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隆科多为什么叫佟国维六叔(清朝佟国维的侄子隆科多为什么不姓佟?)

网友提问:

《雍正王朝》中佟国维的侄子为什么叫隆科多而不姓佟?

优质回答:

说起来可能比较复杂一些,历史上对佟国维的族籍记载比较复杂,有满洲镶黄旗之说,也有汉军镶黄旗之说。

佟氏可以追述到明代辽东佟氏,一世祖佟达礼,二世佟敬、让,三世仅让有三子升、昱、昊,昱过继敬为嗣,四世昱八子、昊一子。至九世为“养”字辈,有佟养性(佟半朝的奠基人)、养真、养和、养甲、养量、养正(也称养政,明朝进士)、养矩等;十世为“年”字辈,主要有盛年(即佟图赖、养真子)、卜年(养性子)、丰年、京年等;十一世“国”字辈,有国鼐、国祚、国器、国纲、国瑶、国维、国佐等;十二世“世”字辈,有隆科多、法海等。

隆科多

也就是说,其实佟氏本为汉族,但第十世佟国维奏请改为满洲旗,即常说的抬旗,不过直至清末也未改入满洲旗,仅是从正蓝旗汉军抬入了镶黄旗汉军。

第九世佟养真有三子:佟丰年、佟盛年(佟图赖)、佟京年,其中长子和三子仍然属于正蓝旗汉军,而次子则抬入镶黄旗汉军。佟盛年一支抬入镶黄旗后,不少文献都认为其是满洲镶黄旗,而此支后裔不少确实是出任满洲缺,如佟国维第三子隆科多曾出任满洲缺的步军统领、第七子庆复曾出任刑部满洲缺的尚书等,且亦曾主动申请入满洲旗。

所以,佟氏其实为汉人,以佟达礼为一世祖,第九至第十二世的字辈是“养、年、国、世”,但第十世佟盛年(佟图赖)之女嫁清朝顺治皇帝,并生下皇三子玄烨,也即后来的康熙皇帝,康熙继位之后,将其生母所在家族由下五旗的正蓝旗汉军抬入上三旗的镶黄旗汉军。至十一世佟国维,也即佟图赖的次子、康熙皇帝的舅舅,将其始迁祖追溯到满族,所以也自认为属于满族,该支系的起名规则也按照满族起名。如第十世,佟养真的三子,长子丰年、三子京年,次子盛年后改满族名佟图赖;第十一世,佟丰年孙名世雍、佟京年孙名世豫,均以汉族字辈命名,独佟盛年的孙子命名不按照字辈,而以满族方式命名,如隆科多、庆元、庆复、庆泰、鄂伦岱、法海、夸岱等。

其他网友回答

《雍正王朝》是小说是电视剧而不是历史,隆科多不是国丈佟国维的侄子,而是儿子。他是佟国维的老三,佟国维可的是典型的隆国舅啊!他们都汉人,尽管他们自认为是满人,也申请抬旗加入满洲,被婉言拒绝。那为什么隆科多姓隆,佟国维姓佟呢?

隆大人隆科多并不姓隆,这就如同和大人不姓和而姓钮钴禄,鳌少保不姓鳌而姓瓜尔佳,福大人不姓福而姓富察一样,隆科多姓佟。您说这佟隆科多的名字真是怪怪的,有点像日本人的名字。

在姓名上,日本人也是称全称,但欧美却是称姓不称名,普京姓普京不叫普京。

我想满人称名不称姓,应该是跟蒙古人学的。

举个典型的例子,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我们都叫他铁木真,但铁木真不姓铁,而姓孛儿只斤。其实隆科多差一点由汉人变成满人,他要姓佟佳而不是佟。

您知道吗?这父子俩差点姓氏不同,民族不同啊!佟国维与佟隆科多姓氏一样,但佟国维和佟国纲姓氏不同,民族不同。佟国纲准确来说叫佟佳·国纲。

改姓改民族兄弟两人有人欢喜有人忧。

康熙二十七年疏言:“臣曾蒙太祖谕令,与佟佳氏之巴都哩蒙阿图诸大臣考订支派氏族谱,今请归满洲。”部议以佟佳氏官职甚多,应隶汉军。唯国纲本支,宜入满洲,遂为正白旗人。《沈阳满族志》

1688年三月十七日佟国纲上奏:

我曾承蒙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下的命令,和佟佳氏的巴都哩蒙阿图各位大臣考察修订家谱,今天申请加入满洲。

我的祖先原来本是满族,被明朝人诱骗到开原,囚禁到抚顺,后来太祖高皇帝攻占抚顺,我的家族回到了满洲。

也正因为我的家族是满族人,明朝杀害臣百余人。如今臣等还在汉军的行列,怎么能不伤心遗憾地汇报给我的皇上呢?

