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如果不死靖康之耻(宋仁宗死后)

网友提问:

宋仁宗时有许多名臣,可为何仁宗去世不到80年就发生了靖康之役?

优质回答:

宋仁宗死于1063年,距靖康之役1127年北宋灭亡,足足有64年之久,相隔半个多世纪,我认为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必然联系,八杆子打不着边的。

宋仁宗在位42年,被誉为“千古仁君”,开创一代“仁宗盛治”。他为政清明,善于纳谏,从善如流,性情温和,为人仁义,知人善任,边疆基本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仁宗时代聚集着许多名臣,如韩琦、富弼、欧阳修、晏殊、范仲淹等,这些名臣不仅为政出色,诗文个个了得。仁宗朝可谓人材济济,名臣辈出,天下尽知。

可是,试问经过64年后,皇帝都换了好几任了,仁宗朝的名臣们早就驾鹤西去不知多少年了,他们在仁宗一朝基本圆满地完成了历史使命,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又有谁能管得了身后事呀?所以说他们与靖康之役有关联有点扯远了!您说呢?

北宋自公元96O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到1127年靖康之役导致北宋灭亡,享国167年,经历了从强盛到衰弱的漫长历史进程。

靖康之役,也称靖康之难,靖康之耻,靖康之变。是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钦宗靖康二年,即1127年发生的灭国之耻。靖康之役的发生原因很多,后世的历朝历代都有评说,大抵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王安石变法。

这个由王安石背锅的论调在南宋、明代很盛行。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是指宋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打破了原有的秩序、法度,造成原来的朋党之争演变成新旧党先后执政,朝庭内耗不断,把好好的江山折腾坏了,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王安石变法,本意是为国家变法图强,增加国库收入,初衷看似不错,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实则朝庭的政策落实到下面,早就变形了,亦可看出政策制定者轻率,没有充分调研,了解政策实效。因为当时的旧党都被贬谪,就剩王安石新党,他们一手遮天,反对声音都被扼制,最终政策到底层,出现了诸多现实问题,造成了与民争利,老百姓不堪税负、利息盘剥,大量弃地流亡现象,社会矛盾越来越明显。

二、北宋“重文抑武”政策。

北宋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开始,“重文抑武”一直贯穿北宋朝,导致当权者全是文官,武官根本没有地位。对外武备松驰,虽说没有唐朝的藩镇割据之大患,似乎北宋内忧不存在,但造成外患频频,因为不重视武备,一旦外族侵扰,军队的战斗力不堪一击,一般只好以守城为主,最后几乎都是求和为上,上贡纳岁币是免不了的,长期下去,危机重重,眼看着周围几个邻邦一天天坐大,如狼似虎地盯着宋这块肥肉。

狄青为武将,有功,智谋双全,却屡屡被文臣参奏,不为皇帝重用,如欧阳修曾力主仁宗弃用狄青,说他身为武将知晓国家机密,对朝庭不利,这种高级有功的武将都不容于朝,可见北宋“重文抑武”政策深入骨髓。

三、宋徽宗与权臣决策错误。

跟宋仁宗重用一大批名臣完全不同的是,这位书画诗文一流的宋徽宗却重用蔡京、童贯等一些奸臣,导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当时宋徽宗与权臣的目的是收复幽云十六州,这个十六州是被辽国吞了去的,是北宋朝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心病,宋徽宗却在权臣的鼓动下,做出了联金攻打辽的决策,以图雪耻,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立个举世大功。

世间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不仅北宋这边如意算盘落了空,只讨得一半州回来,还竭力举国庆功,沉浸在末世的狂欢中。谁承想,在联金攻辽的战事中,被虎狼之心的金国瞧出了宋军的虚弱,萌生了攻宋的打算。金国便在1125年灭辽后,借口宋朝收留了一名辽逃亡的将领,分东、西两路进攻北宋,并很快直逼东京。

四、东京保卫战,本该君臣同心,众志成城,徽宗及钦宗却一味乞和,把主战的李纲等调走,最后导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1、第一次东京保卫战以宋胜利结束。

