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浅谈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网友提问:

科举制对中国历史的进步有无促进作用?

优质回答:

科举制度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作用,打破了世袭贵族的一统天下,使平民有了晋级的可能,

下面举几个好处的例子。

1 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大的优点是公平公正。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使得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地位,既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又缓和了社会的矛盾。

2 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社会上努力读书求学的风气。

3 唐代的科举考试,尤其是进士科的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朝文化的发展。它不仅造就了一批诗人,而且使唐代的文学水平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是存在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影响深远。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后半段的政治运作和教育模式都具有关键作用。

其他网友回答

当然有。说没有的,大概是误认为科举就是明清后期僵化的八股取士,只看到了科举制度发展到后期的弊病。

实际上,科举制度的存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进步意义。

还是举唐朝为例,大唐诗歌的繁盛,与科举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说?

先来看看科举是怎么回事。

科举大概是按照考试科目举荐人才,发源于隋朝,在唐朝达到兴盛。常见的科目是秀才、明经、进士三科。

明经考试的内容大概是默写经书等,死记硬背的东西比较多。

进士科,要难很多,也更受人重视,除了考默写经书之外,还要考时务策和杂文,杂文就是诗歌辞赋一类。也就说要考试文学修养和押韵的诗赋。应考的人必须经史文学和时务样样精通。

唐朝的科举,尤其是进士科非常受重视。很多高官大臣都以不是进士出身为憾,这导致社会上无论贫富,都要求丈夫、子弟读诗书求取功名。

由于进士科重诗赋文章,士人需要多年积累才能考中,因此很多人从小就开始读诗文,大多数文人都有着广博的学识,为了追求高中,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因此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唐人的诗文超过了前代。

由于大批人想要通过诗文进士入仕,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乡村,都有可以学习诗文的地方,也有可以教育诗文的老师,这无形中也让整个社会的诗文素养大大提高了。

在唐代,哪怕是乡村三尺小童,也会作些打油诗。整个社会的文化风气是非常好的,而这一切的发端,与推重科举中的进士科有着莫大的关系。

其他网友回答

当然是有进步意义的,汉代以前,没有选拔官员的机制,做官的大部分是贵族,平民没有机会,到了汉代,开始形成一定的选拔机制,但不是考试,主要是看名声、表现,当然基本上也是局限于贵族的,科举出现之后,理论上是以才能取士,不论出身,平民百姓有了做官的合法途径,越来越多的人读书,整体上促进了文明的进步。

其他网友回答

1、要点: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对中国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文化的影响。诚然,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同样,我们评判科举制度也是一分为二,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科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应考者,使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详情:追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种熠熠发光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制度——科举制度。科举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是一个科举大国,科举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它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行均起到枢纽与调节作用。这种制度创立于隋代,完善于唐,发展于宋,中落于元,鼎盛于明,终结于清。100年在中国文明史上不过短短一瞬,但科举的施行历史却超过1300年。

  以科举为核心的教育制度与精英选拔制度,既是维系社会精英与政治精英相互依存关系的纽带,也是维系社会个阶层对君主、儒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威效忠的基础。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与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科举制度与以前的各种人才选拔制度最大的不同,也使得它在最大范围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贤能志士。它的确立似乎为那些出生贫寒的人指明了一盏明灯,为他们带来了终有一天将飞黄腾达的美好希望。科举制的发明,最大限度摒除了权力的干扰,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正、公平。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也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特别是在科举制度日趋完善的宋朝,历代皇帝几乎都以奖掖孤寒、抑制势家自诩,采取了特别举措限制“贵家”子弟,这客观上给了平民子弟更容易崭露头角的机会。宋朝不但出现了“平民”状元的现象,而且很多普通百姓子弟通过科举改变了自身及其家庭的命运。

  然而,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一直在发挥着无形的综合能力,将文化、社会、经济诸领域与政治权力的结构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

  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客观上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学校教育所流行的清谈学风和玄虚思想,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对于造成当时出现的所谓“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的风气,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科举制度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社会崇尚人文、教育。其对于国内民族文化融合、社会整合以及国家统一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它推动了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及书法艺术的发展。同时,科举对民俗文化也有重大影响,对文化习俗的流行具有自发性,有的科举甚至转化为民俗。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

