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的故事:有哪些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呢?

网友提问:

有哪些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呢?

优质回答:

当年,汉元帝要从三千佳丽中选妃临幸,无奈人太多看不过来。不像现在有相机给宫女建档案,他只能派宫廷画师给美女画像。一些渴望早日被临幸的宫女,私底下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希望他给自己画像时加个滤镜,画得漂亮一点。

明 仇英 《汉宫春晓图》(局部):毛延寿在给王昭君画像

耿直的王昭君不肯行贿,画师毛延寿丑化她,她的肖像面颊被点了一颗丧夫落泪痣,于是在一群美颜加磨皮的宫女中落选。结局大家都知道了,王昭君没能进宫当妃子,才会出现在后来与匈奴王朝的和亲当中。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是东汉蔡伦发明了纸,虽然在西汉初期就有所谓的“灞(bà)桥纸”,但它是不是能拿来作画还是个问题,而且单从我们现在的考古发现来看,西汉的绘画基本都是帛画和壁画。

西汉绘画以壁画为主,用布帛作画也只是少数,主要还是因为它贵,当时一匹绢帛的价格相当于720斤大米。试想一下,如果汉元帝后宫都用布帛画像,大家都不要吃饭了,省给皇帝画美人图好了!这样下去百姓怨声载道,朝廷的忠臣不会炸锅吗?

所以萃花总结出的一个疑点就是:西汉造纸术还没有普及,毛延寿拿什么画美人图呢?

另外,故事中说到毛延寿为了丑化王昭君,在她的脸上点了一颗丧夫落泪痣,光听这痣名字就感觉不是好面相。西汉的人物画就已经开了挂似的,能画出人物脸上的痣了吗?

有些人可能觉得我有点多虑了,不就是在脸上画个点吗,能有多难?我们不妨来熟悉一下人物画的发展:已知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是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大家可以看到画中的人物是侧脸,脸部轮廓的勾勒还很拙(you)朴(mo)。(像不像扑克脸?)

战国 人物龙凤帛画 局部

紧接着的魏晋时期,是人物画的重要发展阶段,我们之前也介绍过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东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局部

这时的人物画仍旧不够成熟,画面里人比山还大。整幅画卷的情绪是用浓烈的背景色彩来渲染;因为身体往男主人公那里倾斜,就看出来是舍不得他,所以是表情不够,肢体语言来凑?(大家看到了表情的话知会我一声)

这个故事里的第二个疑点是:处于战国和魏晋中间时期的西汉,已经能细致地刻画人物的面部细节吗?

这是我对于这个故事的两点疑问,大家如果另有高见的话,欢迎留言~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

其他网友观点

北宋变法家拗相公王安石《昭君曲》有诗云,“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讲的就是王昭君以民女入宫,画师绘秀女像,以备皇帝御览挑选时,她由于没钱或不屑于行贿画师毛延寿,画师一怒之下,不但不如实作画,还把她画得歪果劣枣一般,呈上去后,连太监公公都看不进眼,何况皇帝,第一轮选秀就被刷下来,雪藏宫中多年。待到呼韩邪单于向汉元帝求亲“愿婿汉氏”,昭君心想在宫内反正见不到皇帝,长期被埋没,还不如前去和番成一番功业,于是报名自荐,被单于选中,成为匈奴的宁胡阏氏。

汉皇重色失倾国,单于抱得美人归,话说昭君告别汉宫,出塞和亲,沿路北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路上黄沙滚滚、马嘶雁鸣,王昭君心潮难平,南望故国渐远,此去一别,料今生故乡难回,柔肠百结之际,在马上弹奏起《琵琶怨》,凄婉悦耳的琴声,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美艳动人的女子,哀怨的乐声,配上一片黄沙,景色美绝,使南飞的大雁都忘记了摆动翅膀,听呆了看晕了,纷纷跌落在平沙之上,昭君之美有了落雁的称号。(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故事虽好,见于演义传说,但有一些故事却是史书上有载,当时汉匈经过百年大战,经汉武时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多次打击,再经昭宣时霍光辅政的苦心经营,至汉宣帝刘病已,匈奴已基本屈服,不再成为汉朝主要敌人,百年争战分出强弱主从,汉匈从战场上走向邦交。(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王昭君和番意义重大,汉元帝为此抱有极大期望,把昭君出塞当年的年号改为“竟宁”,寓意边境安宁之意。而昭君到匈奴后,劝呼韩邪单于以和为贵,又把中原的文化传授给匈奴人,使得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后人认为其功劳不亚于卫青霍去病。

事实总是残酷的,昭君出塞和番的事也不全是香艳励志,据《南匈奴传》载,呼韩邪单于死后,按照匈奴习俗,昭君必须改嫁给呼韩邪单于第一位阏氏所生的长子雕陶莫皋单于,王昭君感到无法接受,便上书汉成帝,请求返回故国,但成帝嘉勉她一番后,令她遵从胡俗,昭君只得下嫁,与雕陶莫皋生有两女,前20年,雕陶莫皋死亡,昭君自此寡居。

其他网友观点

昭君出塞曾引发了一次外交纠纷,这事弄的汉朝还很尴尬。

在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婚成功后,高兴之余提出了一个承诺,“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意思就是说,希望汉朝撤出边塞防御设施,转而让匈奴人担当屏护,毕竟现在是一家子嘛,而且汉朝皇帝还嫁给了我大匈奴如此美丽的女子。当然,更需要感谢还是汉朝帮助呼韩邪赶跑了老兵油子郅支单于,让他坐稳了汗位。

于是,汉元帝随即召集大臣讨论是否同意呼韩邪要求的“罢边备塞吏卒”?

