海报只能在电玩杂志上看到,CAPCOM的安田朗、西村娟;SNK的森气楼;《豪血寺一族》的村田莲尔;KOEI的生赖范义……大师的名字我们当时知之甚少,唯一了解的就剩下个画KOF的森气楼,大家一度瞅见个街霸或KOF人物,立马就说是森气楼画的。说完了小霸王游戏,再说说童年时期家门口音像店里发生的真事儿。记得呀,包包童年曾有一个“阴影”。这要讲来可谓是“小娃娃没有娘——说来话就长”。音像店来了批新碟片,赶上林正英僵尸片大热,《少林僵尸》、《音乐僵尸》、《僵尸叔叔》,外加一部《干尸复活》。此片海报就挂店门口,上学和放学路上经过时,包包心里毛毛的。多年以后有了网络,突然想到《干尸复活》,结果真相大白后立马傻眼了——全是盗版商胡搞,所谓“干尸复活”实则是台湾电影《新十二生肖》。
(童年记忆里就是这张海报)
1990年的《新十二生肖》之所以是“新”,是因为翻拍自1978年的《十二生肖》,说来可能你们有谁还看过。说下剧情:魔王复生,小魔女贝玛(主演是当时台湾童星刘致妤,她还演过《灵幻少女》系列僵尸片,后来去了日本学习生活,在日本也很受欢迎)集结十二生肖一起打败魔王。包包小学时曾在电视上看过,留下个模糊的记忆,多年后才知道原来这倒霉片子还有个“干尸复活”的“雅号”(“干尸”恐怕指的是里面的魔王)。
(小时候可能没觉得啥,只是现在回忆《新十二生肖》,老有人觉得小魔女有些“圣母婊”)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