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简介及作品介绍(清朝郑板桥简介)

郑板桥,墨竹图的简介?

优质回答

墨竹图 名称】:墨竹图

【类别】:字画

【年代】:北宋

【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收藏

【文物现状】: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北宋画家文同绘制。绢本墨笔,纵131.6厘米,横105.4厘米。

如何赏析郑板桥的《浣溪纱·老兵》?

优质回答

先生:你将郑燮(郑板桥)老先生的词《浣溪沙·老兵》误为《浪淘沙·老兵》了,在这先更生一下,以下为全文概略解读。

浣溪沙·老兵

文/郑燮

?

万里金风病骨秋,

创瘢血渍陇西头,

戍楼闲补破羊裘。

少壮爱传京国信,

老年只话故乡愁,

如今思乡也悠悠。

?

板桥作词甚多,但因精选之严,删余无几。

《浣溪沙·老兵》写一个戍边老兵的生活:“万里金风病骨秋,创瘢血渍陇西头,戍楼闲补破羊裘”,“替人磨旧刀枪”,写出了被迫从役老病衰残而又有家难归的老兵的痛苦心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不满之情。

先看一看郑板桥的经历吧。

为什么郑板桥讲“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

优质回答

郑凡夫俗子,怎能悟道呢?

郑板桥为官期间勤政爱民,写下“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忧民诗篇;辞官以后靠书画为生,以瘦竹清兰闻名于世。“旁观者清”,在官场和民间的种种体验,让他认识到很多和尚、道士和秀才已经背离初心、离经叛道,为了一己私利,置苍生于不顾。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佛经的要义是解脱在苦海中挣扎的众生,即通过弘扬佛法来普度救生。

一些和尚对佛法一知半解,遁入空门一心修佛,忘记了众生皆苦,不去解厄除病,自身陷入一座空城,对众生不闻不问不作为,谈什么普度世人呢?

还有一些和尚打着佛的幌子,到处聚众敛财,甚至荼毒生灵,俗语“一人不进庙”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心不正,欲壑难填,这还是以人为本的佛法吗?

所以,这些人是释迦牟尼的罪人。

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代表作为《道德经》。他主张“道法自然”,以“无为”为本,行“有为”之事。他告诉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旨在让人们安居乐业,避免战乱的发生。

道士张道陵曲解了老子的思想,把道教思想和所谓的神仙捆绑在一起,甚至创立了九天、天庭和仙班等子虚乌有的东西,炼丹、访道和求仙成为了大道,甚至为统治阶级服务,出现了各朝所谓的“天师”。

有些道士为饱私囊,还干出了鸡鸣狗盗的事情。在蒲松龄写的《崂山道士》里,已经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道教已经沦为了欺世盗名的工具,和老子的本意南辕北辙了。这些人,都是老子的罪人。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主张克己复礼,教化子民,以仁义治理国家。

秀才又称“茂才”,经过举人进士考试,就有做官的机会。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有些秀才苦读《论语》,把它当做了科考工具,作为做官发财的通道。

寒窗苦读几载,有的秀才为官就忘本,写《悯农》的李绅就是个例子,后来成为一个搜刮民财的酷吏。

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本来是秀才之本,但好多人都辱没了斯文,在朝堂上党争不断,在民间横征暴敛,有违初心。这些秀才,就成了孔子的罪人。

作为当时社会上的一介清流,郑板桥不是否定释迦牟尼、老子和孔子,而是发出“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才之罪人”的辛辣叹息,意在警示和尚、道士和秀才,不要离经叛道,用良心行为去造福苍生。

郑板桥书法被形容成“乱石铺街”,歪歪扭扭,如何欣赏其书法?

优质回答

朋友们好!我是杨志勇。

郑板桥的书法可不简单,他集楷行草隶几种书法为一体,匠心独运,别出新裁,经过自己的创造,六分半体便横空出世,光耀人间。

他早期的书法也是中规中矩,临习前贤,遍学百家。到中年开始变法,五十左右时六分半体已极为成熟。信笔挥洒妙趣天成。波磔翩翩,既古且奇。如风拂竹叶,露压芳兰。

其字长短交替,草隶相杂。歪歪斜斜,密密麻麻。细审则点画精到,格高古雅。而且体势众多,时出新奇。各有妙处,变化不一。体正者端庄遒劲,欹斜者融合完美。皆能各臻其妙,令人赞叹不已!

感谢提问。

要欣赏郑板桥书法,需有一定造诣才行。因为同姓同宗的缘故,我喜爱研习桥桥书法,却深感眼高手低。

郑板桥是清朝著名学者,书法家。“杨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皆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是清代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

单就书法而言,郑板桥以隶篆参入行楷,又时以兰竹画笔出之,自称“六分半体”,人称其“乱石铺街”体,世称之为“板桥体”,是非隶非楷,别具一格的新书体,开创了书法历史的先河。

我认为所谓的“乱石铺街”,正是书法中的至境。看似随心所欲,实则驾轻就熟,举重若轻;看似歪歪斜斜,实则错落有致,斜中取正。字体大中小相结合,远近恰到好处。笔锋有藏有露,方圆自成;用笔浓淡相宜,粗细合适……一一这就不难理解为何郑板桥的书法真迹屡屡拍出天价,深爱世人的的喜爱了。

我是山居斋主,欢迎大家讨论、关注。

和郑板桥有关的民间故事有什么?

优质回答

和郑板桥有关的民间故事颇多,下面介绍两个:

一、好吃狗肉

板桥定润格,规定凡求其书画者,应先付定金,并作润例,颇为风趣。当时,许多豪门巨绅,厅堂点缀,常以得到板桥书画为荣。但板桥不慕名利,不畏权势,生平最不喜为那些官宦劣绅们作书画,这在他老人家的润格里是不便声明的。有一次,一帮豪绅为得其书画,运用计谋,设下陷阱。他们了解到板桥爱吃狗肉,就在他偕友外出交游的必经之路上,借村民的茅舍,烹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狗肉,待板桥经过时;主人”笑脸相迎,并以狗肉好酒相待。”板桥不疑,开怀畅饮,连赞酒美肴不止。饭罢,主人端出文房四宝,言请大人留联以作纪念。板桥深觉今有口福,便立刻应诺,随即起身提笔,并询问主人大名,署款以酬雅意。书毕,尽兴而归。后来,在一次宴席上,他偶然发现自己的书画作品挂在那里,方知自己受骗,十分后悔,自己嘴馋不已。

二、巧骂豪绅

有一次,一个豪绅求郑燮题写一个门匾。那个豪绅平日里巴结官府,干尽了很多坏事。郑燮决定要捉弄他一下,便写了”雅闻起敬”四个字。油漆门匾时,郑燮叮嘱漆匠对”雅、起、敬”三个字只漆左半边,对”闻”字只漆”门’字。过了一段时间,豪绅楼前门匾上的字没上漆的部分模糊不清了,而上漆的部位越发清晰。远远一看,原来的”雅闻起敬”竟成了”牙门走苟”(“衙门走狗”的谐音)。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郑板桥简介及作品介绍】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