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是什么诗(乌台诗案因为哪首诗)

网友提问: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是哪首诗?

优质回答:

“乌台”专指御史台监狱,“乌台诗案”是指苏东坡因诗歌内容被御史弹劾,被逮捕审讯一事。

“乌台诗案”发生在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3月。事情的导火索是他给朝廷的谢恩表说了几句可以挑出毛病的话,“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隋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新进”一词,是指突然升迁的无能之辈。根据苏东坡心直口快的性格,他是有可能讽刺这些人的。

御史李定和舒直就是这样的无能之辈。王安石变法,朝廷上形成了变革派和保守派,李定和舒直属于变革派的人。现在苏东坡直接讽刺他们,他们心里痛恨。皇帝很喜欢苏东坡,他们害怕苏东坡有朝一日受到重用,他们会受到打击,他们决定搞死苏东坡。

御史台的人从苏东坡写的诗中找毛病,说他对朝廷不满,对皇帝不敬,对变法有怨言。御史弹劾他,苏东坡被关进御史台监狱。

起初,苏东坡不承认御史的指控,后来他承认有批评新政批评朝廷之意。

经过40多天审讯,案件审理完毕,证据材料交给皇帝。

皇帝不想杀苏东坡,让亲近的人认真查阅案卷,派人到监狱偷偷观察苏东坡。

同样的一句诗歌有多种理解,与所站角度有关。

最后因证据不足,苏东坡没被判刑。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有39人受到本案牵连,受到处罚。

“乌台诗案”发生的背景是党争,苏东坡所做的诗是对朝廷新政坦诚的批评,他被别有用心的恶意中伤诋毁。

其他网友回答

在宋神宗赵顼统治期间,发了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之所以发生,主要跟一个人有关,这个人是谁?乌台诗案又是怎么发生的呢?乌台诗案中的诗又是哪首诗呢?

上面说到,乌台诗案的发生,主要跟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苏轼,苏轼家的基因是真好,一家之中出了三个著名的词人,还都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第一个便是苏轼的父亲苏洵,第二个是苏轼他自己,第三个是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轼一生的经历可以用跌宕起伏四个字来形容,不过难得的是,苏轼并没有受到这些复杂经历的影响,依然保持着宽容大度,爱好美食的品性。

苏轼第一次进京考试时,并不是像其他人那样独自一个去考试,苏轼是和父亲苏洵,还有弟弟苏辙,一起进京考试的,当时担任主考官的人,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欧阳修是当时的文坛领袖。

另外还有一个小试官梅尧臣, 梅尧臣虽然没有欧阳修和苏轼有名,但是也是当时在文坛上排的上的人物,这两位考官,都致力于诗文的革新,苏轼考卷内容的文风是洒脱豪迈的,这种文风在当时并不多见,因此苏轼的文风令欧阳修和梅尧臣眼前一亮。

尤其是欧阳修对苏轼更是十分赏识,称赞他以后的文章,必定独步天下,因为有了文坛领袖欧阳修的称赞,使得苏轼很快便声名鹊起,每当苏轼有新作品发布的时候,必定传遍京城,连带着他的父亲苏洵也一起名满京城。

正当父亲苏洵和儿子苏轼在京城想要大展身手之时,发生了一件事情,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在京城大展身手,急匆匆的赶回家乡,因为苏轼和苏辙的母亲因病去世了。

父亲苏洵在接到妻子去世的消息后,连忙带着两个儿子,赶回家乡奔丧,按照制度,苏轼和苏辙作为儿子,需要为母亲守孝三年,守孝期满后,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很快守孝期满,父亲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再次来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皆都考中,苏轼被朝廷任命为大理评事,苏辙则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

而父亲苏洵与两个儿子不同,他是由当时的宰相韩琦推荐,被朝廷任命为秘书省试校书郎,后来又成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不过苏洵只当了五年的官,后来因病去世了。

父亲苏洵的去世,也暂时中断了两个儿子的仕途,苏轼和苏辙需要处理父亲苏洵的丧事,之后扶着灵柩返回家乡,守孝三年,这短短的三年,朝中政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苏轼和苏辙在回到朝中的时候,朝中的环境已经跟之前的有所不同,因为此时在朝廷中出任宰相的人,变成了革新派王安石,王安石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同样也是一个正面人物,只不过与当时的欧阳修和苏轼,以及苏辙这三人的政见不合。

欧阳修就是因为反对宰相王安石的变法,受到宰相王安石的排挤,只能暂时从朝中退出,回到家中休养,苏辙经过实际调查后,看到宰相王安石所实行的青苗法,并不可行,于是便给宰相王安石写信,竭力劝阻宰相王安石停止青苗法的实行。