当初高皇帝曾说:“我的福晋是佟塔木马彦的女儿,你佟姓兄弟住在汉地,这事我很早就知道。”高皇帝正是考虑我原本是满族人,下令将我一大部分族人定居在赫图阿拉,好生照顾,三年不加差役。

窃臣祖原系满洲,被明人诱入开原,囚放抚顺。暨兵取抚顺,念臣祖原满洲,遂将族人大半命居于佛阿拉(应为郝图阿拉)恩养三年,不加差役。明时以臣家原系满洲,将臣族数百人尽行杀害。今臣等仍在汉军之列,能无伤心痛恨而告之于我皇上?”(清太祖)曰:福晋(夫人)系佟氏塔木马彦之女,尔佟姓兄弟分散入汉,朕知之久矣。”——《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十九·马察地方佟佳氏》

户部召开会议以佟佳氏当官的人太多了,应该隶属汉军。只有佟国纲这支,适合加入满族,于是佟佳国纲一族成为了正白旗人。

佟国纲加入满族不久就和索额图一起和沙俄谈判《尼布楚条约》了。他为清朝的北疆稳定做出了贡献,第二年随康熙亲征噶尔丹,阵亡沙场,追尊太傅。户部说佟佳氏当官的人太多了,您知道有多多吗?

被明朝人囚禁抚顺的佟达礼抚顺的后裔,有清一代为官者达258人,最高是正二品,最低是七八品。

佟国维还是国丈,其势力更大,我想康熙不让佟国维加入满族可能也有遏制他的意思,佟家人为官的太多了。分成满汉,更利于制衡吧。

那么佟国维的家族怎么有的人说是汉族,有的人说是满族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先从万历46年说起。

1618年抚顺守将李永芳向努尔哈赤投降,双面间谍商人佟养性劝说其堂兄“佟养正”带着全家投降了努尔哈赤。

佟养正用引号引起来是因为他不是真的叫佟养正而是叫佟养真,这是为了避清世宗胤禛的讳而改的名。

我为了能和抗击蒙古、女真、日本的真正的佟养正区分,我加了引号,或者用他另外一个名字佟养政!佟养政归附后,被编为汉军。

1621年七月,毛文龙突袭佟养政的驻地镇江(丹东),擒获了后方空虚的佟养政、佟丰年、佟松年,全部凌迟处死。

佟松年是其侄,佟丰年为他儿。佟丰年有两个弟弟,盛年、京年。佟盛年就是佟国维的老爸,隆科多的爷爷,他叫佟图赖。

这么一说,隆科多这个满意满满的满名,其实他是汉人的后代了,只不过满化汉人而已。

早在佟养性时,就给努尔哈赤结为亲家,佟图赖也把女儿嫁给了顺治皇帝。佟氏生下了玄烨,玄烨就是康熙皇帝。

佟图赖常随军出战,累功进位太子少保。佟图赖有两个儿子,佟国纲、佟国维。他们是典型的汉姓,典型的汉名,典型的字辈,名字也都是绞丝旁的。

佟佳国维有5个女儿,两个都嫁给了康熙皇帝,其他的嫁给了王爷们。

佟国维有八个儿子,其中前三个都是三个字的名,从第四个是两个字的名,第五到第八不仅有辈分而且都是两个字。

由此,我认为佟国维想加入满族改姓佟佳氏,为了表示诚意,或者拿出证明吧。如长子叶克书、次子德克新、三子隆克多,都是“克”字辈的,隆克多也作隆科多,都是满族名。

佟家在外是功臣名将,在内是国舅升为国丈,不过要说佟国维的祖先是汉人还是满人还真的是很复杂。

绝不像刘邦赐项伯为刘伯那样简单,尽管如此,其血统仍为汉人,就是同样佟姓的爱新觉罗皇帝也不承认。

从这点来看,隆科多家族似乎比吴三桂还吴三桂,至少三藩还是承认自己是汉人。关键还他们尴尬,尽管后来佟国纲还是如愿地改变了姓氏,改变了民族。

佟姓来源及隆科多的始祖

满族有八大姓:佟、关、马、索、齐、富、那、郎,佟氏在佟国维时期达到了极致,人称佟半朝。

什么意思?也就是说整个朝廷,有一半的官员都姓佟。佟姓,本汉姓在《世本》、《元和姓纂》、《氏族略·姓》等姓氏文献都有记载,相传为黄帝的后裔陆终封在终国,其后裔为终氏。

