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典故有哪些(七夕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网友提问:

七夕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优质回答:

“七夕”是源自“牵牛织女”的传说,这个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一直没有定论。我也未必能搞得准确,只是捋一捋脉络,由近及远,从唐朝开始。

1.唐玄宗时期的张守节给《史记》作注解时说:“昔传牵牛织女七月七日相见。”

2.南朝梁的吴均在其著作《续齐谐记》说:桂阳城武丁,有仙道,对其弟弟说:“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都要避回还宫。”弟弟问:“织女渡河有何事?”武丁答曰:“织女暂时会牵牛。”那时的人们都说“织女嫁牵牛”。

3.南朝宋的孝武帝、谢灵运、谢惠连、颜延之都曾有《七夕咏牛女诗》《为织女赠牵牛诗》等。

4.东晋的潘尼、李充、苏彦都有《七月七日诗》咏牵牛织女之事。

5.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6.汉代有《古诗十九首》,不知作者,其中一首专讲牵牛织女:“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从唐到汉,都有“牵牛织女”的记载,汉代之前我暂未查到。

历史上发生在七月七日的传说故事有不少

1.《汉武故事》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出生于猗兰殿。与汉武帝同一天生日的还有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拓跋珪七月七日出生于“参合陂”。

2.《汉武故事》又说,某年七月七日,汉武帝在承华殿,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落在殿前。汉武帝问东方朔,东方朔说,恐怕西王母要来也。过了片刻,西王母果然到了,有二青鸟,侍在王母左右。而《汉武帝内传》的版本则是,七月七日,扫除宫掖之内,挂云锦之帷,燃九光微灯,入夜后,西王母驾五色斑龙上殿。

“七夕节”的冷知识

3.刘向《列仙传》说,陶安公者,是六安的铸造冶炼师。一天,火炉上紫色冲天,陶安公赶忙跪下,须臾,有朱雀降临,说道,你的冶炼技艺通天了,七月七日有赤龙迎你上天。果然如此。

4.葛洪《神仙传》说,有个叫蔡经的,离开家时已经老迈了,等他回来时,却变得年轻少壮,头发皆黑。他对家人说,七月七日王君当来。等到七月七日,王方平果然乘羽车、驾五龙而来。这王方平乃是汉桓帝时的神仙人物。

5.张华《博物志》记载,东海之上有一岛,岛上有人,言语不相通,其习俗是在七夕,取童女沉海。

以上供读者朋友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曲《虞美人》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最后一位国君。南唐灭亡后,被宋太祖俘至汴京,封为违命侯,李煜始终不忘故国,心系故土。过着清苦的日子,好在有皇后小周后相伴,总算增加了他活下去的信心与勇气。

随着宋太宗赵光义继位称帝后,一切都改变了。赵光义废除掉李煜的爵位,由违命侯改封为陇西郡公。面对着太宗时常的言语侮辱他常强颜欢笑,而内心却感到无限的伤痛。

最让李煜痛心疾首的是,小周后跟他降宋后虽然被封为郑国夫人,但自己却无力保护。闻名于天下的绝色美人小周后每次被召入宫后,都要在宫中好几天。李煜无奈之下只好一首又一首地填写思念故国的词曲,来表达自己丧国之痛又寄托爱妻受侮辱之恨的词曲。这些充满亡国之痛的词赋传遍了江南,广为南唐故国百姓传唱,每唱一遍,对故国的思念和旧主的眷恋便加了一分。

对故国的思念终于让太宗起了杀机,赵光义深知李煜才华实在过人,随着那些动人心弦的词话四处流转,有李煜在一天,南唐故地的人心就不安稳一天。

公元978年的七月七日。恰好是李煜的四十二岁诞辰,沦落在异乡受人凌辱到几乎麻木的李煜勾起了对不堪回首诸多往事的苦思苦恋,胸中的悲愤,一起倾泻出来,由此也诞生了中国诗词史上最感人,成就也最高的作品《虞美人》。赵光义派来监视之人闻知后,立马报告。令赵光义勃然大怒,顿起杀机。赐毒酒一杯,毒杀了李煜。小周后悲愤难禁,不久便自杀身亡,追随李煜而撒手人寰。

李煜生在七月七,死在七月七。虽死,精魂犹在,后人铭记着李后主的德才,诗词、文赋、书法,以文辞而不朽!

