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陵泉的位置与功效(阴陵泉的位置图)

什么症状可以按阴陵泉穴?

优质回答

一、阴陵泉穴位位置

  位置: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与阳陵泉相对,当胫骨内侧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部上方。

  《灵枢·本输》:“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针灸甲乙经》补充:“在膝下内侧……”;《针方六集》:“辅骨下一指”;《神应经》:“屈膝取之,膝横纹头下是穴。与阳陵泉相对,稍高一寸。”

  功效:运中焦,化湿滞,调膀胱,祛风冷。

  主治:古代记述:腹中寒,腹中气胀,洞泄不化,不嗜食,肠中切痛,胁下满,水肿,腹坚,小便不利或失禁,寒热,阴痛,遗精,霍乱,足痹痛,鹤膝风,腰腿膝痛,脚气水肿,疝瘕。

  近人报道:肾炎,尿闭,腹水,肠炎,黄疸。

  方例:失禁遗尿不自知:阴陵泉、阳陵泉。

  腹寒:阴陵泉、三阴交。

  水肿盈脐:阴陵、水分。

  霍乱:阴陵,承山、解溪、太白。

  癃闭腹水:阴陵泉、水分、中极、足三里、三阴交。

  黄疸:阴陵泉、三阴交、日月、至阳、胆俞、阳纲。

  刺灸法:直刺0.5~1.5寸。可灸。

  其它:合(水)穴。

二、明陵泉穴位疼痛怎么办

  穴位压痛诊断和压痛等级评定是辨病诊断的主要依据。穴位压痛辨病共分两个步骤,一是穴位压痛检查和评级,另一是穴位压痛的分析诊断。

  检查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和坐位两种,仰卧位主要用于检查胸腹,四肢。检查北部时,可让患者骑椅而坐,双手抱于胸前,头稍前倾,松衣。检查过程中,检查者应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在穴位上作按压或滑动检查,以发现穴位压痛或凹陷及结节等现象。

  穴位压痛评级分为四级,一般压痛为“+”,明显压痛为“++”,皱眉呼痛为“+++”,疼痛拒按者为“++++”。分析时应全面考虑,对小刺激大反应的病人,要努力找出压痛最明显的穴位。大刺激小反应的病人出现穴位压痛点比较少,而且压痛程度也比较轻。正常刺激正常反应的病人往往是“俞穴”压痛反应轻一些,而一些“郄穴”压痛比较明显,“募穴”反应往往比较正常。分析时,首先从36个穴位压痛反应点进行病位分析,找出患者主要的“病经”及其表里关系,然后在36个穴位的分经基础上,再结合奇穴和特效穴出现的压痛反应,即可构成明确的诊断。例如呼吸系统的中府或肺俞出现压痛,配合库房穴压痛就能诊断气管炎,配合五里穴压痛就能诊断为肺炎,哪一侧五里穴压痛明显,哪一侧就是病侧。

  对消化系统的胃病诊断要看中脘穴,肠道疾患要看天枢穴,心脏系统的疾病要看神堂穴,泌尿系统的疾病看肾俞穴,肝胆系统疾患要看肝俞、胆俞、胆囊点,妇科疾病要看次髎和三阴交,骨骼系统疾患看肾俞和大杼,肛门疾病看大肠俞和孔最穴等。总之,基础穴结合奇特穴位压痛才能下诊断,在基础穴无压痛的情况下只能说明有某种疾病的症状。

  如果穴位疼痛的话那么不妨多看看这样的内容和相关的知识,可以让自己及时和快速的改善这个明陵泉穴位疼痛,让自己身体一身轻松,不会感染上任何的疾病,对自己的身体好处多多,这个穴位疼痛其实有的时候也是属于疾病造成的,所以说穴位疼还得做好及时的检查来确诊疾病。

三、阴陵泉穴位的作用

  第一:增强身体免疫力

  经常对阴陵泉这个穴道进行按摩,能够很好的排出体内多余的湿气,同时还具有健脾理气还有益肾调经的作用,同时体内的经络也能获得疏通,对于一些腰膝酸痛、身体水肿或者是腹胀、拉肚子的情况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经常刺激身体的抵抗力也会越来越好,减少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

