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是现在的哪里(赵国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

赵国是现在的哪里

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原创-NO.1285   作者:云潇    审核:徐飞   编排:汤圆
1937年寒冬,日寇在取得淞沪会战胜利后,马不停蹄进军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如果说发生在上海的淞沪会战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代价,证明了中国军人的血性,那么南京保卫战的狼狈不堪,则让人痛心疾首。国都都保不住了,30多万平民和被俘士兵被日军屠城。

如果你能懂得南京大屠杀的惨烈,就不难理解历史上另一场大战的血腥。

公元前260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秦国军队在赵国的长平一举击溃赵国主力,坑杀赵国40万降兵。两千年前的赵国才多少人口?一场长平之战就被秦军有组织、有计划地消灭40多万精锐。

一场战役就消灭40多万人,这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极为罕见。

赵国并非弱国,在战国历史上长期居于霸主地位,为什么在一统天下的关键一战中遭受如此毁灭性的打击? 

一、赵国虎口夺食
在地缘政治格局的角度来看,战国时代的赵国与后来的德意志帝国颇为类似。同样居于腹心地位,强敌环伺,四面受敌,不由得不发展处强大的军事力量。

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赵国从游牧民族那里学到了先进的军事技术,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领土拓张了三倍有余,成为黄河流域最为强大的政权。

1903年,梁启超发表《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这样给赵武灵王戴帽子:“七雄中实行军国主义者,惟秦与赵。……商鞅者,秦之俾斯麦;而武灵王者,赵之大彼得也。”

赵国的军事实力绝不输于秦国,就连“战国四大名将”,赵国一国就占有了两个名额——廉颇和李牧。

同样因为赵国的地理位置,它成为秦国无法避开的存在。

赵国地处秦国东面,毗邻燕、齐等国,是秦国东进的一个强大障碍,强秦要完成兼并六国、一统天下之伟业,就必须先啃下赵国这个硬骨头。

谁都知道,秦赵之间必有一场大战,这场大战将改变历史的走向。

公元前260年,秦国攻陷了韩国的野王城,隔断了韩上党郡和韩都城的联系。韩国不得已割让上党给秦国求和,可上党郡的守将冯亭不愿降秦,他派出使者谒赵王,表示愿意将上党郡交给赵国,换取赵国出兵相救。

赵国朝野上下为此争论不休,由于当时权倾朝野的平原君赵胜坚持迎击秦军,接收上党郡,赵王最终也接受了这个观点。于是,赵国派出了名将廉颇,率军迎敌,驻军长平与秦军对峙。

太史公司马迁认为,平原君未睹大体,利令智昏,使赵国在长平遭到毁灭性打击,可以说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学者认为赵国因此引火上身,陷进了长平之战的战争泥潭,自此一役后赵国沉沦不起,并最终成为六国中最先灭亡的国家,因此这是一个极其愚蠢的决策。
可是,如果我们能回到历史现场,会发现上党郡是个农业基础很好的重镇,赵国如果接收了上党郡,一来可以为赵国扩充版图,二来可以为赵国增加政治、经济实力,何乐而不为?

问题的关键在于秦国的目标在哪里?

正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秦国志在统一天下,秦赵两强之争是早晚的事,此时的上党郡赵国即便不取,秦国占领后依然会对赵国施加压力,并凭借上党郡绝佳的地理优势对赵国形成更大的军事压力。

因此,此时赵国接受上党郡合情合理,司马迁也有其历史局限性。这就好像狼吃了羊,最后把原因归咎于羊不该遇见狼,显然是一种悖论。
 
二、秦相反间之计

秦国花了那么久打下的城池,现在白白给了赵国,让谁也咽不下这口气。

于是乎,秦昭王大怒之下,命令主将王龁攻打前来迎接上党军民的廉颇军队。赵国人也没有想到,廉颇这名经验老道的名将,在对阵之初连吃败仗。进而从此采取龟缩防守策略,命令十几万大军坚守不出,不仅让秦军颇为恼火,就连赵国自己也觉得窝囊。

廉颇此时的对秦策略是正确的。他深知秦军强悍不可轻易战胜,所以并没有跟秦军硬碰硬。最关键的是,他知道秦军长途奔袭,不擅长打消耗战,因此任凭秦军如何叫阵,他也不出来迎战。