努尔哈赤的祖先斡朵里部猛哥帖木儿被永乐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赐姓童,一作佟。之所以赐姓佟是因为辽东有汉人望族佟姓,这里的佟姓最早可追溯到北燕汉人佟万、佟寿。

猛哥帖木儿死后,其兄弟凡察、董山迁到新宾一带,胡里改部也迁入新宾。

斡朵里部、胡里改部在辽国时属于加古氏,加古边远的意思。

到了明朝,加古氏变为加温氏,到清朝又演变为觉罗氏。加古又作夹谷《金史·国语》载“夹谷曰仝”。这个“仝”是“同”的古字,也就是说加古在汉语的意思里是同。

完颜曰王。乌古论曰商。徒单曰杜。女奚曰郎。兀沿曰朱。蒲察曰李。颜盏曰张。温迪罕曰温。石抹曰萧。奥屯曰曹。孛术鲁曰鲁。移刺曰刘。斛勒曰石。纳喇曰康。夹谷曰仝。裴满曰麻。尼忙古曰鱼。斛准曰赵。阿典曰雷。阿里侃曰何。温敦曰空。吾鲁曰惠。抹颜曰孟。都烈曰强。散答曰骆。呵不哈曰田。乌林答曰蔡。卜散曰林。书虎曰董。古里甲曰汪——《金史·国语》

“仝”也有音译为“童”、“董”、“佟”,从这方面来讲努尔哈赤姓佟甚至他的祖先也不错。

当然后来他又入赘汉人佟家还是承认自己姓佟。万历廿四年努尔哈赤向李氏朝鲜国王回信就有“女直(真)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佟努尔哈赤禀。”

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无论《佟氏宗谱》还是《佟氏族谱》都把巴虎特克慎认为其始祖。

明人著的《三万选薄》记载汉人佟满只因为住在女真群居处,也就移风易俗,改成了女真名巴虎特克慎,同时改姓为佟佳,而佟佳又是佟家的谐音。

巴虎特克慎生子七人全是女真名,除第七子无后外,其余六子都有后人,而佟养真就是其五子佟答剌女真名哈达尔汉图墨图(佟达礼)的后人。佟答剌哈很有生意头脑,他在开原入了民籍(汉人),然后又向抚顺开拓市场。

简单总结:

隆科多这个满族名字还是姓了汉姓,就是加上佟佳,认为自己是满族,也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一人对姓氏、民族的认同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的认同别人接受吗?允许吗?

您知道隆科多这个满族名字的汉族意思是什么吗?对我的回答,您有什么高见,还请评论下方指教。

其他网友回答

隆科多在正史中其实是佟国维的三子,而非侄子。《清史稿》记载隆科多是“满洲镶黄旗人,一等公佟国维子,孝懿仁皇后弟也。”

那为什么佟国维的儿子不叫佟科多?而叫隆科多呢?其实很简单,因为隆科多的姓不是隆,佟国维的姓而不是佟,他们的姓是佟佳,所以佟国维的全名应该是佟佳.佟国维,而隆科多的全名也是佟佳.隆科多。其实这就满清的名字都是这样的,比如满清的皇族姓就是爱新觉罗,所有比如康熙帝的全名应该是爱新觉罗.玄烨,而非玄烨。

佟佳氏的由来

佟国维的祖先原是投奔明朝的女真人达尔哈齐,后在抚顺被满人攻占后,率全族投降了努尔哈赤,并被归入到了汉军,同时将其迁移到东北的佟佳居住,而达尔哈齐为了迎合满人欲将其姓改为满姓,随即以居住地“佟佳”为姓。

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十九》记载:“佟佳,本系地名,因以为姓,其氏族甚繁,散处于马察,雅尔湖,加哈,佟佳,及各地方。”

佟佳氏的兴盛

佟国维的祖父佟养真因协助满人攻辽阳有功,从被封为三等轻车都尉并允许世袭罔替。

《清史列传》记载:“六年,从征辽阳,以功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奉命驻守朝鲜界之镇江城。”

之后佟养真兵败被杀其子佟图赖继承了佟养真的爵位,后因为攻明大凌河有功军职晋升为二等参将,随后又在松山之战因功晋升为一等参将,同年后金分汉军为八旗,佟图赖被授汉正蓝旗固山额真,后满清入关之后成为满清重臣。

佟图赖忠鲠类父,督师南征,破福、唐二王,三江、闽、浙,以次底定,仍世侑飨,允哉!准塔绥徕畿辅,戡定江、淮;伊尔德横海杀敌,破鲁王馀众,功与相并。努山、阿济格、尼堪、佟图赖佐定江表,又合军徇湘南。戮力佐创业,绩亦伟矣!