  除了按摩的方法之外,日常我们也可以对阴陵泉穴进行刮痧。我们可以选择坐着或者是躺着的姿势,然后用刮痧板对这个穴位进行刮痧,这样能够很好的治疗体内湿邪太大的情况,促进身体健康。

  第二:祛斑美容

  如果体内脾湿的问题比较的严重,这就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调还有白带异常,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腹痛以及乳腺炎的问题,长期如此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色斑的情况。而经常按摩或者是刺激阴陵泉穴,能够很好的起到保健脾胃以及理气调经的作用,经络疏通好了,斑点自然就能够得到淡化了。除了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之外,也可以进行针灸还有刮痧,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第三:去除湿疹

  如果体内的湿气过于旺盛而没有及时的排出体外,那么就会导致体内湿邪太大,这样就容易导致身体出现湿疹、水肿还有拉肚子等等毛病。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外散或者是内化湿邪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刺激阴陵泉穴位,能够起到很好的内化湿邪的作用,同时对于肾脏、脾胃还有肺部都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

  如果想要通过对阴陵泉穴位进行刮痧而起到去除湿疹的目的,那么应该以目鱼肌这个位置作为七点,然后开始刮痧,这样效果最好,同时还能够治疗水肿的情况。

  第四:治疗小便不利的情况

  如果身体出现了小便不利的情况,例如遗尿或者是尿失禁的毛病,这些时候都可以通过按摩阴陵泉穴来起到恢复身体健康的作用。

  第五:治疗痛经还有月经不调

  女性日常如果出现了月经推迟或者是提前的情况,或者是在月经出现痛经严重的问题,可以按摩阴陵泉穴来缓解身体不适。除此之外,这个位置对于男性的好处同样很多,不仅能够治疗男性遗精的毛病,阳痿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

  第六:腰膝酸痛

  很多出现身体腰膝酸痛的原因是由于体内湿邪太过于严重所导致的,而按摩或者是刺激阴陵泉穴能够很好的排出湿气,所以如果身体出现腰膝酸软的问题,按摩这个穴道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第七:治疗秋乏

  春困秋乏,这句话应该很多人都非常清楚了。这虽然是一个正常的生理变化,但是如果没有好好的应对也容易对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在秋天气候干燥,所以如果出现这个情况,顺时针按摩阴陵泉穴能够很好的缓解这种不适情况。

四、阴陵泉可治病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肾炎,遗精,阳痿;

  2.消化系统疾病:腹膜炎,消化不良,腹水,肠炎,痢疾;

  3.妇产科系统疾病:阴道炎,月经不调;

  4.其它:失眠,膝关节炎,下肢麻痹。 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在众多疾病治疗时应用非常的广,有关此穴道的治病疗法有:穴道疗法治疗膝盖疼痛、治疗糖尿病等。

  古代记述:腹中寒,腹中气胀,洞泄不化,不嗜食,肠中切痛,胁下满,水肿,腹坚,小便不利或失禁,寒热,阴痛,遗精,霍乱,足痹痛,鹤膝风,腰腿膝痛,脚气水肿,疝瘕。

  近人报道:肾炎,尿闭,腹水,肠炎,黄疸。

  方例

  失禁遗尿不自知:阴陵泉、阳陵泉。

  腹寒:阴陵泉、三阴交。

  水肿盈脐:阴陵、水分。

  霍乱:阴陵,承山、解溪、太白。

  癃闭腹水:阴陵泉、水分、中极、足三里、三阴交。

  黄疸:阴陵泉、三阴交、日月、至阳、胆俞、阳纲。

阴陵泉和阳陵泉是同一个穴位吗?还是不同的两个穴位?

优质回答

是两个穴位,阳陵泉在外侧为阳,阴陵泉在内侧为阴。

祛湿的穴位有哪些?

优质回答

大家好,我是重庆中肾健康,今天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身体湿气主要分为寒湿与湿热,这两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不一样的;

首先来看寒湿,寒湿的人一般体型都比较偏肥胖,多数为老年人,寒湿主要停留在经络,关节部位出现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背痛等症状;湿热大部分跟脾胃关系较为密切,因为脾主湿,一般脾虚的表现有食欲不振,消化功能较弱,大便较稀等等这都是脾湿的表现。

所以,有了以上这些症状,说明你的体内是存在湿气的;有湿气需要排出来,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下面为大家带来中医祛湿的方法,建议收藏哦!

