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

拉萨尔主义

、论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如何阐述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础,是马克思经过长期深入的科学研究,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前提。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首先明确规定了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起始范畴,并科学地揭示了商品的二重性。
马克思认识到“表现资产阶级财富的第一个范畴是商品的范畴”。将商品确定为政治经济学的起始范畴,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重大突破。马克思之所以能取得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与他对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的研究分不开的。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不仅明确指出了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而且还明确区分了价格与价值,指出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了商品的二重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特殊性、自然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存在形式;价值或交换价值是商品的一般性、社会属性,是商品纯经济的或社会的存在形式。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商品而重新的揭示,为马克思进一步发现劳动的二重性学说奠定了基础,这是他在劳动价值论研究方面所获得的重大进展。
第二,首次科学地分析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而重性。
在《货币》章中,马克思从质和量上分析和区别了劳动的两种属性,即他在另一个地方所说的“一般劳动”和“特殊劳动”②。此后不久,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马克思就明确地将劳动的二重性表述为:“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是抽象一般的和相同的劳动,而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具体的和特殊的劳动。”⑧生产商品的劳动是特殊劳动和一般劳动的辩证统一。
劳动二重性学说正确地揭示了是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及如何形成价值,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辩证关系,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成为理解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三,明确阐述了“商品拜物教”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十分详尽地阐述了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在私有制条件下表现为物的关系这一特点。他指出,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以私人利益和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他们产品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似乎是物的一种自然属性,是存在于人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对于个人来说这种关系是一种异己的东西,而且还是与他们相对立并支配他们命运的东西。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社会关系的这一特点,导致了“经济学家们把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受这些关系支配的物所获得的规定性看做物的自然属性,这种粗俗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同样粗俗的唯心主义,甚至是一种拜物教,它把社会关系作为物的内在规定归之于物,从而使物神秘化。”
马克思还深刻地揭示了造成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表现为物的关系的社会根源。“个人的产品或活动必须先转化为交换价值的形式,转化为货币,才能通过这种物的形式取得和表明自己的社会权力”②。由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存在,使得单个人之间的全面依赖的社会联系只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表现出来,这就必然使得“在交换价值上,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⑧社会关系的物化,人与物的关系的颠倒,是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以及资本拜物教产生的基础,其最深刻的根源则在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第四,对价值形式理论的初步阐述。
价值形式的理论是科学劳动价值论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是马克思在经济学说史上的首创。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作为一种历史的范畴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非永恒的自然形式,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类型。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虽尚未对价值形式的发展作出系统的考察,但是说明货币这一最一般价值形式产生的过程中,他已形成了关于价值形式发展的基本思路。
从分析“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出发,揭示了商品与货币的内在联系,说明了货币的起源及其本质。随着交换关系的发展,价值形式采取的了最基本的形式。马克思认为,价值形式的基本形式就是:“商品—作为劳动时间象征的一般产品(货币)–其他商品。
在随后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马克思进一步发挥了上述思想,,在那里,他首次按照价值形式发展的序列,简要探讨了价值形式从最初变现形式—简单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在上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价值形式的全部理论。
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的经济学研究中,就已初步认识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哲学的贫困》,特别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和《工资》等著作中,马克思就已初步揭示了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而且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①但他又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直到写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时,才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剩余价值的一般概念,将剩余价值本身与其具体表现形式严格地区分了开来,从而完成了对资产阶级利润学说的批判,科学地制定了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在此后的一系列经济学著作,特别是《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剩余价值理论。
首先,科学的分析了劳动商品的特点。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基本内容。在《资本》章中,马克思具体分析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的交换过程,首次科学地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并初步研究了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如同其他任何商品一样也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辩证统一。它的价值就是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由把工人本身生产出来所花费的那个劳动量决定”①的。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它能够“使资本增加,使资本增殖,从而使资本作为资本保存下去的东西”②。
工人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除了能保存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以外,还会创造出新的价值,这种新的价值要远远超过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这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构成了资本家所占有的剩余价值。
劳动力商品理论,不仅深刻的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而且也从理论上彻底解决了使古典经济学陷入绝境的难题。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的一个创造性贡献。
