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是哪个国家的为什么听美国的(台积电是哪个国家的芯片公司)

众所周知,华为的代工生产线为台积电,那么想办法收购台积成为华为自己的生产线现实吗?

优质回答

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之后,台积电可能是华为最后的“堡垒”了,那么华为为什么不能收购台积电呢?原因很多,下文具体说一说。

1、台积电会不会卖?

台积电成立于1987年,是台湾的一家半导体制造公司,是全球第一,同样也是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服务公司,晶圆代工市场占有率为46%。苹果、高通、华为的旗舰处理器均采用了台积电的7nm制造工艺。

台积电、三星、intel被称为“半导体三巨头”,垄断了全球高端芯片制程,依靠台积电,台湾的半导体产业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可以说是台湾经济的支柱。台积电带动了台湾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如果没有台积电,台湾的联发科、日月光等这些企业的竞争力也会大打折扣。加上台积电背后复杂的欧美背景,台积电基本上不可能卖给大陆企业。

2、华为能不能买的起?

这才是关键的问题。

华为和台积电同样为世界500强企业,华为排名72,台积电排名368。虽然华为排名靠前,但是利润却低于台积电,2018年华为的营收入为893.11亿美元,利润为70.20亿美元,而台积电的的营收入为321.26亿美元,利润为113.39亿美元,利润率远高于华为。也就是即便华为不差钱,也买不起台积电。

3、台积电会不会“断供”?

既然华为无法收购台积电,那么台积电会不受到美国“禁售令”影响,因为采用了“美国技术”,而中断华为的业务往来呢?目前,来看台积电不会断供,而且台积电做了官方声明。

华为是台积电的第二大客户(苹果第一),占到台积电营收入的11%,因此台积电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第二大客户的。

根据评估,台积电的芯片制造的“美国成分”低于25%的限制,所以美国的“禁售令”不会影响到与华为的业务往来。

总之,美国的“禁售令”让我们看到了“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随时可能被“掐住脖子”。非常佩服任老爷子的高瞻远瞩,20年前就开始布局备胎计划,防止“突发事件”。希望我国的中芯国际能够尽快掌握7nm制造工艺,提升良品率,在国内市场能够替代台积电。

感谢您的阅读!

我们看看台积电的股份构成,你就知道华为收购台积电是多么的“天方夜谭”了!

在台积电的股份构成中,主要是由欧美财团控股的企业,第一大股东是花旗托管台积电存托凭证专户持股20.78%;第二大股东是行政院国家发展基金管理会持股6.38%;第三大股东是摩根大通托管沙乌地阿拉伯中央银行投资专户持股3.1%。我们大略看下它的股东构成就知道了,如果想轻而易举的拿下台积电,估计引来的是美国的“另一番作为了”。

在目前看来,当美国将华为列为实体名单以后,以及ARM公司将华为的合同终止后,华为都担心。如今,最担心是台积电不给华为进行生产。

你可能会说,能够生产芯片的企业并不少,而且很多似乎都可以替代台积电,比如三星、SK海力士、美光、西部数据/ SanDisk,还有Nvidia。

然而,不说台积电目前的技术是最先进的,就说其他半导体厂商会不会给华为代工呢?有人说支持国产,比如中芯等,我想说目前中芯还没有7nm的技术。

一旦,台积电也拒绝给华为代工,确实会给华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好在,台积电官方表示,并不会断供!而且,麒麟芯片将会率先使用上台积电7nm+EUV工艺,尽管最近美国限令事件十分严峻,但是台积电方面已经三次公开表态目前不会停止向华为供货。

当然,这里有几个原因:

台积电认为其技术没有达到25%来自美国的限制。其实,就是台积电符合出口管制规范,不会被禁止。

华为是台积电的主要客户,没有必要和利润过不去

台积电和国内很多企业都有联系,断供华为,肯定影响台积电的布局

那么,华为为什么不需要收购台积电呢?一方面台积电的股东构成复杂,这是不可能被华为收购的根基,最主要的是收购台积电触犯了美国利益;另一方面,华为的领域中,不可能将步伐跨的太大,影响华为在全球布局,台积电固然好,耗费大笔资金去收购,可能会得不偿失!