宰相王安石此时实行变法的势头正猛,加上也急于证明变法的成果,自然不能轻易放弃,因此王安石在看到苏辙写给他的信后,十分生气,于是就把苏辙贬到了河南府做官。

苏辙和苏轼的兄弟之情实在是令人羡慕,看到弟弟苏辙贬官之后,苏轼自然气不过,后来苏轼向宋神宗赵顼谈论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法中的弊病,朝中的很多大臣都是向着宰相王安石这边的。

苏轼谈论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法中的弊病,自然是招来了朝中其他大臣的攻击,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宰相王安石,因为受到宰相王安石的排挤,在京城肯定是混不下去了。

于是苏轼不得不向朝廷请求将自己外放,苏轼的这一请求得到朝廷的批准,于是苏轼之后,前往杭州任职,出任杭州通判一职,之后苏轼又被先后调往密州,徐州和湖州,出任知州一职位。

苏轼在地方任职时,勤于政务,革新除弊,获得了百姓的称赞,同时也做出了政绩,苏轼在湖州最初担任知州时,给宋神宗赵顼上了一封湖州谢表,本来这就是一份普普通通,带有一些个人色彩的谢表,由于被朝廷的一些别有用心的官员,利用其中的文字,并加以曲解。

给苏轼带来了麻烦,由此也正式揭开了乌台诗案的序幕,朝中的大臣们不光在苏轼的这一篇文章里挑苏轼的毛病,从苏轼很多的作品中挑出很多文字,借机污蔑苏轼藐视朝廷,对当今皇上不忠。

宋神宗赵顼在看到此情况后,自然十分生气,于是命御史台的吏卒逮捕,仅仅才担任三个月的湖州知州苏轼,押往京城,此案牵连的人数达到十多人,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弟弟苏辙。

御史台周围因为高大的树木,引得乌鸦经常在此驻足停留,因此也被称为乌台,加上苏轼被挑毛病的大部分都是他的诗词,而苏轼又是被御史台的人所告发并且逮捕的,因此这个事件,也就被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之后的一段时光是在牢狱之中度过的,这段时光也是苏轼人生中最为低谷的时期,弟弟苏辙虽然受到牵连,但是没有入狱,只是被贬到黄州团练副使,弟弟苏辙一直向宋神宗赵顼请求用自己的官职,为哥哥苏轼苏轼赎罪。

不过此时的宋神宗赵顼因为苏轼的事情,还在气头上,因此并没有准苏辙的请求,反倒还将苏辙贬为筠州盐酒税,五年不能升官和调任,不过乌台诗案并没有因此结束。

乌台诗案从审理到判决历经三年,大理寺在审理此案时,发现御史台在审理此案时有很多不妥之处,审理此案的大理寺官员,认为苏轼虽然有错,但罪不致死,应当轻判,而且大理寺还对此案给出了合情合理的判词,让御史台的人挑不出有什么错误之处,只能就此作罢。

最终因为大理寺的在乌台诗案中的轻判,影响了宋神宗赵顼对此案的态度,使得最终苏轼免于一死,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苏轼也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自此乌台诗案就此结束。

苏轼也因为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就此得以跟弟弟苏辙团聚,苏辙和苏轼兄弟二人相聚后,一起游览了周围地区的大江大河,苏辙并没有因为受到哥哥苏轼的牵连而怨恨哥哥,反倒还因为能与哥哥苏轼共患难,而感到高兴,这样深的兄弟之情,真是令人羡慕。

苏轼也正是因为有弟弟苏辙的陪伴,才会能够宽容大度,爱好美食的品性,不过在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文风有所改变,过去的文风时豪放且率真的,带有很多的个人色彩。

而在乌台诗案后,苏轼的文风变得含蓄而内敛。经历乌台诗案后的苏轼,虽然在仕途上几经沉浮,苏轼与苏辙均都相伴不弃,彼此作为对方的依靠,两人最终结局都是善终的。

其他网友回答

“乌台诗案”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因当事人苏轼以诗文致祸下狱,故又称“苏轼诗狱”。

乌台诗案的当事人为苏轼,发起人为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等人。

苏轼苏东坡才华横溢,诗文俱佳,政治上亦颇有见解,历任判官告院、开封府推官。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神宗、王安石君臣力行变法,苏轼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因此被外放为杭州通判,复先后徙知密、徐、湖三州。徙知湖州时,苏轼按规制上表谢恩,即《湖州谢上表》,谢表中暗含讥讽新政之言。同时“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结果诗作惹出了祸端,被言官揪住不放了。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七月,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等弹劾湖州知州苏轼谤讪朝政,作诗讥讽圣上所推行之新政。御史舒亶进言:“苏轼新近上谢表(指苏轼《湖州谢上表》),颇有讥切时事之言,流俗翕然争相传诵,志义之士,无不愤惋。盖陛下发钱本以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胜半城中” ;陛下明法以课群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 又如以苏诗 《秋日牡丹》“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为讥新政,以“化工”比执政,以“闲花”比小民,意为执政出新意,小民不得休息;又指《山村》“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闲语好,一年强半在城中”,为讥青苗法等等。御史何正臣亦进言:“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几位御史大人摘举苏轼诗凡二十余首,弹劾其毁谤朝政,重炮猛轰平时爱发议论苏轼。