其次,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基本形式。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到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这两个基本概念,并着重考察了相对剩余价值二剩余价值的第一种形式是绝对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资本迫使工人超出必要劳动来做剩余劳动。只有这样,资本才能增殖自己的价值,创造出剩余价值。”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和出发点。没有它,就没有雇佣劳动,也没有资本主义生产。剩余价值的第二种形式是相对剩余价值。它是通过缩小必要劳动来相对地增加剩余劳动的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为前提。
再次,揭示了资本各个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阐述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原理。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还深入探讨了资本各个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工具和生产原料所构成的那部分资本,只表现为简单的物质要素或劳动条件,表现为供劳动者使用的使用价值÷在劳动过程中,工人使用劳动工具,使原料变成了新形式或更高级形式的使用价值,从而在新形式下把由劳动工具和生产原料构成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保存了下来,它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这部分资本就是不变资本。
用于购买劳动力商品的那部分资本则不同,由于这部分资本是同工人的活劳动相交换,因而它是可变的。因为由这部分资本购买来的活劳动不仅能再生产出它自身的价值,而且同时还能创造出剩余价值。可见,正是用来购买活劳动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发生了增殖,因此它是可变资本。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成果的重大意义做了如下评价:“他确定了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第一个详尽地阐述了剩余价值形成的实际过程,从而说明了这一过程,而这是他的任何一个前人都没有做到的;因而,他确定了资本自身内部的区别,……这个区别提供了一把解决经济学上最复杂的问题的钥匙”②。
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1867年9月14日,马克思经过20多年呕心沥血刻苦钻研而写成的划时代巨著《资本论》第一卷终于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这一巨著的问世,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可续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及其历史趋势,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必然性。
首先,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和特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起点是资本的原始积累。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分析,深刻地揭示出:“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⑨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前提和本质特征。马克思指出,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过程是同资本主义以前各种生产关系的解体过程同时进行的,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生产的生产方式已无法与商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的积聚以及劳动的日益社会化的历史必然趋势相适应。小生产生产方式被消灭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个人的分散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的积聚的生产资料,多数人的小财产转化为少数人的大财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广大劳动群众被剥夺了土地、生活资料和工具,从而造成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完全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在这一分离过程中产生的。
最后,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资本主义本性就是最大限度、无止境地追求剩余价值,这一本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界限。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贪欲在一定限度内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但同时也带来了种种恶劣的后果。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每一个进步栋欧式以某种退步为代价的,造成这种矛盾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发展。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积累历史趋势的分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内在矛盾,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四、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显著特征除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完全分离这一最基本的特征之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具有这样几个显著特征:
1、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发达的社会化的商品生产。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直接历史前提是简单商品生产,但它在本质上又不同于简单商品生产。经过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成为机器大工业生产,实现了人类社会由小商品生产向商品经济飞跃。在资本主义社会,不仅一切劳动产品都是商品,而且工人的劳动也成为商品。马克思正事从对商品这一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萌芽的基本细胞的入手,最终揭示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2、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不仅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而且同时也是价值形成过程,更是价值增殖过程。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剩余价值规律制约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发展和灭亡的全部过程。
3、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及其作用。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发展生产力,从而在客观的上为新的社会形态创造出必要的物质前提。(1)资本主义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创造出世界性的,内容广泛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联系。(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实现的生产过程中还改造了人的需要,生产出了具有广泛需要的人。
五、论述《资本论》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论证和重大发展《资本论》伟大哲学意义首先在于:
一、它把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用于一种具体的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应用于一门具体的科学,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而使唯物史观得到充分而严格的验证。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表明,唯物史观的确立是与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资本论》正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也使它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它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因此,《资本论》从劳动的二重性和商品的二因素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透彻的科学分析,把它作为活生生的东西表现出来,将它的生活习惯,它的生产关系所固有的阶级对抗性,它的资产阶级政治上层建筑、资产阶级的家庭关系都和盘托出,成功地再现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走向灭亡的全过程,科学地论证了这一社会形态的具体历史性质。