北宋得知金国分兵两路向东京而来,满朝文武大臣吓得不知该怎么办,只有太常少卿(掌管礼乐和祭祀的官)李纲坚决主张抵抗金兵。

宋徽宗看到形势危险,便宣布退位。不久带着2万亲兵逃出东京避难去了。宋钦宗即位,起先把李纲提升为兵部侍郎,并且下诏亲自讨伐金兵。在李纲主持下的东京保卫战中,先到的东路金兵被击退,金兵退走了。

2、主和派得势,形势反转。

哪料西路的金兵却不肯罢休,加强攻打太原,宋钦宗在投降派大臣的怂恿下把李纲调到太原,兵败后又把他调往南方。最后,太原城在被西路金兵围困了8个月后,城破。

这时金太宗下令金兵进攻东京,东、西路军在攻下太原后继续南下,守卫黄河的13万宋军被金兵的虚张声势所吓倒,纷纷逃命,如此这般,金军不费一刀一枪顺利渡过黄河,没有多久便赶到东京城下,遂猛烈攻城。

3、东京城破,靖康之变,北宋亡。

形势急转直下,这时东京城里只剩下3万禁军,也是七零八落,差不多逃亡一大半,眼见各路勤王兵不至,宋钦宗只好求降。宋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押着被俘虏的宋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和皇族、官吏二三千人,满载着搜刮去的财物,回到北方去,北宋王朝宣告灭亡。

五、结语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是浩浩荡荡向前进的,历代王朝的兴起、消亡等原因各有不同,但细细分析,总能找出几点原因来,不过后世人评价大抵众说纷纭。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本人查阅了北宋相关史料,金国灭宋的东、西路军首领的人物生平介绍等,如有不妥,敬请见谅。@长之安兮

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请点赞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古代是人治之国:皇权为重,君贤国昌,君昏国乱,最严重的国亡。有因人兴因人亡的现象。

祸起仁宗时

宋仁宗是宋第四个君主,内以性宽厚,能自律,不以威权自专,善听大臣意见;外有西夏、北辽强邻威逼,亲政纳贤,再以四朝之积累,才出现治世之局面,国内文化昌盛,农工商经济都极为繁,可以是历代以来顶峰!

阳极则阴:如果你格局不能提升,臻于顶盛就要转于衰落了,是以每当事物盛极就当察其祸根,但这时因历史潮流的惯性往往使当事者得意忘形,甚至即有所察也不当一回事,或大部分得利者不愿放手而反对而致转化成功。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往往祸起倾忽而衰败,理在于此!

我们看到庆历治世,可就在当世也有一叶知秋的人:范仲庵的改革就是发现了冗官冗费,军治不力,土地兼并趋于严重的一丝转衰契机,按说初起之芽易去,可得利者反对,仁者性宽的另一面易变,意志不坚出来,改革悠忽止步,最好的时机失去

历史启示告诉我们:1.这时最好的办法是打破桎梏(旧体制的缺口),把局面做大,利用当时工商业的机会,把失去土地的人转到工商业之中,由此升华,不让其有盛极之机(当时之人估计因儒法之笼做不到,不过太极理论也始于那时,为啥总结这理论的他们想不出?天意莫非在这里是历史惯性之力?但这种升格局拒转化之法我是最近才悟出)。2.另一种就是范仲庵式的灭其初起之芽,拖延转化时间了。

局势恶化于仁宗后徽宗前

英宗神宗哲宗三朝,由仁宗期逐渐累及的问题渐趋严重。神宗时很多都察觉这一问题,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党崛起,试图在皇帝支持下扭转沉疴。这时,既得利者势力已极庞大;改革一无人材储备,二又跳不出旧框子,在烂房里修修补补。几十年折腾来去,最后忘了初心,变成了争权夺利的党争!王朝倾危只等一个或内或外的契机