常刮身体六大穴位,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血海穴

位于大腿的内侧,把手掌放在膝盖上,大拇指的指尖终止的地方就是血海。

作用:可以帮助女性治疗月经不调,闭经;缓解湿疹、皮肤瘙痒、贫血等状况。

丰隆穴

丰隆穴是位于下肢的穴位,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距离胫骨前缘大概有2横指距离,该位置就是丰隆穴。

作用:可以化痰湿、清神志,尤其适合初秋里湿邪较盛的人群,可辅助缓解痰湿诱发的胸腹痛、呕吐、便秘、眩晕、烦心、面浮肿、四肢肿等状况。

阴陵泉穴

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胫骨内侧髁下缘的凹陷处,与足少阳经的阳陵泉穴相对应。

作用:具有健脾利湿,理气清热的作用,是除湿的重要穴位之一;

中脘穴

位于上腹部,在肚脐上4寸的腹中线上。

作用:能缓解伏天暑湿造成的腹胀、反胃、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地机穴

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在阴陵泉穴直下3寸,即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作用:地机穴是通利水道的重要穴位,能治疗脾经疾病、水谷运化不利的情况。

天枢穴

位于腹中部,脐部旁开两寸的位置,左右各一个。

作用:这个穴位可加速促使湿邪、毒邪从粪便排出;经常按揉天枢穴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功能,增强肠道平滑肌的血流量,对于成人的腹胀腹痛及小儿的腹泻或便秘,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有不懂的也可以私信我,祝大家每天都能够有一个好心情,健康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湿气重的排湿穴位在哪?

优质回答

随着人们养生观念的加深,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同时,怎么祛湿便成了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中医博大精深,穴位食疗都可以很好的排湿。我们人体有“排污口”,找到“排污口”,把湿毒排出去,人就会少生病,不生病,其实这些排污口很好找,他们都“窝”在关节的部位。为了能够更好的去湿,可以时常按摩这几个穴位,去除体内湿气。

1、肘窝当你出现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问题,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每一到两周一次,可保这口排污井的通畅,排出心肺毒素。

2、腋窝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火毒,应常常去按揉,或者拨动,一般不少于36下,最少一天两次,以疏通经络,起到调理睡眠和解决心脏不适的问题。

3、曲池穴为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之地,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高血压等病症。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

4、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这里有个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一般拍打不少于36次。

每天学一点养生小常识,请继续关注慧玲,谢谢!

其实这个祛湿的秘穴就是神阙穴,因为神阙穴本就是人体当之无愧的“万能穴”,具有“一穴治百病”的效果!

神阙穴,又名“肚脐”、“脐中”,是人体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阙,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因此“神阙穴”有两层含义:

一是神气通行出入的门户。在胎儿时期,它与脐带相连,是帮助胎儿从母体摄入氧气和营养的生命开关。因此,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体先天的禀赋与之密切相关。

二是元神的门户(神居住的地方),即生命力所在之处。因此古人将神阙穴称为“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元神之阙庭,后天之气舍”,“常灸神阙穴,万病自会灭”的说法更是广为流传。

有什么穴位按摩可以祛湿?

优质回答

人体是一个既复杂又精密的系统,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是依赖经络作用,经络能够沟通人体内外,穴位是经络上的特殊点区,对身体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中医,通过针灸、点按、艾灸等调理身体的疾病!所以湿气重可以通过按摩这几个穴位达到除湿的目的!

丰隆穴

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阴陵泉

位置: 阴陵泉穴位的位置 顺着胫骨一直往上,捋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那个地方就是阴陵泉。

按摩方法: 拇指的指腹按压在阴陵泉穴穴位上,以穴位为中心进行旋转按揉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各按揉1-3分钟即可,按揉穴可稍微用力,以穴位有明显的酸胀感为佳,每天一次。

功效: 治疗脾不运化水湿

足三里

位置: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

曲池

位置: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点揉此穴2-5分钟。

功效:可泄大肠湿热。

这两个部位越“大”,说明您的湿气越重,寿命“越短”,需警惕!具体指什么?