二、《资本论》之所以能科学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还在于马克思运用了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马克思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抽象的方法,即以抽象思维为特征的、辩证的逻辑方法。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大量经验材料的研究和概括,形成各种科学概念或范畴,并根据它们的发展所表现出来的连贯性,将它们逻辑地联系起来,这就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复杂整体的认识,就是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道路,从“商品”这个简单、抽象的规定开始自己的思维进程的。马克思从揭示商品的内部矛盾过渡到分析货币,再从货币过渡到资本,从资本过渡到剩余价值,从绝对剩余价值过渡到相对剩余价值,再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综合考察,揭示出工资的本质、运动规律及其采取的各种形式。这就是《资本论》第一卷所展示的经济范畴由抽象到具体上升的基本过程。
第二,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进程是和历史过程相符合的。这就是辩证逻辑“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论原则。这也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贯彻的一个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将这一方法论原则不仅运用于《资本论》的体系结构中,而且也体现于经济范畴的排列顺序上。如《资本论》第一卷中的经济范畴的逻辑顺序是:商品与货币——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一般趋势。这一顺序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规律是一致的。但马克思并非处处都使逻辑拘泥于历史过程,而是抛开了历史中的偶然性,抓住了历史中本质的和必然的东西。
第三,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范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中,马克思自始至终运用了矛盾分析方法,充分展示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商品中包含着这个社会的一切矛盾的萌芽,马克思首先通过对商品交换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商品内部包含着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进而他又分析出商品的这种二重性根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然后,马克思通过对货币的分析,指出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之间的对立转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当劳动力也成为商品的时候,货币就转化为资本,这样商品与货币的矛盾就转化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特有的矛盾,即资本与雇佣工人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进而通过对资本内部矛盾的分析,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矛盾中,揭示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在于劳动力价值与劳动创造的价值之间的矛盾,即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能带来大于它自身价值的价值,这就是剩余价值。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对抗性质,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以解决。这样,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各种经济范畴内部矛盾的辩证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其自身固有矛盾作用的必然结果。  
总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
此外,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范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中,还运用了质量统一的分析方法,阐明了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表现。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它已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大机器工业等三个不同阶段。同样,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达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不能容纳的程度,从而导致新的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产生。从简单协作到工场手工业再到大机器工业这三个不同阶段,可以说是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替代则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所引起的根本质变。   
《资本论》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范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中,还深刻地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遵循着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例如,马克思通过对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分离、再结合的历史过程的考察,揭示了这是一个客观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在《资本论》中,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的认识论和逻辑。《资本论》的科学方法是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所取得的伟大成果,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这一科学方法的意义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
六、论述《资本论》中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的奠定/如何理解《资本论》也是一部重要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首先,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通过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分析,说明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这两个阶级一开始就在经济上处于根本对立的地位。特别是通过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科学分析,马克思更进一步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根本对立的深刻经济根源就是剩余价值生产。马克思通过对剩余价值两种生产方法的具体分析,深刻揭露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残酷剥削,以及这种残酷剥削给雇佣工人带来的极大苦难。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积累过程的科学分析,指出了资本积累所必然造成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加深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和冲突。总之,马克思以对剩余价值这一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绝对规律的科学分析为基础,深刻地说明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无产阶级就摆脱不了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地位;只有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用新的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无产阶级才能由资本的奴隶变成社会的主人:
其次,以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研究为基础,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为制订无产阶级革命策略做了理论论证。
马克思指出,雇佣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斗争是同资本关系本身一起开始的。经过长时间斗争的经验,工人阶级才学会把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区别开来,从而才得以将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这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走向成熟。马克思根据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高度评价了工人阶级进行经济斗争的意义,认为这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一个先决条件。但他同时也强调,工人阶级应该在经济斗争中不断提高阶级觉悟,不断扩大和加强自己的阶级队伍,增强组织性,进而转向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并使这些斗争形式得以综合利用。