台积电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优质回答

张忠谋青年时期颠沛流离,但他也却是一个年少得志,考入哈佛大学,30多岁便成为德州仪器的高管,带领德州仪器与当时的半导体龙头因特尔打了很多次世界级的商战。

张忠谋在他56岁的时候,放弃了美国安逸的生活,回到台湾创办了台积电,经过了30多年,现在台积电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半导体公司之一,市值超过2000亿美金。

那为什么张忠谋能够做成台积电呢?

I. 商业模式创新

张忠谋说:“技术创新固然重要,而商业模式的创新,往往是最值钱的创新”,而当时54岁的张忠谋就想到了“代工”这一商业模式,使得台积电能够成就今天的地位。

而在1987年,这一“代工”商业模式并不被人看好,原因是当时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工厂,而不会把自己的单子给代工厂。而台积电能做生意的就是那些小的,只有设计没有工厂的小公司,据张忠谋回忆,大概有20多家,而这20多家大多都是摇摇欲坠的公司,如果做这20多家的生意那肯定是万万不行。

那为什么张忠谋还是认为“代工”这种商业模式可行呢?

当时,张忠谋看到了很多人没有看到的一个趋势:当时,很多在大公司的设计工程师,是想自己出来创业确实很多。张忠谋认为,一旦有可以依靠的制造公司,他们就可以通通可以出来创业。

后来,果真如张忠谋所预见的那样,在87年到97年的那十年间,这种设计公司风起云涌,在1997年的时候,就有几百家这样的设计公司。

而正因为这样的商业模式,我们才看到如今,高通,ARM等芯片设计公司的完全崛起,而这一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彻底改变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生态。

II. 体制建设

张忠谋退休后,别人问他,你对台积电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张忠谋说,便是台积电的体制与文化。

台积电的体制与文化,体现在对于人才的态度上。张忠谋说他有一个办法,让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共事,而且整个台积电的人才流失率很低,而这就是因为张忠谋十分重视人才。

而对于留住人才,张忠谋这么说道:

台积电留才的祕诀首先是丰厚的报酬,钱很重要,但光是钱还不足以留住人才,也要让员工喜欢自己的工作;此外,公司要选到对的商业模式,让员工对未来有信心。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对比一家,在90年代在台湾与台积电几乎一样地位的企业,台联电。

台联电是由曹兴诚创办,而曹兴诚与张忠谋不同的是,他没有张忠谋那么漂亮的履历,而是一位在台湾土生土长的半导体专家。

在1983年,台湾半导体如火如荼正要大发展之时,台湾电子所所长胡定华在一众博士中相中了硕士生曹兴诚,理由是:“做研究和经营事业不一样,他的话不多,但意见很多,有大格局。” 这便让当时年仅33岁的曹兴诚变为了联电的副总经理。

当然,台联电在与台积电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这一方面有运气的成分,就是在1997年的一场大火,一场因人为疏忽导致的火灾便吞噬了联电的厂房,百亿新台币投资化为乌有、已经收到的20亿订单泡汤,客户也大量流失,使得联电十分受伤。

另一方面也有意识形态的问题,2000年,被台积电收购的“世大”创始人张汝京前往大陆,创办中芯国际,复制了台湾晶圆代工模式,大陆地区由此诞生了第一家专业的半导体代工企业。

彼时,台湾当局对于晶圆厂严防死打,严令禁止台资投资大陆。虽然曹兴诚和张忠谋都对大陆的发展前景高度看好,但行动却大相径庭。张忠谋选择了按兵不动,等到“法令”允许,才尝试赴上海松江投资设厂,但曹兴诚却“顶风作案”,迫不及待地前往大陆创立了苏州和舰科技。而这一举动,使得曹兴诚遭到陈水扁当局的严厉打击,并引发“检调”大动作、超频率搜索台联电,就连高层人员的私人住宅都遭到多次突击检查。这使得后来2006年,曹兴诚被迫辞去联电董事长的职务,进入退休状态。

