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该死吗(董卓要是不死)

网友提问:

董卓到底该不该死?

优质回答:

借楼说说他的下场~

董卓是汉朝末年的凉州军阀,进入京城之后,废掉少帝,斩杀何太后,立刘协为皇帝,逼走袁绍等人,自己独揽军政大权,施行了残暴的统治。

董卓放纵士兵在洛阳城大肆掳掠,奸淫妇女,在皇宫疯狂抢劫,对民众肆意盘剥,对士大夫滥用酷刑,惹得朝野人心惶惶,怨声载道。

董卓的倒行逆施,终于点燃了民众愤怒的烈火,诸多有识之士聚集到讨伐董卓的阵营。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冀州刺史韩馥、兖州刺史刘岱等十余人纷纷起兵,展开了大规模的反董斗争。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司徒王允等人拉拢董卓的亲信吕布,密谋除掉老贼董卓。

适逢汉献帝大病初愈,百官集中到未央殿朝见天子,庆贺龙体康复。

吕布安排内应,以骑都尉李肃率十余名亲兵,换上侍卫的装束,隐藏在大殿侧门。

董卓进入侧门,就遭到李肃等突然袭击,董卓求助于吕布,吕布大呼:“奉诏讨贼!”董卓在绝望之际,奋力反抗,但无济于事,最终被乱刃分尸。

董卓被除掉,举国欢庆,满朝文武和城内士兵皆高呼万岁。长安城大街小巷,老百姓奔走相告,拍手称快,沿街载歌载舞,庆祝国贼被除。

长安城内“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街肆。”朝廷派皇甫嵩到郿坞,攻杀董卓的弟弟董旻,同时杀掉董卓的母亲、妻子等家人,夷灭三族。

董卓的尸体被丢弃在长安城的闹市中,由于天气炎热,董卓又肥胖,脂肪流淌在地上,看守尸体的狱吏引燃灯捻,插在董卓的肚脐眼上,谓之“点天灯”,“天灯”竟然燃烧了好几天,“光明达曙,如是积日”。

袁氏门生“聚董氏之尸,焚灰扬之于路。”人们在董卓的老巢发现,其“坞中珍藏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锦绮缋縠纨素奇玩,积如丘山。”

董卓生前曾耗费心血,挖空心思选址修建了规模豪华的墓室,但是他没有预料到自己竟被焚尸扬灰,死无葬身之地。

如今,位于甘肃省临洮县衙下镇的董卓墓,只不过是一座空坟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该死,不该死,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看行为,董卓的行为是每一个权臣都做的事情,不过是程度大小,或者爱说不说的隐匿的问题而已。

看目的,董卓是也是为了维护汉朝,稳定了汉朝,重振了汉朝中央的权威。只不过董卓端了别人一直都在段的饭碗,因此被这些人的兔子兔子所痛骂而已!

三国战乱和董卓有什么关系呢?那些人不过是借董卓这个招牌来造反,实现自己的野心罢了——半遮琵琶半遮脸而已。

东汉末年的斗争,不过是具有羌文化观念的西羌汉人集团和关东汉人集团之间的权力增斗。董卓是西羌汉人的代表,袁绍等则是关东汉人的代表。

董卓杀何进等,立汉献帝,迁都长安,一系列的动作都是巩固西羌集团长期霸占汉朝中央政府权力而已。而本来是关东汉人集团的内部争斗,因为董卓突然抢走了他们的工作,大家团结起来对付董卓。等到董卓一死,关东内斗不仅恢复了,还变本加厉了。

客观的说,董卓非但不是东汉的奸臣,反而是忠臣:

虽然董卓控制了汉朝的朝廷,但并非安插自己人在重要的位置上。董卓任用名望高的人,即便是关东集团的人,如任命周珌为吏部尚书、伍琼为侍中、郑公业、何颙、荀爽、陈纪、韩融、蔡邕等人。对此,史书记载是:“幽滞之士,多所显拔”。

董卓除了重用关东集团名人外,还和西凉叛军韩遂、马腾等达成了和解,邀请韩遂、马腾到长安,一起治理汉朝。韩遂、马腾答允,但还没到长安,董卓已经被杀死。

但对于自己人,董卓只是任命他们为将校而已,并非高官厚职。

因此,可以看出,董卓不是一个私心重、乱国乱政的人。董卓还是很热情的想要汉朝再度稳定、兴旺,因此他在掌控西汉朝堂后,对六卿等高官的任用都是处于公心。

相反,被委以重任的关东集团官员,如张温、王允、黄琬、孙瑞、杨瓒、袁绍、袁术、孙坚等,却出于个人私利,暗中和叛乱的关东集团势力勾结,以图杀董卓,让自己控制汉朝朝廷。

王允策反本为关东集团的吕布作为内应,阴谋刺杀董卓。

公元191年4月,汉献帝病愈首次朝会。董卓上朝入宫的路上,李肃在前刺杀,引开董卓护卫,吕布在背后用矛刺杀董卓。

对比董卓的公心大度,王允的小鸡肚肠凸显:蔡邕惊闻董卓被杀,不过是惊叹了一声,就被王允下狱,最终死在狱中——哪怕是很多人为蔡邕求情。

对于董卓的部属,王允本来是想赦免他们的,但又想到自己是关东集团的,如果赦免了董卓部属,怕寒了关东集团中人的心。王允的悲剧在于:他既没有董卓的大度,也没有袁绍的名望。