时苏轼知湖州,朝廷遣官将其押赴京师,下御史台狱,羁押四个多月,欲置其死。狱成,当徒二年,神宗甚为爱惜赏识苏轼卓越的才华,“独怜之”,不想“深谴”,故朝廷减轻处治,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当时受“诗案”牵连的有王诜、苏辙、李清臣、张方平、司马光、范镇、陈襄、孙觉、李常、刘挚等高官二十二人。

因御史台别称乌台,故称“乌台诗案”。

其他网友回答

乌台诗案是因苏东坡的诗《湖州谢上表》引起的文字狱案。

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院内种置有许多柏树,又称为“柏台”。由于柏树上常常有许多乌鸦栖息做巢,因此又称“乌台”。

《湖州谢上表》这首诗是在神宗元丰二年(即1079年)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时所作的谢表。谢表例行公事,简叙自己过去没什么政绩可言,谢皇恩浩荡,又给自己安排的工作。

只是在谢表文末,苏东坡又写道:“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几句牢骚语中苏东坡把自己同“新进”对比,说自己不“生事”,言外之意暗示“新进”人物爱“生事”。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保守派代表司马光在写给变法派代表王安石的信中有“生事”的字眼,“生事”就成了攻击变法的用语。

“新进”是苏轼曾对王安石引荐新人的贬称。他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

因此《湖州上任表》这篇公文,被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别有用心挑出毛病,摘引词中敏感字眼:新进,生事等,上奏神宗皇帝,说苏轼“愚弄朝延,妄自尊大”。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御史官吏又从四面八方抄获苏轼大量诗词书信,从中抠出字眼,指控苏轼讽刺青苗法,讥讽新法改革科举制度,和朝迋大力推广的农田水利法唱反调等等。

最在御史中丞等人操作下,苏轼以“谤讪新政”罪名被逮捕,关押御史台。

御史台的官吏们本想置苏轼于死地,但好在有人多方为他求情,包括政敌王安石在内。王安石给神宗写信道“安有盛世而杀才乎?”,王安石弟弟王安礼也替苏轼说话“自古大度之王,不以言语罪人”。曹太后临终也特意嘱咐神宗,可别因为几句诗文对苏轼过于苛刻。

最终,四个月后,苏轼被免去死罪,从轻发落。贬滴为黄州充团练副使,不准擅离黄州,并无权签置公文。

其他网友回答

乌台诗案发生在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一帮大臣弹劾苏轼在自己谢恩表中讽刺新法,因此而牵扯出来的“文字狱”,进而演变为一场政治斗争。

公元1079年,苏轼提交了调任湖州知州的谢恩表《湖州谢上书》,里面有几句: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话个人感觉就是苏轼对新政的不满意发表的牢骚,大意就是陛下察觉到我苏轼不太适合做新政方面的工作,只适合管理一方小民,才给调到了湖州。

这话一出就被御史台的人逮住了,然后上书弹劾苏轼,而引发此次事件的正是谢恩表中的几句话。

此时是新法派人物主政,加之神宗本人对新法的迫切期望,才大发雷霆,进而抓捕了苏轼,打进了御史台的监狱,御史台监狱旁边树上,乌鸦比较多,才被称为乌台。

抓捕了苏轼然后御史台开始审讯,此时就要就行彻查,然后进行了苏轼诗文一件件的审查。

从苏轼的诗文中查出一百多首,被认定为讽刺新法,讽刺新法当政的人物为小人。

比如送给好友刘恕的两首诗:

敢向清时怨不容,直嗟吾道与君东,坐谈足使淮南惧,归向方知冀北空,独鹤不须惊夜旦,群鸟未可辨雌雄。

仁义大捷径,诗书一旅亭。相夸绶若若,犹诵麦青青。腐鼠何老吓,高鸿本自冥。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

诗中前一首运用了诗经中的话语“俱曰予圣,谁识乌之雌雄”,被御史台解释为苏轼蔑视朝廷,朝廷上都是一群乌鸦,分不清雌雄和好坏。

后面一首说自己对小人们争权夺位的行为表示不屑,被解释为在苏轼眼里新派人都是小人,之间互相争斗,而他对这种行为非常蔑视。还有很多诗文都被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其实就是新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政治斗争。

乌台诗案导火索是谢恩表里面的话语,抓捕了苏轼进行审讯的时候才彻查他的诗文,一步步查不出来的,有些根本不是苏轼的本意,有些确实是苏轼有些牢骚,都被放大,成为了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文字狱。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