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是怎样贴的还是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贴的(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为什么?)

网友提问:

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为什么?

优质回答:

对联上下 学问博大

…………………………………

对联,上下二句,装裱挂墙或者张贴门侧,怎么安排左右?这要从历史渊源、方向观念、左右手习惯、阅读习惯、书籍沿革这五个方面来看正误。

一,历史渊源。中国文字始于甲骨文,继之是竹简竹书。竹书是把一片片竹简用熟牛皮窄条儿横穿成册。册——象形文字,竖的组构像竹简,一横是牛皮条儿。孔子说他读《周易》韦编三绝,翻竹简把牛皮条儿磨断数次,可见多么钻研。

二,方向观念。中国老祖宗认为,太阳乃宇宙至尊。日午最旺,人面对日午最旺,所以公侯、皇帝在朝堂上必须面南称尊。从皇位朝南看,左手是东,右手是西。太阳东出西落,所以左东要比右西在先。为了强调以 “ 王道 ” 治天下,最好不起战乱,于是面南而坐的皇帝让文臣站立左手,武将站立右手。中国礼仪以左为先,恭敬客人坐在主人左手。西方礼仪则相反。

三,左右手习惯。绝大多数人的动作以右手为主,写字也是,右手执笔,左手按纸。竹简上刻写时更是如此。古人用毛笔书写,水墨要有一个晾干的时间。如果从左至右书写,左手容易将刚写完的字弄糊涂;而从右至左书写,右手悬腕,左手总是在空白处滑动,可保刚写的书面无羔!

四,阅读习惯。竹简便于竖写,一片片穿皮条儿成册时,要让文头居于人的右手,文尾部分居于人的左手。继而用纸书写时也是这样。书不用的时候要卷起来,阅览时要开卷。所以古时候叫书卷,教诲人们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书卷都是文尾卷在内芯,文头捆在卷皮。这样,开捆即可阅读文头,随读随着开卷。人的习惯适应左手擎卷,右手右拉,阅读竖行书卷时自右向左。此外,左右是相对的,人和书是靣对的,人是从右手向左手阅读,书是从左向右展开。这种运作方式展示着一种严肃的求学理念——书是面南为尊之师,人是面北而拜之臣!得恭恭敬敬地向书本讨教问津。

五,书籍沿革。中华书写和书籍连续沿袭竖行,这是中华崇尚大自然的观念。植物都是竖长的,动物绝大多数是腿脚竖立行动的。人更是以立为尊,除睡觉之外,人不立是孬种。中国人除了合理的打横之外,很不喜横字,甚至把呈凶叫作蛮横或者横!所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终生写信用毛笔竖行;所以中国乃至日本汉字书法一直用毛笔竖行;所以解放初期仍有大量的图书是竖排的。但是自从汉字辅以拼音之后,尤其是随着报刊广为发行之后,横排便渐渐独霸书刊啦!

那么,依旧用 “ 文房四宝 ” 的国画和书法,可以跟着 “ 打横 ” 吗?老艺术家不会,真艺术家不会,怕就怕那些 “ 二糊混子 ” ,他们混到楹联上,更是乱来。他们在楹联字句对仗上不守规矩,甚至不顾下联尾字必须是平声,更有甚者将横批从左至右书写,混同于当今的横幅会标、横幅标语。他们想,反正楹联在春节时普及到寻常百姓家,能懵就懵,能糊就糊呗!

友人们,对联就是诗歌,是特别讲究对仗的诗句。对联都是竖着看竖着读的,其上下联居左居右,学问博大精深。要是弄错了弄反了,简直是对老祖宗的不敬,对中华理念的亵渎,对自己的抺黑!如果您无暇回味此文,请记住这一点——左和右是相对的,人与联是面对的。对联在人,是右手上左手下;对联在联,是左上右下。

其他网友回答

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为什么?