▲影视剧中的廉颇
这让秦军十分为难,我们大老远跑来打仗,想拿下的上党郡没拿下来,军粮的补给线又长,本来长途奔袭作战就只宜速战速决,可这个廉颇闭门不出,我们想打打不了,在这里干耗着没啥意思,想退兵吧又担心赵军倾巢追击,真是令秦昭王大为光火。

这下赵国成功地将危机转嫁到了秦国头上,那么面对如此局面,秦国将作何“公关”呢?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这时,秦相范睢使出的“反间计”导致整个战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反间计在中国战争史上可是出尽了风头,后来赵国另一员名将李牧,也是被秦国用同样的计谋害死并最终吞并了赵国。明朝末年的大将袁崇焕,就是被皇太极用反间计害死的。

在长平之战中,范睢使用重金去赵国贿赂权臣,并散布流言,声称廉颇不足惧,他已经快投降了;其实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之类的。

很多时候,流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流言钻进了人心里。在此刻的赵国,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他们对廉颇的作为很失望,要知道赵国是一个尚武之风很重的国家,再经过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后,赵国上下都认为自己有资本跟虎狼之秦掰手腕。所以,廉颇的这种退守而不进攻的策略,不符合当时赵国国内的高涨的战争情绪,也让国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所以,廉颇被临阵换将也是迟早的事。

再者,赵国的综合国力也不允许打持久战。虽然说赵国经历了两代贤君的治理,国力已经有相当的发展,但是赵国毕竟有着天然的地理劣势,它处于四战之地,国力的积蓄不能像秦国那样水到渠成,而要在四方征战中不断消耗。

也正因为如此,上党这块丰饶之地对于赵国确实意义重大。

所以,如果能够一口吃下上党,对于赵国来说,那当然是求之不得,但是受于实力限制,如果不能一口吃下,就只能想方设法对秦国割地求和,以避免陷入战争泥潭,可是很显然,赵国的算盘落空了。

另外,赵括确实有名将之风。对于赵括的评价,由于受到“纸上谈兵”的影响,后世一直都将赵括视作无能之辈。但在当时,赵括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拥有着非比寻常的名气和声望。他是对秦战争唯一获胜的赵军将领赵奢之子,自然受到各方关注;其次,他本人的军事理论水平很高,这一点就连他的名将父亲,还有赵国各位名宿,都叹服不止,连赵王都对他青睐有加。
落实到实践上,赵括在长平之战前期还是可圈可点的,遗憾的是他毕竟不是运动战、歼灭战始祖白起的对手。但就是白起这位大神级的人物,在战后都深深为赵括鞠躬叹服,说明他的表现赢得了白起的尊重。

可以说,赵国君臣对于秦国散布的流言,从心底里就不认为是流言,而是自然而然地认为,那是“百姓的呼声”,所以临阵换将势在必行。
 
三、赵括夸夸其谈

于是,赵王立即找来了赵括,对他进行简单的“岗前考查”。

赵王问赵括有没有把握打赢这场仗。

赵括的回答很让人匪夷所思,“如果秦国派出的将领是武安君白起,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但现在秦将是王龁,他只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也不知道赵王听到这番说话是何种感觉,反正应该是很高兴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干脆地用赵括为将了。其实我们认真分析一下赵括的这番话,言下之意就是只怕白起,不怕王龁。

但你赵国可以换将,秦国就不能换白起为将吗?那换上白起之后你准备怎么打?在这里他为了取信赵王,不惜贬低廉颇,让赵王觉得他比廉颇技高一筹。
所以,赵括的君前奏对夸夸其谈,无疑为长平之战的失利埋下了伏笔。当然,也有人会这样认为,这时候既然要换将,一改廉颇所造成的被动局面,即便是不厚道一回、夸一夸海口、贬一贬廉颇又有什么关系呢?