但是如果我们去看这两家企业的体制与文化,却有很大的不同。在台积电,张忠谋的形象非常崇高,是威权的象征,下一级主管和他都相去甚远,而在台联电,团队最大的特点就是没大没小,大家可以相互吐槽和开玩笑。

同时,曹兴诚一直在联电内部鼓励创业精神,并推动内部创业。他从制度安排上推动各部门负责人自己建立新公司,担任总经理。

这令台联电孵化出一批新兴企业,也孵化出一批新兴企业家,其中的代表性企业包括联发科、联咏、联阳、智原科技等等。这些企业均由联电的部门转变而来,这些部门的负责人也都转身成了企业的老板,组成了蔚然壮大的“联家帮”。

一个台积电是留住人才,另一个联电是鼓励内部创业,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两种体制。

III. 时代的机遇

不得不说的是,从整个5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半导体可以说是人类科技的一次大的时代浪潮,而也正是这个时代的浪潮也让张忠谋有了做成台积电的机遇。

当我们每次回望这样大的时代浪潮造成的造富机会,总是令人震撼。而对于未来,张忠谋退休前就这说道:

中国大陆半导体业会在未来5~10年“有相当大的进步”,同时,深度学习和区块链应用将引发半导体产业新浪潮,并将带动之后几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

每每在这样的时代浪潮里面,我们总是看到很多特殊的时刻。比如,在2009年,当时已经退休的张忠谋复出台积电,并且,在金融周期的底部逆势扩张,每年支出超过100亿美金,使得台积电牢牢的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

而现在,我们也正处于“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爆发的前夜,我想,在这样的时代机遇下面去发展半导体产业,对于中国是一个极好的产业方向,而当然,这里也会受到很多的阻扰与困难,比如我们看到的“中兴事件”与贸易战。

最后,再回到张忠谋,在他的一个访谈中,他也这么谈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不以辉煌不辉煌来做我的人生目标,我是以健康和快乐来做我的人生目标。

而张忠谋很早就把这两点当成一个事业来做规划,设计,我们祝福张忠谋先生在退休之后,能够健康与快乐。

在芯片领域还是不错的

如何评价台湾最大的企业台积电?

优质回答

“全世界的高科技,没有台湾做不出来”。这里说的就是台积电,虽然只是代工模式,但是却开创了全新的商业模式。

虽然台积电做的是代工,“代工”这两个字听起来好像不太高端上档次,然而事实上对于代工的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纵观全球,应该没有几家能做好代工的,无疑,台积电的出现不仅是台湾的一个骄傲,直接推动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苹果,华为等多家企业都交由台积电代工生产芯片,之前苹果在生产iPhone6s的时候,苹果的A9芯片是由三星和台积电两家共同代工生产的,两人的订单不相上下,各占了一半的订单。

但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有众多的网友表示,台积电版的A9芯片要比三星版本来的更好。其续航能力和性能的表现上更加占据优势。自此,从iPhone7的A10芯片开始,台积电就全全成为苹果的主力代工厂商。

此外,台积电的市值足以说明一切,2017年台积电的营收达到新台币9774.5亿元,大概司是330.6亿美元左右,较上一年更是同比增长了3.1%。台积电的出现,让大家在想到半导体制造领域的时候,不只有三星电子这一个名字。

台积电能帮助中兴打破美国的芯片封锁吗?

优质回答

台积电能帮助中兴打破美国的芯片封锁吗?目前来看还比较困难。

首先台积电是一个代工厂,就像张忠谋自己所说的,“我的公司不生产自己的产品,只为半导体设计公司制造产品。”,台积电自己有一定的设计能力,但在全球芯片设计中并占不了多大地位,特别是CPU。最重要的是他的制造能力比较强悍。

其次中兴自己的芯片设计能力目前来看还不行,不像华为有自己的海思麒麟。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台积电可能帮不了多少忙,除非中心能够快速研发自己的CPU,但现在来看不太可能,只能寻求外部购买,比如联发科。

另外还有其他因素在里面。目前台积电的股份构成有荷兰飞利浦、台湾当局所谓“行政院”、其他股东。即使其他股东同意给中兴生产芯片,但另外两个大股东荷兰飞利浦、台湾当局个人认为是不大可能帮助中兴的,不落井下石都算是可以的了。