佟佳氏真正辉煌的开始是在佟图赖的女儿生下的儿子成为皇帝之时,而这个皇帝就是清朝第一帝康熙皇帝,在这之后作为康熙帝的母亲的母家,佟佳氏家族正式成为满清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

佟佳氏,少保、固山额真佟图赖女。后初入宫,为世祖妃。顺治十一年春,妃诣太后宫问安,将出,衣裾有光若龙绕,太后问之,知有?,谓近侍曰:“朕?皇帝实有斯祥,今妃亦有是,生子必膺大福。”三月戊申,圣祖生。圣祖即位,尊为皇太后。

其家族在这之后还接连出了一个皇后和一个皇贵妃,一位是康熙的孝懿仁皇后,另一位就是乾隆的悫惠皇贵妃。而其家族的子孙们也是享尽了荣华富贵,先是佟图赖以太子太保致仕,后其子佟国维更是做到了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的位置,并封一等公,自此在康熙一朝权倾一时,成为满清朝廷最为核心的权臣。

在这之后隆科多因拥立雍正帝有功,更是被封吏部尚书,同时在挑选官员担任何种职务的时候,隆科多可以不经奏请就可决定此人的官职,而这在当时被称为“佟选”,且雍正帝更是不称呼其名,而是直接称其为舅舅。雍正二年更是被赏赐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可以说此时的佟佳氏家族正式步入最巅峰的时期。

《清史稿》记载:“复与羹尧同赐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

其他网友回答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纠正很多人的一个认识误区,这个认识误区其实就是电视剧《雍正王朝》造成的。不可否认,电视剧《雍正王朝》是一部良心制作,但是出于剧情需要,电视剧的编剧也对历史作出了“合理化篡改”。佟国维与隆科多的关系便是其中之一,真实历史上的佟国维与隆科多是亲父子!佟国维是隆科多的亲爹,而不是剧中所谓的六叔。那么,为什么佟国维的儿子隆科多不姓佟呢?

清朝旗人取名的问题

清朝对旗人取名并没有严格限制,换言之,并没有强行规定旗人必须使用满洲名。清朝入关之前,满洲旗人的姓名普遍比较满洲化,最著名的莫过于网上经常被人调侃的“野猪皮”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名字在满语中有“野猪皮”之意。伴随着清朝入关的步伐,满洲旗人也在不断汉化,慢慢看不上“野猪皮”这些名字了。于是,比较汉化的名字出现了,甚至开始学着汉人排起了字辈,最典型莫过于清圣祖康熙帝的儿子了,他们是清朝帝系第一辈使用汉化字辈的皇子。

除了取字辈之外,有人走得更远,索性给自己的儿子取了一个完全汉化的名字!如清高宗乾隆帝的岳父,他是地地道道的满洲旗人,名字却汉化得不能再汉化了,叫李荣保。乍一看这就是一个汉人的名字,不是吗?与其差不多同时期还有一位名人也是如此,他就是雍正年间的官场“直升机”、九年从普通进士一直升到总督的尹继善,他同样是地地道道的满洲旗人,用的却也是汉名,而且他的父亲尹泰同样使用的是汉名,父子连尹这个汉姓都用了……

不过,无论李荣保还是尹继善,都仅仅是名而已,他们并不姓李、尹,李荣保姓富察氏、尹继善姓章佳氏!换言之,他们应该叫富察李荣保、章佳尹继善。当然,清朝旗人没有这么叫的,都是只称名、不称姓,只有现在的清宫戏才叫什么“富察容音”“钮钴禄甄嬛”……纯属荒天下之大谬。

在满洲旗人姓名汉化的同时,一群卖祖求荣的汉军旗人和包衣汉姓人却在将姓名满洲化!说白了,就是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觉得自己似乎比汉人“高人一等”。以清仁宗嘉庆帝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的祖辈为例,他得罪祖父叫武士宜,这个名字看起来还是挺汉化的,只是姓改了而已。其实不然,所谓武士宜其实是后来清朝官方的汉文书写方式,早年的档案中,他叫五十一!数字?