倾覆之因在徽宗无道

这个无须多说

徽宗是个好艺术家,书画两绝,都具开创性,作为皇帝,却极其昏庸堕落:信奉道教,却接受了糟粕,欲长生是人难免,又想权又要长生造成了在全国横征暴敛,加剧了本已恶化的政局,经济,给帝国大厦的倾覆狠推了一把。

亡国之因

第一: 开国以来立国之制,重文轻武。

重文轻武在初年,解决了军阀割据问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开创了文官制,造就了两宋文化的昌盛,科技也达于历史顶峰,是世界其他地区望尘莫及的。这是好事,关键是手段的实施是鼓励买田宅以换武权,使两宋立国很快出现土地危机,加剧社会矛盾,弱化了军队战斗力,是北宋沉苛根源

第二:没能利用兴起的新兴经济转化土地危机,使问题累及恶化

第三:因第一原因,使既得利益者势力异常庞大,皇权在抑制上又左右不定,初芽之苗不能果断掐去,沉苛深重就难起!

第四:徽宗的横征暴敛及钦宗的消极抵战政策是直接导致灭亡的原因。

第五:因为第一因:北宋的北方边境军事防御不合理,守将不能发挥主动性,即使快亡了都还在防内胜于防外,处处被擎肘。导致国亡被掳!

第六: 定都不合理,首都周边布防又不完善。因国之前北方燕云十六州的丢,没了第一道至关重要的防线,宋国门北方一直空虚,首都开封以北,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唯一天堑黄河在冬天又结冰,北方民族不畏寒及骑兵千里攸忽而至的优势被加倍放大。

综上所述,仁宗时的清明到钦宗亡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其一,当我们在得意忘形时怎么借势跳出旧框子,开启再升势,不让其反向转化;既得利者怎么能警醒自已,放手迎接新势,免于鸡飞蛋打?其二,时时保持警惕,寻补短板与缺漏!

我们探求历史不是为了存取那时存档再开新局(当然也做不到),而是为了避过前人类似的坑!

其他网友回答

宋仁宗时期,涌现了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包拯、狄青等一众名臣,仁宗本人虚心纳谏,励精图治,宋朝在这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在仁宗之后,短短过去了60多年,就发生了靖康之变,徽钦二帝和所有后妃,宗室成员,王公大臣被金国一锅端,这在整个王朝的灭亡史中都是罕见的,那为什么会发生靖康之变这种事情呢?

宋朝从建立之初,太祖赵匡胤就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开国大将的兵权,从而把兵权都收到皇帝手里,之后宋朝也都采取了“重文抑武”的策略,包括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也是长期由文官担任,实际领兵的将领也是隔一段时间就更换,避免武将培养自己的势力。这些措施虽然解决了武将拥兵自重的问题,降低了兵变发生的概率,但是也让宋朝军队的战斗力非常低下。

宋朝建都开封,开封地处平原地带,易攻难守,非常利于敌人军队尤其骑兵的展开,赵匡胤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有过迁都的想法,但是被赵光义阻止了。赵光义继位后不再考虑迁都的问题,其后的皇帝也就没有这个想法了。但这个隐患是一直存在的。

宋徽宗即位后,对朝政没有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对字画、骑马、射箭、蹴鞠等都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宋徽宗不当皇帝的话,肯定是个能有极高成就的艺术家,可惜他当了皇帝。

宋徽宗还任用蔡京、童贯等奸臣,打击异己,大肆贪污,让朝政日渐荒废,社会动乱不安。各地爆发很多起义,我们熟悉的梁山好汉,方腊起义都是发生在这个时期。

金国崛起后,和辽国开战,准备消灭辽国,为此想联合宋朝一起打击辽国,宋徽宗一心想收回燕云十六州,忘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答应了金国联合攻辽,结果被辽国杀的打败而回,这给金国留下了宋朝军队战斗力低下的深刻印象。

金国灭辽后,马上就集结军队攻打宋朝,宋徽宗是战是和举棋不定,贻误战机。还迷信道人使用六甲神兵的法术,组织起一帮市井无赖打开城门去抗击金兵,结果可想而知。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宋徽宗把皇位让给儿子,也就是钦宗,实力甩锅。最后开封城破,所有人都成了俘虏。