此次中兴看来是遇到了大麻烦,但估计还是能够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不能够靠外人,只有自己拥有才是硬道理。

我是东风高扬,谢谢关注。

没可能 中兴可以自行研发CPU 但是也需要用ARM的公版内核 美国也可以进一步禁止ARM与中兴授权 否则不准在美国进行新的授权生意 同样美国也可以限制台积电为中兴代工 否则禁止在美国销售芯片 虽然说美商也少不了ARM跟台积电 但是没有哪个科技公司敢或者说愿意跟美国政府长期对抗

麒麟芯片架构是买的ARM的,生产是台积电代工,那什么是自己的?

优质回答

所有的解释都显得那么废话连篇,没解释到关键。

其实,ARM架构不是有多高深,有多么高不可攀的技术,而更多的仅仅是代表一种提前由专利壁垒保护起来的生态优势而已。

这就和google的gms一样,不是说gms很高深别的公司都高不可攀搞不了,而是他提前形成了一种生态,然后google通过gms授权这种方式来保护和维系他在这种生态中的权利。

微软intel建立的wintel体系也同样的道理。

当然,最关键的是,看这种问题还是要看你是跪着看还是站着看,这是核心。

华为的海思麒麟芯片不完全是自研的,但是也有它自己的一些东西。

我们知道,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处理器当中大部分都是使用ARM的处理器架构,包括高通、苹果、三星、华为和联发科在内,都是基于ARM架构研发的。

要想问海思麒麟处理器有什么是自己的,首先我们得来看一下ARM的三种授权方式。目前ARM的三种授权方式包括:架构/指令集层级授权、内核层级授权、使用层级授权三种授权方式。

架构/指令集层级授权,可以对ARM架构进行大幅度改造,甚至可以对ARM指令集进行扩展或缩减。像苹果和高通就是指令集层级授权。它们可以根据ARM授权的指令集来自研处理器架构,以达到更好的性能。例如苹果的A7处理器就是首个基于ARM v8架构的研发的。此类的还有高通820、三星Exynos990等猎户座处理器(2016年后的产品)。华为也取得了ARM v8架构的永久授权。

内核层级授权,即IP层级授权,指以一个内核为基础,然后加上自己的外设,比如USART GPIO SPI ADC 等,最后形成自己的MCU(单片机)。比如我们常见的Cortex-A76架构、Cortex-A55架构,以及Mali-G76架构等都是属于内核层级授权。华为的海思麒麟处理器通常使用的是这一层级的授权。

使用层级授权:要想使用一款处理器,得到使用层级的授权是最基本的,这种授权方式你只能根据别人的IP来嵌入你的设计,不能更改别人的IP。用建房子来打比方的话这种方式就是别人无论是房子架构、房间大小和用什么材料等别人都全部都替你设计好了,你只需要照搬别人设计好的东西做出来就可以了。

华为海思麒麟处理器使用的是内核层级授权,也就是根据别人设计好的架构来做,包括CPU架构和GPU架构都是使用ARM的。但是一颗芯片远远不止CPU和GPU两个部分。

一般来说,一颗Soc集成模块包括以下几个部分: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NPU(神经网络单元)、ISP(图像处理器)、基带、DSP(数字信号处理)、WI-FI控制器、音频编解码、IinSE(安全引擎)、协处理器、内存控制器等多个模块。所以,除了CPU和GPU两部分以外,其它的都是华为的。华为手机处理器自主部分主要体现在通信基带、ISP和NPU架构三个方面。

海思麒麟处理器基带

其实自研通信基带并没有那么容易,从苹果使用英特尔的外挂基带、高通865无法集成5G基带即可看出。海思麒麟处理器基带是由华为自身研发的通讯基带,包括此前4G手机的cat18、cat21等等。在麒麟990 5G这一代又集成了新一代的5G基带巴龙5000,支持SA和NSA双模网组。华为手机的信号比市面上使用其它处理器的手机信号更好靠的就是它。海思麒麟处理器在基带方面对比其它芯片具有领先的优势。