此事在《汉书·匈奴传》中详细记载了汉廷的态度。当时,汉朝大臣们大多表示应当允许匈奴的请求。因为这不仅可以使边境安宁,又可减少朝廷开支。话说每年从函谷关以东运往关中的漕粮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这些粮食多用在了供应边关将士的粮秣上。要知道当时西汉的首都还在关中,必须防备外围诸如河西走廊,阴山河套等边防重地以确保长安安全。但是,还是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就是熟悉边事的郎中侯应。汉元帝让侯应详细地普及普及知识,侯应于是分析了“十不可”:

自周秦以来,匈奴暴桀,寇侵边境,汉朝立国后,尤被其害。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苑囿。到汉武帝时,出师征伐,斥夺此地,将匈奴赶到了漠北;又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卫,边境自此后才稍有安宁。现在若答应呼韩邪之请,则有“十不可”。

注:冒顿称雄北方以来,频繁南下侵扰汉地,直到汉武帝时才把赶到大漠以南,并沿阴山、鄂尔多斯等地耗费巨资修筑了朔方城等一系列防御措施。

汉唐边防图

漠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匈奴来寇,少所蔽隐,从塞以南,径深山谷,往来差难。边境长老说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如罢备塞戍卒,示夷狄之大利。这是一不可也。

注:阴山是匈奴南下侵扰汉地的中继点,他们不仅可以从中得到补充,而且阴山也是阻挡胡人的第一道防线。

今圣德广被,天覆匈奴,匈奴得蒙全活之恩,稽首来臣。夷狄之情是困则卑顺,强则骄逆,天性使然。前已罢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古者安不忘危,不能再减少边境武备了。这是二不可也。

注:匈奴刚刚经过外界打击和内乱,因为疲敝不堪才向汉朝称臣。而且夷狄之人畏强凌弱,当他们力量恢复,他们便会重回故态。

中国有礼仪之教,刑罚之诛,愚民犹尚犯禁,何况文化落后的匈奴。单于能使其众不犯约吗?这是三不可也。

注:匈奴之地苦寒不产粮,遭遇天灾就会南下掠夺汉地百姓财产,匈奴单于不过是部落联盟首领,并不能真正约束部下。

在中国内地尚建关梁以制诸侯,才能绝臣下之觊觎。边境设塞徼、置屯戍,非独为匈奴,亦为诸属国降民。本故匈奴之人,恐其思旧逃亡。这是四不可也。

最近西羌保塞,与汉人交通,吏民贪利,侵盗其畜产妻子,以此怨恨,起而背叛,世世不绝。今若罢乘塞,则生嫚易分争之渐。这是五不可也。

过去从军多有未还者,子孙贫困,罢边塞让这些人逃出去,徒增边患。这是六不可也。

边人奴婢愁苦,欲逃者多,“闻匈奴中乐,无奈候望急何!”但仍时有逃去塞者。这是七不可也。

内地盗贼桀黠,群辈犯法,如其窘急,则会向没有守备的北边逃去,无法可制。这是八不可也。边塞建立已有百余年,不完全是土垣,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谿谷水门,稍稍修建而成。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议者不深虑其始终,欲以罢边备而省徭戍,那么十年之外,百岁之内,卒有它变,障塞已经破坏,亭隧灭绝,当重新发屯缮治,累世之功不可卒复。这是九不可也。

如果罢戍卒,省候望,让单于保塞守御,必自以于汉朝有大恩,于是请求无已。稍不满足其要求,则不可测其后果。开夷狄之隙,亏中国之固。这是十不可也。

最后,侯应总结道:若答应呼韩邪的“罢边备塞吏卒”的请求,并非是“永持至安,威制百蛮之长策也”。

不知道那些打算将自己大门交给外人的公卿大臣是不是真傻,一个国家,即使与邻国再友善,也不能不守卫边境!国家若自立,则必须靠自己。自古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不变的利益,其所谓的友谊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汉元帝听完,大有醍醐灌顶之感,于是下达了“勿议罢边塞事”的诏书。当然,对于马瘦毛长的现任匈奴大单于,生硬地拒绝也是不好的。于是,汉元帝便命使臣传达给呼韩邪一句话:

“单于上书愿罢北边吏士屯戍,子孙世世保塞。单于向慕礼仪,所以为民计者甚厚,此长久之策也,朕甚嘉之。中国四方皆有关梁障塞,非独以备塞外也,亦以防中国奸邪放纵,出为寇害,故明法度以专众心也。敬谕单于之意,朕无疑焉。为单于怪其不罢,故使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嘉晓单于。”

汉元帝的“口谕”说得很好听:先表扬呼韩邪之请是“为民计”,甚至是“长久之策”,然后再婉言称,为了防止中国内的奸邪出窜,所以不能罢边备。呼韩邪听完,只好“谢曰”:“愚不知大计,天子幸使大臣告语,甚厚!”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有哪些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呢?】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昭君出塞的故事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