董卓是东汉末年战乱的窗户纸。有他在,西羌集团有主心骨,加上董卓又和西凉叛军达成和解,可以说东汉西部战乱已经被解除。如果董卓没有被刺杀,东汉根本就不会乱,非但不是汉朝奸臣,反而是中兴的功臣。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先来看看董卓做的种种劣迹,就知道这个人多么的不可宽恕。

首先,他强盗出身,爱抢乱杀。董卓原来西凉的土霸,完全是一副强盗的气派,他曾经怂恿自己的将士和前来归附他的士兵去抢美女珍宝,而且他还将这种明目张胆的强奸抢劫,美名其曰“搜牢”,搜牢就是所谓的检查户口与物资,保护治安的意思。有一次,他听说何太后和汉灵帝葬在一起,墓里面埋着许多珍宝,他就叫士兵去挖,将墓里的珍宝全部挖出来,大部分归为已有。还有一次,董卓带着军队出去,到了阳城,正赶上当地的百姓举办庙会,男男女女好不热闹,董卓见了,命令将这些人全部拿下,男的杀了,把脑袋砍下挂在战车两旁,女的没收为奴婢,然后浩浩荡荡回城去了。

其次,他虐待俘虏,惨无人道。董卓入京后,擅权胡作非为,立即引起了诸侯们的愤怒,最愤怒的人首推孙坚。孙坚率兵前去征讨董卓,可惜一交手就被徐荣打败,于是赶紧逃跑,而当时颍川太守李旻横插进去,截住徐荣,让孙坚快走。李旻救了孙坚以后,自己却被徐荣抓到了,然后被移交给董卓。董卓当时就将李旻下油锅炸了,他觉得还不解恨,再将俘虏们挑了几个长得肥壮的用布帛裹着身子,灌了油,上了膏,倒立着慢慢地烧。董卓这种极端残忍的做法叫做“倒点大蜡烛”。面对这种惨无人道的景象,他不以为耻,反而在一旁津津有味的欣赏玩乐,并说这是一种可能跳舞的蜡烛。

还有一次,董卓在帐篷举行宴会,正巧赶上北地押角到几百名俘虏。董卓于是吩咐将这些俘虏带到酒席上来,先将这些人割掉舌头,砍断手足,然后挖出眼睛,最后又用铁锅将他们煮了。当时,参加宴会的人浑身颤抖,筷子都掉地上去了,而董卓却若无其事地当作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似的,照样饮酒作乐。

总之,关于董卓的残忍之事,举不胜数,这种连动物都耻与之为伍的人,难道他后来的惨死值得同情与饶恕么?

其他网友回答

董卓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权臣,担任过刺史、太守,后来势力越来越大,趁着黄巾战乱的时候,攻占了洛阳,把少帝废了,重新立了献帝,还将献帝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让献帝听自己的命令。可以说,东汉天子名存实亡的序幕,就是从这里拉开的。

董卓之所以这么大胆,主要是因为他的手下有一支勇猛的军队—-西凉军,这些西凉军作战骁勇,为他做成了不少事。此外,他首先还有一员大将—-吕布。据说吕布身材魁梧,力大如牛,是当时的第一大将军。不过吕布原来是跟在丁原身边的,还认了丁原做义父。董卓看上了吕布,想让他在自己的手下效力,于是他就答应给吕布很多好处,让他归降自己。这吕布也是惯会见风使舵,见董卓的权力更大,给自己的好处更多,直接就把自己原来的义父给杀了。

在吕布的帮助下,董卓很快的就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后,还以铲除宦官的名头,领军进了京城,从此控制了朝政。其他的诸侯都看不惯董卓的所作所为,也纷纷起兵讨伐董卓,但是无奈有吕布坐镇,都大败而归,只能恨得牙痒痒。

要说吕布此人厉害是厉害,但是缺点太多,比如说好色、贪婪、利益心重等等,所以,只要将这些缺点利用好的话,吕布也不足为患。最后王允就利用美人计,让吕布和董卓离了心。其实吕布能这么容易和董卓离心,一个当然是因为貂蝉的缘故,另外主要还是因为吕布此人权利心极重,他想取董卓而代之,也不愿意一辈子都问董卓叫”义父”,所以最后他才受了挑拨,再一次背叛了自己的义父。

貂蝉说到底不过是一个由头而已,为吕布的权力欲做掩饰。王允得到了吕布肯定的答复之后,就和吕布商量好了除去董卓的策略。初平三年的一个清晨,董卓再去皇宫参加庆祝会的时候遇到了刺杀。当时董卓手臂上已经被割了一刀,慌忙之间大声喊道”吾儿奉先何在?”这个时候他正在召唤吕布呢,但他没想到,他这句话刚喊完,吕布就带着兵将董卓围住了,说董卓是贼臣,需要讨伐之。然后就将董卓给杀了。可叹这董卓,原本是喊吕布救命,却没想自己去死的更快了。还以为当初让吕布背叛丁原是明智之举,但是他没想到,吕布竟然会重蹈覆辙,再一次背叛了自己的义父。所以说这董卓确实是自讨苦吃。只是他在死前喊的最后一句话,到还非常流行,主要被用来表示处于困难境地,特别需要支援的心情。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