NPU

华为海思麒麟处理器使用了华为自研的达芬奇架构,与此前的寒武纪AI芯片一样,领先于市面上的其它处理器。其中Da Vinci Core还包含了3D Cube矩阵乘法单元、Vector向量计算单元和Scalar标量计算单元等三个主要单元。保证了海思麒麟拥有更快更强的AI运算能力。

ISP

在ISP方面,华为每一代的麒麟芯片都会研发出新的ISP,这也是保证华为手机能够完全发挥出和索尼共同研发的imx600系列传感器实力的硬件基础。华为自P9那一代,就已经研发出了可应用于彩色、黑白相机模组的双ISP。所以这也是海思麒麟处理器自研的一个方面。

其实对于华为自研的部分还远远不止这些,像金融级别的inSE安全引擎加密芯片、智核ix(x为阿拉伯数字)协处理器等等都是华为自主研发并且集成于麒麟9系列处理器上的。所以,海思麒麟处理器远不止ARM上的CPU和CPU这两样东西。

其实,即使是有了ARM的内核层级授权也还不一定能够研发出自己的芯片。一个芯片研发团队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晶体管数量要多少、怎样使功耗和性能协调达到最优、芯片内总线连接这些都是需要芯片研发团队来做的。小米澎湃芯片出现的耗电快、发热严重、网络不稳定等问题就是芯片研发团队能力不足的体现,并且澎湃芯片也是经过数次流片失败才艰难量产成功。所以,并不是说给你一个ARM内核就一定能够研发出可以正常跑起来、且高效工作的SOC。

从芯片研发到量产的过程中,芯片研发团队还要经过可靠性IP论证、工程化验证等过程才能够最终将处理器交付给台积电来生产。芯片的研发过程可以用万里长征来形容。

除了这些方面,还要讲一下的就是华为已经取得了ARM v8架构的永久授权,即便是迫于某些原因ARM不再授权指令集给华为,华为也仍然可以自主研发处理器。该授权实际上还隐藏着架构/指令集层级授权的内容,也就是说取得了指令集层级授权之后,华为也可以像苹果和高通一样研发自己的处理器架构了。

从手机厂商发展的方向来看,目前全球前三的手机厂商只有华为的处理器架构(内核)还不是自研的,而像苹果和三星都是采用自研的处理器架构。所以,实现处理器的完全自研应该是手机厂商发展的方向,到时候华为将会有更多自主研发的东西。近期华为也传出了自研GPU的消息,但是,是否真的实现了GPU架构自研还得靠时间来论证。

总的来说,海思麒麟处理器并不是完全自研的,但是华为也有在通信基带、NPU方面自己研发的东西,并且未来还将进一步做到完全自研。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评论交流】

为什么台湾会有台积电这么牛X的企业?

优质回答

台湾为何诞生台积电?

这是游戏规则,只不过这个规则以前由美国定的。说直白一点,这是全球分工产生的结果,就好比为什么光刻机是荷兰强一样的道理!

在搞全球分工的时候,我们制造业虽然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更多的是中低端,并没有多少高端技术。这也是美国现在要和我们打中美技术战的原因!

说到正题上来,台湾之所以诞生了台积电这样的企业,主要还是获得了美国的扶持。要知道,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是美国籍,而且台积电有很深的美国资本在内!

大陆为什么没有台积电?

我们起步晚,投入没他大,技术人才没他们多,研发基础不如人家,外部支持不如人家,积累不如人家。所以人家是行业老大,而中芯国际,收入只有人家的十分之一。

台积电可以吸收西方发达的集成电路相关技术,而大陆受“巴统”和“瓦森纳协定”限制,对先进的芯片制程可望不可及。

但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也没有。我们才发展了40多年,就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直白点说,所有的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我们有14亿人,做的好,我们会诞生各行各业的精英!

中国科技要解决哪些问题?