这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春联就是我们中国人在过春节的时候,在家里所有门框上贴的“对子”,以示辞旧迎新,迎祥纳福,更有辟邪除灾的寓意。但在贴的时候,是有讲究的,不能随意为之,否则就贻笑大方。

对联属律诗的范畴,所以它就有平仄关系,也即它的上联必须是仄声,下联为平声,符合“仄起平收”原则(新韵是现代汉语的一声二声为平韵,三声四声为仄韵)。在此就出现一个贴对联判断上下联的问题。这里又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传统的读写习惯区分上下联,二是按现代的方式区分上下联。

首先说传统的方式。传统的书是竖写右翻,从右向左逐行读,对联的上下也就符合这个习惯,也就是我们贴对联时面对门框,右边的门框贴上联,左边贴下联,然后是横批。(如图所示)

其次再说现代对联。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书写习惯,由之前的“从右向左”的读写习惯,改为现在的“从左向右”,随之而来的是对联的书写习惯也改为“从左向右”。(如图所示)

这里说明一个情况,在我们不知道先贴哪一面的时候,就先看横批的文字走向,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地读,那就是传统的贴法,也就是先贴右门框,再贴左门框,最后贴横批。反之亦然。

(鸣谢原图作者)

其他网友回答

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这应当依横批来定。

横批如果是从左往右,那么,左为上联,右为下联;反之,如果横批是从右往左,那么,右为上联,左为下联。

那么,到底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呢?

我倡仪,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乱,规范春联的行文款式:从今往后凡春联,左为上联,右为下联,从左往右为正确的贴法。

这是因为:

第一:春联从左往右贴,符合现代人的书写习惯;

其实,古代人的春联从右往左贴,是与古人的书写习惯相一致的。

现在书中的文字都是从左往右写的横排体;而古书中的文字是自上而下写,从右往左读的竖排体。而竖排体则源之于简牍。

简牍也就是竹简与木牍,它是我国古人写文字的材料,就相当于现在书写文字的纸。在纸没有发明之前,古人的典籍、文书等都写在简牍上。

简起源于商代,盛兴于战国,公元4世纪左右,由于纸的发明与使用,被纸所代替。

简是古代书籍的基本单位,相当于今天书的一页。一枚简,写一行直书文字。一篇文章写许多个简,用绳串起来,称为”册”。

“册”上的字是自上而下竖排的,文章是从右往左读的行文规范。

这种情形与简的书写与绳串成”册”有关。

在古代要写一篇文章,空白的简放在左边,写成的简排列在右边。写时,左手拿起一根简,右手执笔在上写一行字,写完一根简,把它排放在右边,写完一根简,把它排放在右边;这样排出的行款,总是写好的第一根简排在最右,以次从右排到左。这样写完绳串成”册”以后,就形成字是自上而下竖排的,文章是从右往左读的这种行文规范。由于长期地以简牍行文,就形成了书写者右行和下行的习惯。以至于在绢帛以及纸发明后,人们还是承袭了这一习惯。而且,还形成了以右为尊的观念。

表现在春联上,也就是以右为上。横批是从右往左,右为上联,左为下联。

由此,我们看出古代人的春联从右往左贴,是与古人的书写习惯相一致的,也可以说是在简牍上行文不得已而为之的具体表现。

现在的横排体,自左而右书写,自左而右阅读,由于行文方便快捷,普遍地为人们所接受,尤其写春联的横批时几乎都遵从左往右书写的行文规范。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把这行文规范制度化呢?

第二:春联从左往右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

古人的春联之所以以右为上,与他的行文规范是一致的。如果现在我们的春联,横批是现代式的从左到右,而对联却要求是古代的以右为上,这似乎有点不伦不类吧。如果,完全以古人为标准,横批从右往左,这样不仅书写不方便,而且有几个人这样做呢?即便有一两家春联的横批是从右往左,我可以说是有相当一部分是要读错的,打破了现代人的行文规范,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

范围论认为,对与错仅仅只是就一定的范围而言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审美标准,我们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弘扬现代人的审美标准。

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乱,我倡仪:规范春联的行文款式:从今往后凡春联,左为上联,右为下联,从左往右为正确的贴法。

不知大家怎样看?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不那么较真了。以前吗讲究上联贴在面对的右面,下联贴在面对的左面,横批从左往右读。

其他网友回答

贴春联是有讲究的,到底是左边贴上联,还是右边贴上联,主要看横批的字起自左还是右。

传统的对联贴法是右边贴上联,左边贴下联,横批的字是从右向左念。为什么是这样?古人写字,是从右往左写,传统的书籍,装订与今天正好相反,这就是为什么说“读左传书往右翻”的原因。

今人的习惯,习惯从左往右写字,书本装订也不同于古书,不过,仍然还有古式装订的。对联的横批也是从左往右写的,那么,上联应该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

另外,上联的尾字必须是仄声,即汉语拼音三四声,下联的尾字必须是平声,即汉语拼音的一二声。上联也有例外的情况,一般它是入声字,古时为仄声。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为什么】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