这是个什么名字?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乾隆四年“弘晳逆案”发生之后,清高宗乾隆帝将堂兄弘晳的名字改为了四十六,这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质的名字(下人用的名字,比阿其那、塞思黑略高档一点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类似“狗剩”之内的贱名。换言之,武士宜的父亲魏嗣兴为了攀上满洲主子,宁可给儿子娶个满洲贱名,也不愿用自己原本的魏姓给儿子取个汉名!

佟氏家族取名的问题

佟氏家族与前面说到的汉军旗人、包衣汉姓人还略有不同,他们是地道的满洲土著,至少佟国维自己是这么说的。因为汉化较早,在八旗制度建立之初,早已汉化的佟氏家族被清太祖编在了八旗汉军牛录之中。在佟国维之前,佟氏家族子弟取的都是汉名,如佟国维的哥哥叫佟国纲、父亲叫佟图赖、祖父叫佟养正。

如果按照佟国维的说法,其实佟氏家族原本就应该姓佟佳氏,和清太祖元妃佟佳氏同姓。这里我们就不去纠结了,至少他们已经被编入了八旗汉军,而且取了佟姓的汉名!在清圣祖康熙帝成为皇帝之后,佟氏家族也一跃成为了首席外戚。于是,佟国维不干了,特地上书外甥康熙帝说自家本就是满洲土著,要求出汉军回归满洲。加之康熙帝为自己脸上贴金的需要,于是佟氏家族被正式抬入了满洲镶黄旗。

因为前面提到的这层原因,佟国维在给儿子取名时都采取了满洲方式,而且在尚未抬入八旗满洲之时便已经开始了。他的长子叫叶克书、次子叫德克新、三子叫隆科多……都是满洲名!反倒是成了首席外戚之后所生的儿子却又回归了汉化,取名庆元、庆恒、庆复、庆泰。

从儿子的名字也能反映出佟国维不同时期的不同心态。早期为了强调自身“尊贵”的满洲血统,刻意给三个儿子取了满洲名。在真正“尊贵”之后,反倒是看开了……于是,儿子的名字又重回了汉化之路。只是,这一次不再使用佟姓了,因为他们姓佟佳氏。换言之,隆科多虽然不姓佟,但他也不姓隆,他姓佟佳氏,用电视剧里的说法,他叫佟佳隆科多!

有人说过,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名字往往是最外在的表现。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援朝、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跃进和六七十年代的卫东、卫彪……无一不是与时代挂钩的。隆科多的名字其实也是时代特色的外在表现,它反映了清初不少汉军旗人和包衣汉姓人的心态——为了向满洲主子看齐,连祖宗都不要了。

而隆科多几个弟弟的名字,恰恰又反映了满洲贵族的汉化之路。在入关成为国家的“主人”之后,满洲贵族们也渐渐看不上自己原来的“野猪皮”了,于是名字纷纷汉化,不仅帝王家论起了字辈,普通满洲旗人也以取汉名为荣。于是,李荣保、尹继善……这样的名字出现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为什么隆科多姓隆,他老爹佟国维反而姓佟?

看过清朝影视剧的人,或许都有过这种疑惑。其实,隆科多并不姓“隆”,他也是姓“佟”的,只是满人有个习俗——“称名不举姓”。

何为“称名不举姓”?

举个例子:

乾隆帝在雍正年间还是皇子时,都是被人称作“皇四子宝亲王弘历”。

但是,我们都知道弘历的姓氏是爱新觉罗,但从来没有人(包括弘历自己)会用“爱新觉罗·弘历”称呼他。

具体到隆科多:隆科多也姓佟,或者说是姓了“佟佳氏”。

但人们并不会称呼隆科多为“佟佳·隆科多”。隆科多是一个满语名字,即longkodo也。所谓的“称名不举姓”,意思就是满人在打交道时,直接称对方的名字,不称呼姓氏。

与此同时,人们也会称隆科多为“隆大人”。

并不是说隆科多姓隆,其实也是满人的习俗——以其名字首字,“称之若姓”。

这种称姓的方式叫做“随名姓”。

在入关以后,满人私下里习惯以父祖名字的首字取名,也就是对原有的多音节姓氏,如富察(fuca)、瓜尔佳(guwalgiya)、佟佳(donggiya)等等姓氏的简化。

例如, 康熙朝的礼部尚书顾八代,本姓伊尔根觉罗(irgen gioro),他的祖父曾取名顾乔,于是后人就以“顾乔”的首字为子孙取名,像是顾八代之子名叫顾俨、孙子叫顾琮。

但无论是顾八代、顾俨、顾琮等等,都是伊尔根觉罗氏的子孙。

总而言之,这是一种满人的习俗使然。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