  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包拯、寇准,明代的张居正、汤显祖、海瑞、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翁同龠、张、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时至今日,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了计算机、多媒体的时代,但是传统的制度还是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因为制度和文化相辅相成,制度是文化的载体。所以看今日的高考,我们不难发现科举与现代高考有很多相似之处,从探索科举与学校教育教学关系的历史发展规律入手,看现代高考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关系,可以为当前的高考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使高考改革有利于中学的育才,大学的选才育才。科举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现代科举。两者都是竞争性的公开的选拔考试,只认成绩不认人。在当代中国,高考制度是社会上最为公平的制度之一,考试选材所遵循的是能力本位的原则,就像游泳一样,游得过去就游过去,游不过去,权力、出生、金钱等其他的办法都旧不了你。科举和高考都能选拔出文化素养较高的人才。科举调动了民间办学的积极性和士子的积极性,推动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有利于澄清吏治,以任人为贤取代任人为亲。

科举制度植根于我国的具体土壤,它的存在既依赖于专制王朝,又促进国家的统一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的历史。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的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是我国传统政治的一大创造。它客观上使中华文化统一到儒家文化的前提下来,这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的弊端不断暴露,已经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由于科举制度是以儒家的政治标准和价值来选拔人才、凝聚人心和构成获取地位、权力的基本途径的,科举制度的废止,从长远来看,就使国家丧失了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这就导致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时代的价值之间的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断裂。

  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相信陈世美的丑名是无人不知晓了。这虽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事人的思想价值观,和责任感,但是科举毕竟给了它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

最后,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由于科举的这些弊端,改革科举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终于在1905年9月2日,科举制度结束其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从而使这一年成为新旧时代的分水岭。

  科举制度的废止,从长远来看,就使国家丧失了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这就导致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时代的价值之间的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断裂。在中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村,文盲率反而较之传统社会更为上升。中国近代与现代之间在文化上的断层,至少可以由此得到部分的解释。

科举兴废影响深远,意味着中国历史的一个根本性断裂,相对与此前中国的“千年”传承,他是终结之时,相对于此后的“百年变革”它又是开端之时,它构成中国社会变迁链条中关键的一环,其意义要超过一个王朝的覆灭。

  如今,科举制度已经消失100多年了,尽管科举已如失去的流水,但其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中国原创力的重要基础。它代表的是一种趋势和追求,包括对知识的追求、对人才的渴望和不问背景的公平竞争。

  百年回眸,我们感到科举制度虽有种种的局限和弊端,但着却是我们民族智慧的一大创造,一个重大发明。科举制度无论过后多少年,它依然功不可末,人们依然能记起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其他网友回答

科举制对中国历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打破了魏晋以来形成的世家大族局面。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名义上是以个人的品德和社会评价选择官吏,但实际上是为世家大族服务的官僚选材体系。因为实际评论权在地方官员手中,也就是在世家大族手中。这就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但从隋文帝开始,之后推崇的科举制度打破了这一传统,士族手中的权利被打破,包括“琅琊王氏”在内的“五姓七家”在科举制度和黄巢起义的双重打击不复存在。

促进社会纵向流动,为寒门士子进入统治阶层开辟了道路。同士族相对的,大量寒门子弟可以凭借科举成绩成为统治阶级。优秀人才的进入必然有利于国家的治理,而寒门子弟也可以凭此改变人生命运。

极大增强了中央集权,为中国的统一作出贡献。虽然科举至少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但总的来说下级都是执行上级命令而已。换句话说科举考试选拔权被牢牢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省级政府及以下都只是执行命令而已。这无疑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形成大一统的中国而做出贡献。

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读书人将注意力集中于四书五经或者八股文,减少了社会动荡的可能性,也使“儒家文化”的“忠君爱国”、“礼义廉耻”等思想深入人心。

加强了官员的文化修养。经过了科举而成为统治阶级的官僚,其文化修养必然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综上所述,科举制的出现无疑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它不仅带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东南亚国家和欧洲,为世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比如说,十四世纪时,欧洲就有开明绅士力主学习中国的科举制度。而在1835年,英国查理·特罗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两位爵士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标志着英国模仿中国科举制度建立的选人体系正式完成。之后英国的制度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效仿,很快传到了德、法、美等国家。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