优质回答

第一个:小肚子

湿气,能引起妇科病。《傅青主女科》云:“夫带下者俱是湿症。”

女人,小肚子越大,湿气越多,特点就是减不下去。

体内湿气重,滞留在体内,无法排出,久而久之,便会慢慢导致小腹的水肿。

这种严格来说,不算是肥胖,只是小肚子显得比较大。

第二个:舌头

舌头胖大,出现“齿痕舌”,也说明体内湿气重。

尤其是,早上起来后,发现舌体两边有齿痕,舌头又胖又大。

这些都是脾虚湿重的典型症状,需要好好健脾祛湿了。

有看过中医的朋友,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被告知“湿气重”的经历?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湿气大又会有什么危害呢?

湿气不同的程度,湿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五级:

一级湿毒:在表皮;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头脸油腻、长痘。

二级湿毒: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三级湿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湿,俗称风湿。 症状:肩周炎,肩痛,颈椎劳损,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四级湿毒:在脏腑(子宫、卵巢、脾胃、肺)症状:脾胃虚弱,便秘,肺虚多痰,妇科炎症。

五级湿毒:在身上(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那么为什么会存在湿气呢?湿的存在主要有三个因素:

1.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2.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3.还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

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要潴留体内。脏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那么什么样的人是湿气大呢?

胖人多阳虚“湿重”

很多胖人看似壮实,实为虚寒湿气大。特别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

你如果去摸这种胖人,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自己知道缺少阳气,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成恶性循环。

胖人的正确减肥方式应该是温化寒湿,“温”是增加代谢脂肪的能力,“寒湿”就是指那些不该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那么,湿气大的人应该如何健脾祛湿?

1.拔罐

拔罐是可以调理身体的这是中医疗法里很重要的一种疗法,那么拔火罐,对湿疹到底有没有好处?是否可以依靠其来治疗湿疹?那我们来分析下拔火罐对于祛湿的作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比较明显呢?

拔罐是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而达到可以驱逐寒气、疏通脉络、消除淤血、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体内湿盛的人拔火罐非常好。

但是对于有经常食用寒湿食物导致的内湿就不会那么有效果了,这也是治疗湿疹所说的,忌口海鲜的道理,拔罐等疗法只能作为理疗保健的方式来缓解寒湿。

2、食疗

白鼓丁薏仁茶:

白鼓丁也叫蒲公英,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本草经疏》记载:“蒲公英昧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蒲公英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白鼓丁薏仁茶:

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叶0.2g、马齿苋0.1g、槐米0.1g、芡实0.3g、绿茶0.2g

薏仁入脾,可以健脾除湿,味甘淡,渗利即利水渗湿,像疏通水道一样将水排走。

赤小豆可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

马齿苋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马齿苋还含大量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谷胱甘肽等抗衰老的有效成分!

3、运动

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能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等运动,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强体内水分代谢。

4、避开湿气的环境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

5、清淡饮食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保护肠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适量、均衡饮食。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食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

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湿邪,可以说是现代人健康的一个“威胁”,严重损害健康。

十人九湿,大部分人体内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湿气。

那么,体内湿气重,身体外在有哪些表现呢?

这两个部位越“大”,说明湿气越重

01:舌头胖大

舌头胖大,出现“齿痕舌”,说明体内湿气重。

尤其是,早上起来后,发现舌体两边有齿痕,舌头又胖又大。

这些都是脾虚湿重的典型症状,需要好好健脾祛湿了。

02:小肚子大

《傅青主女科》云:“夫带下者俱是湿症。”

小肚子越大,湿气越多,特点就是减不下去。

体内湿气重,滞留在体内,无法排出,久而久之,便会慢慢导致小腹的水肿。

这种严格来说,不算是肥胖,只是小肚子显得比较大。

此外,湿气“重”的人,身体还会有3种表现:

表现一:头昏体沉

湿气重的人,首先反应出来的,便是头部。

如果感觉头部昏昏沉沉,有种裹着布料的感觉,那么很有可能是湿邪,已经侵入身体了。

另外,随着湿气加重,身体也会逐渐感觉困重,不舒服,四肢像拴着铁球一样。

表现二:皮肤爆痘

身体湿气过重,皮肤同样会受到影响,比如说:爆痘。

皮肤爆痘,是湿气向外反射的信号,会使毒气在体内堆积,导致皮肤出油,出现爆痘的情况。

爆痘可能发生在面部,也可能发生在后背。

很多人,总是不停地治疗痘痘,其实,如果身体湿气不除,痘痘总是会反反复复的。

表现三:大便软烂

通常来讲,一个健康的人,其大便呈金黄色,软硬适中,条状。

而一旦大便呈软烂,不成形,且颜色发青,很容易粘在马桶上,不能冲干净。

这说明体内湿气比较重,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人体内的湿邪,有两大来源:

一个是外部原因,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涉水淋雨,湿邪可从外侵袭人体,称之为外感湿邪。

另一个,是体内脏腑功能不调,也可导致湿邪内生。

所以,预防湿邪入侵,要注意两点,那就是要防“外湿”,更要防“内湿”。

防外湿

①外出时要带好雨具,以免雨淋。

②在外不慎淋雨或涉水后,要及时将身体擦干,更换衣服。

③不宜在游泳池或澡堂内长时间浸泡、洗浴。

④睡前洗发,一定要吹干后再入睡,切不可湿发入睡!

⑤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尽量打开窗户通风换气,让阳光照射到室内;而阴雨天或雾霾天气就要少开窗户了。保持室内湿度不高于60%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防内湿

这些食物,都易“生湿”,在多湿季节,最好少吃以下食品,以防机体生内湿。

①煎炸、烧烤食物,如炸薯条、炸鸡、烧鹅、烧乳猪……

②辛辣食物,如麻辣火锅、川菜、湘菜,过食辛辣食物,会生内热。

③冰凉食物,如凉菜、冰啤、雪糕 ,过食冰凉食物,易损伤阳气,导致脾胃虚寒。

简单四招,“逼”出体内湿毒,秋冬少生病,更健康

第一招:食粥

脾运化水湿,一旦脾虚,则会导致体内湿毒肿。

粥与肠胃相得,生发胃津,健脾胃,有利于脾运化湿,帮助排除体内湿气。

可用健脾食材,如:薏仁、茯苓、赤红豆、芡实等,熬煮成粥,每天吃一点,健脾祛湿,效果佳。

第二招:饮茶

用健脾利湿的食材,做成茶,每天喝,是简单有效的祛湿方法之一。

自己动手做,白鼓丁薏仁茶,每天泡水代茶饮,有助于帮助排湿毒。

材料:玉米须、薏仁、赤小豆、马齿苋、白鼓丁、芡实、山楂、淡竹叶

做法:以上材料,全部碾碎,做成茶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白鼓丁,利尿利湿,泄湿热,改善湿热所致恶心、舌苔发黄,红肿痘痘等症,还可排除更多毒素。

薏仁,利湿健脾、祛风胜湿,利肠胃,消水肿。与赤小豆搭配后,健脾利湿、消肿解毒,祛湿效果更突出。

玉米须,入肝、肾、膀胱经,可利水消肿、平肝利胆,凉血、泻热,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

芡实,既能健脾,又能除湿。它能去除体内湿气,让机体获得轻松感,消除困倦。

淡竹叶, 以渗湿泄热见长。山楂,归脾经,可健脾,有助于祛湿。

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祛湿。

几种搭配在一起,去除体内湿气,效果尤佳,不妨试试。

第三招:泡脚

用热水泡泡脚,可祛除暑湿,有助于体内湿邪外泄。

泡脚可「引气下行」,引导阳气到足底、助眠强身,有发汗排湿气的作用。

每天泡脚,能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祛除暑湿,让人精神振奋。

入秋后,要注意坚持泡脚,去除体内湿毒,给健康打下基础。

第四招:艾灸

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经常艾灸,有助于身体排湿气。

艾灸的时候,可以多艾灸下面几个穴位,祛湿效果加倍。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

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是祛湿较好的穴位。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阴陵泉的位置与功效】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