最后,在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使命的通向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进行了科学预测。
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必须以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为前提,即“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①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和分配劳动,并形成消费资料的按劳动分配的制度,使劳动时间成为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所占份额的尺度。
共产主义还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极高劳动生产率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劳动的性质也必将发生根本变化。劳动不仅彻底摆脱了被奴役状态,而且劳动者也将成为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随着人们活动方式的改变,社会也将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七、试论述马克思在与巴枯宁论战中是如何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  巴枯宁主义是在极端革命词句掩饰下的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潮和机会主义政治派别。它的根本立足点是极端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巴枯宁从唯心史观出发,认为任何权威和国家都是恶事,都是扼杀自由、反对人性的,是一切祸害的根源,因此要反对一切权威、一切国家。他认为,国家是宗教意识的创造物,任何国家都是地上的教会,反对国家也就是向神权挑战。国家又是私有制和不平等得以产生的基础,资本家就是由于国家的恩赐才拥有资本的。所以,只要消灭了国家,资本就会自行消灭,阶级之间就会出现平等。巴枯宁还认为,废除国家的途径只能通过“全民暴动”,在一天之内消灭国家,然后实现自由和无政府状态的理想社会。
首先,针对巴枯宁反对一切国家的谬论,马克思阐明了科学的国家观,阐明了社会革命和国家消亡的经济前提。马克思认为,巴枯宁根本颠倒了继承权与私有制之间的因果关系,继承权作为一种法权关系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它不可能先于私有财产而存在,相反正是由于私有财产的存在,才使得以法律形式来确定私有权成为必需,而继承权只是私有权的一部分。所以要实现社会平等,改变无产阶级的贫困状况,靠废除继承权是根本办不到的,最根本的是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彻底的改变造成贫富不均的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消灭阶级,进而消灭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它首先必须通过实现社会变革,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自行消亡。
其次,针对巴枯宁反对一切权威的观点,恩格斯论证了权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恩格斯的《论权威》一文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观。他指出,权威和集中不是人为地按照主观意志随意确立的,而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权威是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组织保证。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权威总是同一定社会阶级的利益相联系的。为了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就需要革命的权威。恩格斯还分析了权威与自治的关系,指出它们应用的范围是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不能将它们绝对化。恩格斯还指出权威和国家的不同含义。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归于消亡;权威则不同,它包括政治管理和经济管理两重含义。国家消亡了,原来意义上的政治管理或管理权威不存在了,而经济管理仍是必需的,当然其内容和形式也将不断发生变化。巴枯宁鼓吹要将国家和权威不加区别地统统消灭掉,实际上也否定了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开历史的倒车。
再次,针对巴枯宁“完全放弃一切政治”的谬论,和所谓进行政治斗争就等于承认资产阶级国家及其社会制度的奇怪逻辑,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阐明了政治运动与阶级运动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指出,一切阶级运动本身必然是而且从来就是政治运动,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根本就不存在无产阶级政治和资产阶级政治之外的非政治道路。从事政治运动和政治斗争,是工人阶级获得解放的根本途径和手段,因此,无产阶级决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向资产阶级开展政治斗争的机会。
八、试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理论总结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的伟大实践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也为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内容。
首先、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指出法国无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在1866–1867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以及路易·波拿巴穷兵黩武对外扩张政策的连续失败,造成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条件下发生的。这是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而它的主观条件则是从19世纪40年代末以来形成了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并在第一国际思想影响下日益觉醒的巴黎工人阶级。
其次、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无产阶级进行暴力革命和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
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巴黎工人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掌握着革命的武装,并用革命暴力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保卫了新生的革命政权——公社,维护了巴黎城里的革命秩序,抵御了人侵并围困巴黎的普鲁士军队,使巴黎公社存在了72天,根据巴黎公社革命的这一宝贵经验,马克思进而指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其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大军。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赢得自身解放的权利”①。
再次、深刻总结巴黎公社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尝试上的经验,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的革命首创性,认为它是在炸毁旧的国家政权以后建立起来的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改造传统的国家机器,把它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消灭掉。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质和根本利益决定了它彻底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际机器,代之以巴黎公社的无擦汗粘结剂专政的国家政权。
  巴黎公社革命的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它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改造传统的国家机器,把它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消灭掉。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质和根本利益决定了它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巴黎公社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之二,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还看到,公社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采取的措施,都鲜明地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特点。如公社建立了人民的武装并取代了旧的常备军;实现了政教分离,把教育从宗教和剥削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废除了旧的官僚机构,成立了新的国家机关即公社委员会;公社不是资产阶级议会式的,而是同时兼管立法和行政的机关;还有经济上采取的一些措施,如把一切企业主已逃跑或已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交给工人协作社,禁止资本家扣发工人工资等。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公社在履行着一种新型国家政权的职能,是一种人民管理制。   