其他网友回答

有关于七夕的历史典故

  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典籍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其二为《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神女,不可求死。”这些记录只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这几句话描述了织女没有织布,牵牛不拉车,显然,此时描绘的织女星和牵牛星主要还是作为带有农耕文明和家庭手工业文明的象征的两个星宿出现,并没有出现传说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相互关系和相关情节,这时的织女与牵牛并没有产生男女关系。后来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牛郎织女才开始有了隔河相望的相思形象。到了东汉时期,演绎成织女七夕渡鹊桥的传说。东汉应劭的《风俗通》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桥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史记》里也有记载:“四星在危面,匏瓜。牵牛为牺牲。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天官星占日:匏瓜一名天鸡,在河鼓东。牵牛一名天鼓,不与织女值者,阴阳不和。”到曹植的《洛神赋》里,才确定了牛郎织女的夫妻关系。而作为夫妇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大致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迁。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由此可见,对牛郎织女二星的歌咏,从周末经春秋战国,再由汉初至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流传数百年间,才提到七月七日相会。而那时候的七月七日已经是规模不小的岁时节日了。

  七夕起源很早,刚开始时只是作为一个节令。从历史文献来看,七夕节起源时间至少在三四千年以前,其起源与星象、物候密切相关。

  据说七夕的节日在战国时期可能就已经有了。据明代罗颀《物源》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但因作者与所载时间相隔太远,恐不足信。关于七夕乞巧风俗最早的记载当数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文中记载:“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中时,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爱连’。” 又载:“汉丝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开于襟褸。”这两条记载都可以说明,西汉初宫中过七月七日的盛况,而汉代这些风俗活动中都不见有关牛郎织女故事的记载。由此可见,七夕并非是牛郎织女传说所衍生出来的岁时节日。

  关于七夕节的起源,我们可以从七夕风俗中去探寻。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星神,也就是对自然的崇拜。《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东晋周处《风士记》:“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此处的河鼓和织女,指的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牵牛星是视为谷物神,织女则传说是天帝之女桑蚕神,谷物神和桑蚕神都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的先民极为重视的神袛。那时的人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星宿。至于在七夕拜牵牛和织女二星,是因为两星的运行七月显得最为突出。

  “七夕”也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据《太平御览》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七月七日为良日”,所以把它作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汉魏时把这一天作为集会游乐的日子。这一天还是天宫神仙们聚会的日子。《续齐谐记》记载:“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七数在民间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完满。因此,在七夕风俗里,有乞巧乞福乞情等风俗,都是源于七月七日是良日,以此祈求丰收美满之意。对时间的崇拜,也延伸到对生命的崇拜上。在七夕风俗中,就有乞子和祭祖的风俗。杨琳在研究七夕节的起源时,结合民俗学相关原理、结合类书、文人笔记、地方志等相关记载资料,对七夕节的起源问题作了详细的辨析:七夕节的成因在于“七在古代文化中是个具有生殖魔力的数目,古人将七月七日作为节日是崇拜七这个神秘之数的结果,其实质是对生殖的期盼和膜拜。”因而,在古代,很多女性为了提高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在七夕节这天往往会进行乞子的活动。

  七夕节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结合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时期,百姓长期处于战乱之中,追求幸福安定的生活愿望在现实中很难实现,于是便向传说中的人物去乞求。此时牛郎织女的故事进一步完善,并与七夕节相互融合,七夕节成为普遍的节日。除了乞巧的习俗外,七夕节在此期间还多了乞求富贵、长寿、生子的习俗,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也成了人们的情感寄托。由于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较低,在封建社会又通常被视为繁衍后代的工具,生下男婴因而成为女性为提高社会地位的方式之一,求子也因此而成为七夕节民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分别对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和七夕节的探源可见,七夕节的起源主要来自古代人民对星辰、对自然以以及时间的崇拜,其起源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毫无关系的。但随着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发展演变及其故事中传达的人类情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逐渐融合交汇的。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七夕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