目前困扰我们的主要有3点,如下;

1、芯片

虽然华为等中国科技公司能生产自己的芯片,但很多技术还是绕不过美国科技公司的一些技术。这个需要时间来消化。

2、操作系统

这也是一个难题,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我们用的操作系统都是美国科技公司的。比如说谷歌安卓和微软的Windows。

3、光刻机

半导体行业要向迈向高端,必须要拥有光刻机,有了这个东西,才能走向高端!

结论:客观点说,我们目前在高科技上被限制的太多。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要放弃,要一往直前!当年在那么困难的环境下,我们不也是搞出了“两弹一星”嘛?

说台积电,离不开张忠谋。

台积电现在之所以这么厉害,可以占据全球芯片外包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全世界每一台手机他都要挣钱。

除了时代的选择之外,亦离不开张忠谋的个人努力。

有些人,生来就不平凡。

1949年,中国新生那一年,18岁的张忠谋进入了哈佛大学,这一年,全球范围内,进入哈佛读书的中国学生他是第一人。

后来转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机械工程。

大学霸一个!

1955年,毕业之后,做的就是“半导体工程师”工作,后来,作为第一个“中国员工”进入德州仪器公司。

自此以后,一路升迁,一直升到了“德州仪器”的第三号人物,除了老板和总裁,也就是他了。

相信,如果张忠谋不是华人,而是白人,总裁的职位也一定会非他莫属。

张忠谋他在全世界半导体界就算是有名字的人物了。

到了1985年,张忠谋已经在“半导体界”侵淫了三十年,集技术能力和管理才能于一身,

最重要的是:张忠谋开始对半导体生产有了不同于他西洋同事的认知。

而,1985年的中国台湾省呢?正在努力进行“产业升级”中,已经干够了低产值的工业代加工,不怎么愿意继续造袜子和衣服了。

再说,经过二十年的苦干积累,也有了资金底子——“咱中国人都那么聪明,应该搞点高科技啊,干一点高大上的工作才是!”

开始满世界请人,请高人!

时任中国台湾省行政院院长的孙运璿去拜访了张忠谋,“回国吧!替中国人做点事情吧!中国人会全力支持你的。”

很多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有一个特点,“家国情怀”,不管他在国外的日子有多好,只要国家张嘴说需要他们,他们就会放弃一切,回国报效!

张忠谋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他回国了。

辞去了在美国的一切职务,办理了“个人原因”离职。

回到中国台湾省担任了工业研究院院长职务,为了中国的 科技再上一个水平开始了努力。

两年后,台积电成立!

但是,当时的台湾省,半导体产业基础基本为零,没有什么专业人才。

张忠谋决定,不重走美国半导体的老路,弯道超车,台积电只专注生产芯片和封装测试。

半导体的圈子不大,厉害的人物就那几个,大家都互相认识见过面的,英特尔的创始人戈登·摩尔对此不屑一顾,“这不是胡搞嘛!我们自己会造芯片,干嘛要外包给你呢?”他拒绝了张忠谋。

仅仅一年之后,英特尔改变了态度。

因为日本东芝和索尼崛起了,英特尔需要集中力量研发更强大的处理器,他们需要降低生产成本了。

还因为,新任的英特尔CEO安德鲁·格鲁夫是张忠谋的私交好朋友,非常相信张忠谋的能力,就把单子交给了“台积电”。

“中美合作打日本”。

消息传出,“英特尔把单子给了台积电,”自此开始,台积电就开始是台积电了。

技术的事情就不说了,笔者也不懂!

这里再啰嗦几句,台积电要算中国台湾的“国有企业”,并不是张忠谋个人的私营企业,他拿的是工资和股权分红。

所以他不是太有钱,起码要比也是“代工大王”的富士康老板郭台铭穷很多,也比某些内地的互联网大佬穷很多。

在“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张忠谋只排在第2057名,不值一提。

郭台铭是257名。

我们内地的两个姓马的人呢?已经排到了第20名,第21名,有钱的很,都是赚的中国妇女儿童的钱。

张忠谋为国为民!

事情就是这样,赚了大钱的人呢,他个人的企业也就那么回事,赚了小钱的人呢,他创办的企业是国之栋梁。

比如华为老板任正非也没有赚多少钱。

华为也是国之栋梁。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台积电是哪个国家的为什么听美国的】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