之三,彻底废除官僚制度,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也是巴黎公社所创造的一个伟大的有深远意义的经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公社代表了占人口大多数的被剥削群众的利益,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原则。其具体表现就是用人民选举、监督并可以随时撤换的公仆取代IEt机构的官吏,而且明确规定国家公职人员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摆正了国家公职人员的位置,保证了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的性质。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探讨了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马克思认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环境和人的完全改造。马克思还探讨过渡时期的特点和任务。
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在深刻总结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了建立独立的、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极端重要性。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公社中占据领导地位的是布朗基主义者和蒲鲁东主义者,他们在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公社委员会内部矛盾重重,存在着原则性分歧,分散和削弱了领导力量,难以集中力量对付面临的强敌。鉴于公社的这些严重教训,1871年9月7 日在伦敦召开的国际代表会议上,马克思恩格斯更进一步强调了组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极端重要性,并以这一思想为核心形成了会议决议,对各国建党工作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在1872年国际海牙代表大会上,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又被补充进国际共同章程第七条。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经过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已为更多的工人组织所接受.也为70-80年代欧美许多国家广泛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奠定了思想基础。
九、论述《哥达纲领批判》是如何对拉萨尔机会主义做了全面系统的批判的?拉萨尔派:拉萨尔主义的创始人斐迪南·拉萨尔从1848年起就与马克思建立了通信联系,也曾与马克思会过面,自称是马克思的学生,但他从来没有真正接受过马克思主义,而是在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一套机会主义理论。其中心点,就是鼓吹在国家帮助下建立工人合作社。拉萨尔派极力阻挠第一国际在德国展开工作,用拉萨尔主义对抗马克思主义,使德国工人运动在长时问内处于分裂状态。
《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5月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对纲领草案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批判,同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节本原理,特别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及其特征作了极为精辟的阐述。
第一,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的“反动的一帮”的理论。拉萨尔认为,对工人阶级来说,其他一切阶级都只是反动的一帮。《哥达纲领》继续坚持和宣扬了这一机会主义观点。马克思指出,这是对《共产党宣言》关于“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这一论述的歪曲,严重地歪曲了阶级阵线,根本否认了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事实上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特别是农民具有极大的革命潜力,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   
第二,批判《哥达纲领》抛弃工人运动的国际主义原则,鼓吹狭隘民族主义的立场。马克思指出,拉萨尔主义者以狭隘的民族主义对待工人运动,只字不提工人阶级的国际职责,这根本背弃了国际主义原则。而国际主义原则是大工业生产形成的世界性联系对工人运动的必然要求。   
第三,批判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哥达纲领》不加分析地接受了拉萨尔的这一谬论。马克思指出,拉萨尔的这个所谓的规律的基础是陈腐不堪的马尔萨斯人口论。照拉萨尔的说法,工人的工资永远围绕着按照每个时代的需要,属于维持生活所必需的费用这个极限波动,时而稍高于这个极限,时而稍低于这个极限,这是一个铁的规律。马克思指出:“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我即使把雇佣劳动废除一百次,也还废除不了这个规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规律不仅支配着雇佣劳动制度,而且支配着一切社会制度。”①所谓“铁的工资规律”是根本不存在的。拉萨尔根本不懂得,工资并不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的掩蔽形式。   
第四,批判拉萨尔的国家帮助工人建立合作社的理论。国家帮助建立合作社是拉萨尔主义的核心理论。《哥达纲领》无条件地接受了这一理论。马克思指出:这是一种幻想。通过乞求剥削阶级国家的帮助来实现社会主义纯属欺人之谈。它鲜明地暴露了拉萨尔主义的反动本质。   
第五,批判拉萨尔“自由国家”的谬论。《哥达纲领》依据拉萨尔超阶级的国家观,不去揭露德意志帝国的本质,不讲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而是把建立所谓的“自由国家”作为党的奋斗目标,这就根本背弃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宗旨和目的。马克思尖锐地指出,争取“自由国家”是资产阶级的口号,绝非工人阶级的斗争目标。恩格斯指出,所谓自由的人民国家纯粹是无稽之谈,“当无产阶级还需要国家的时候,它需要国家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镇压自己的敌人,
十、试论述《哥达纲领批判》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哥达纲领批判》在全面彻底批判拉萨尔主义的同时,完整而科学地阐述了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形态的学说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1)科学地阐述了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依据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则,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一个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2)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的理论。
《哥达纲领批判》的新贡献在于:它明确地揭示并具体分析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基本阶段相互区别的特征。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
马克思作了这样的说明:“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①马克思还进一步具体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分配原则,即按劳分配原则。这一分配原则的基本内容就是:“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j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②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③
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是相是相互衔接的,它的高级阶段由低级阶段发展而来,低级阶段必然随之社会生产的发展而过渡到高级阶段。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分析的重大意义就在于,他科学地说明了共产主义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因此无产阶级在完成过渡阶段之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按需分配”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物质基础。

拉萨尔主义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