宋徽宗等人确实应该为“靖康之变”负责,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造成靖康之变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宋朝长期实行的“重文抑武”的国策,最熟悉军情的武将失去了应该拥有的军权和战时决策权,导致和少数民族政权的战斗基本上是输多赢少,这种战斗力的军队,再遇上昏君和奸臣的领导,那“靖康之变”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欢迎给我点赞,评论,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历史,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欧阳修庆历年《党朋论》“君子无朋”论点间接导致北宋后期新旧党争因党朋之争而亡国】

  “范仲淹集团”是一个特殊的定义,是指在庆历新政时范仲淹、欧阳修、韩琦、富弼、杜衍、尹洙、石介、蔡襄、孙沔、余靖等因共同的经济地位,对政治改革有共同的认识以范仲淹为中心而形成的政治集团。在庆历新政以后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荣辱与共。但是富弼对韩琦和欧阳修的态度发生转变,他们的关系逐渐交恶,主要原因为政治层面。集团成员对当时的反变法派的态度也由坚决反对到比较释然,并且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范仲淹集团”和反对派之间不是那么壁垒森严。重新执政后的“范仲淹集团”虽然继承了庆历新政的一些改革内容,但是更多的是趋向保守无为,这和当时的政治局势、他们经济地位变化都有关系。到王安石变法时期韩琦、富弼、欧阳修依然是政坛不可或缺的主力,但是他们坚决的反对王安石变法。

  景祐党争(1034-1037年):吕夷简与范仲淹之争,代表事件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宰相吕夷简执政。吏部员外郎范仲淹上《百官图》议论朝政,指吕夷简以权谋私、任人唯亲,却反被吕指为离间君臣、引用朋党贬到饶州;集贤校理余靖上疏《论范仲淹不当以言获罪》为范辩护遭贬泰州;馆阁校勘尹洙上疏自承”靖与仲淹交浅,臣与仲淹义兼师友,当从坐“,遭贬唐州;馆阁校勘欧阳修致书司谏高若讷(见欧阳修《与高司谏书》)诘责其趋炎附势,迎合吕夷简,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也被贬为夷陵县令。一时间一众忠正贤臣反被权奸诬为“朋党”。当时年仅二十五岁的蔡襄目睹言者均被谪贬,心中不平,便作《四贤一不肖》诗,称赞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四人为贤人,痛责高若讷为不肖之徒。

  庆历党争(1043-1048年):夏竦、王拱辰与范仲淹、欧阳修等人之争,代表事件庆历三年(1043)石介所作所作的《庆历圣德颂》,石介为国子直讲时,正值吕夷简罢相,宋仁宗进用韩琦、范仲淹、富弼、杜衍等人,他喜而作《庆历圣德颂》,歌颂朝廷退奸进贤,不指名地斥权臣夏竦为”大奸”。王拱辰与欧阳修私人恩怨导致“进奏院事件”。

  濮议之争(1065年):侍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及司马光、贾黯等力主称仁宗为皇考,濮王为皇伯,而中书韩琦、欧阳修等则主张称濮王为皇考。英宗因立濮王园陵,贬吕诲、吕大防、范纯仁三人出外。旧史称之为“濮议”。

  新旧党争(1068-1106):旧党(反对变法)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新党(支持变法)王安石唯有晋用吕惠卿、曾布、章惇及韩绛等新人。

  王安石变法(1068-1085):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正月,宋神宗即位,立志革新,于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四月,召王安石入京,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欲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但是,王安石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元祐党争(1086-1093):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新党被全面贬黜。

  蔡京党人碑(1094-1106):宋徽宗崇宁元年间,蔡京拜相后,为打击政敌,将司马光以下共309人之所谓罪行刻碑为记,立于端礼门,称为党人碑。

北宋亡(1127年):金兵攻陷东京,北宋亡。

其他网友回答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北宋皇帝没出赢渠梁式的雄主,此乃根源。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