的确,在历史上也有过类似的局面,前面提到过的袁崇焕就是一个实例,在袁崇焕走马上任之初,崇祯皇帝召袁崇焕“平台奏对”,以了解袁崇焕对辽东战局的见解,当时袁崇焕就说出“计五年,全辽可复”这样的狂话。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便袁崇焕后来没有被反间计害死,五年之内他也不可能实现“复全辽”,因为当时明朝的军事实力、国内的政治动荡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明朝只能以守为攻,根本不可能游刃有余地去主动出击。

那袁崇焕何以说出如此不负责任的话呢?这很有可能是袁崇焕给当时一蹶不振的朝廷打的一剂强心针,让崇祯皇帝对战局重拾信心,以唤醒所有将士的抗金决心。

用这样的心思去揣度赵括当时的想法,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当时的赵国还没有经历长平之战,在战斗力、综合国力等方面都不亚于强秦,而廉颇也不过是初尝败绩,损失的不过几个营垒而已,并没有到明朝末年那么一蹶不振的境地。

所以赵括此时的豪言,并不具备十分明确的战略意义,只是为了争取这个机会所发的狂言而已,但在狂言之中,又不得不流露出对白起的恐惧,这倒显出几分真实。

无论如何,赵王通过这么简单的“考察”,就敲定了换将的方案,同时也为长平之战敲响了丧钟!

四、秦国改天换日

就在赵国大张旗鼓地换将增兵之时,秦国却在悄无声息地做着同样的事情,但此时的赵国却沉浸在一股莫名的兴奋之中。

这种兴奋,大约可以总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主将赵括的个人秀风光无两,他采取的战略战法让秦军吃了大亏,据统计,赵括在发动攻击之初,让秦军损失了数万人;另一方面,上党郡已然是赵国囊中之物,让赵国在国际上狠狠地扬眉吐气了一把,赵国还不举国欢腾吗?

然而,盛极必衰、月盈则亏的道理,几乎是没人愿意相信的。就在赵国盲目地陷入胜利的狂热之中时,秦国已经在背后准备改天换日了!

赵括的担心变成了现实——秦将白起来了!

这位号称杀神、人屠的名将,在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有一点,几乎是无人敢于抹杀,那就是他的用兵如神、每战必克的光辉战绩。据梁启超先生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其中有一半人都是死在白起手中,光凭这一数字,白起就足以冠绝古今了。

秦国换将是偷偷进行的,并不像赵国那样大张旗鼓、昭告天下,因为秦国历来是一个务实的国家,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打胜仗!

白起一上任,就迅速根据时势作出了战略调整,他的方针大约分为两步走,一步就是利用地形优势佯败后退、吸引赵军出击,进而包围赵军、拖死赵军;第二步就是围而不打、围点打援,进而控制整个战局。

战争的过程无须赘言,总而言之,正是白起这两步走的决策,成功地将赵军拖入了战争泥潭,并最终击败了赵括率领的赵军,实现了长平大决的胜利。

结语

其实长平之战的过程,复杂曲折、波诡云谲,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当赵军陷入秦军布下的口袋阵,被围困了整整46天之时,秦赵两国的危机公关升级到白热化进程。

秦国方面,秦昭王得知赵军主力的粮道被截断,就亲自到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及附近地区),加封当地百姓爵位一级,并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援军和粮运。同时,秦国向合纵国派出使者,游说各国保守中立,谁敢支援赵国,谁就会被秦军爆锤。

总体来说,秦国的策略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为长平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赵国方面,虽然也采取了一定的“公关”手段,却只能是赶鸭子上架,徒劳无功。一来,赵国的粮草无法及时运达被围困的赵军手中;二来,赵国已经派不出人手来支援长平战场,因为赵国身处四战之地,在北方还有更加凶残的匈奴需要提防,所以只能派出小股的骚扰性救援部队,还屡屡被秦军无情碾压;三来,赵国派往各国求援的使者也屡屡碰壁,各国谁也也不敢强出头。最终,赵军在孤立无援中被秦军吊打。

长平大战的结局,决定了战国格局的走势,并最终加快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然而,真正精彩的往往不只是战争本身,而是战争各方在危机面前体现出的“公关”手段。

历史证明,秦国在危机面前所展现出的“公关”水平,堪称完美和大神级,它成功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实现了华丽丽的大转身,而相形之下,赵国则是将一手好牌,一步步地下成了“臭棋”,从而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局面!

查看往期精选内容中国地摊简史丨胡焕庸线丨谁会“叛清”|历史系社交指南|学术名利场|抗日神剧|免费用知网|白帝城托孤阴谋 |消失的西康|到底东几省 |”绿帽子“|历史题能有多难 | 苦逼帝王 |蒙古族发迹史| 帝王怕什么 |刘备败在哪|历史书单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研习社】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

赵国是现在的哪里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