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宋代诗人(小楼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意思)

网友提问: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朝人买杏花来做什么?

优质回答:

最基本的常识,杏花是落叶乔木类植物,并不是玫瑰这样的落叶灌木,所以你去折下来之后的观赏价值并不高,也不好储存。那么宋朝人都喜欢买杏花到底是为啥呢?

真正的答案是:拿来吃的和代表风俗类的物品。

杏花为什么是风俗类物品,而不是观赏类花卉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杏花作为在我国有着悠久栽培历史的,兼具观赏和经济价值的原产果树,同时它一直以来也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植物题材和意象象征。

根据统计,《全宋词》中所含“杏”的句子一共有545句,刚好排名第十。其实在司马相如的《长门赋》中便有“刻木兰以榱兮,饰文杏以为梁”,说明在早在两汉时期,杏已经进入了文学系统。之后便是唐诗中“牧童遥指杏花村”等带杏的句子;到了宋朝的时候,杏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陡然提升,不仅各名家爱用,甚至出现了许多千古名句,比如“一枝红杏出墙来”,“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再者就是本问题中的“深巷明朝卖杏花”了。

所以放在《临安春雨初霁》里,“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本质,还是描绘了南宋都城临安的繁华春色以及喧闹之景(杏花开期为清明之前,诗中最后两句“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也点明了时间),用以反衬自己内心中对客居他乡孤寂的描绘。

当然了,回到问题本质宋人为啥买杏花,在柳中庸的《寒食戏赠》中有这么一两句诗:“杏花香麦粥,柳絮伴秋千。”李商隐的《评事翁寄赠饧粥走笔为答》中也有:“粥香饧白杏花天”,到了林逋那首著名的《杏花》中,则描绘了临安人买杏花的盛况“京师巷陌新晴后,卖得风流更一端”。所以宋朝人买杏花,最重要的还是代表着风俗(流行)类的物品,表示清明马上就要来了,这跟重阳节的茱萸一样,另外则是比如在粥等食物中加入些杏花花瓣当做香料了。

其他网友回答

杏花有很多用处啊,当然了,一般是干杏花用得多,泡茶、酿酒等等,因为杏花具有补中益气,祛风通络,美容养颜的作用,对于女子伤中、寒痹、厥逆都有效果。不过孕妇禁用。

杏花的主要作用还是观赏,毕竟挺好看的。俗语说“南梅北杏”,意思是:南方多梅树,北方多杏树。虽然梅花花期在冬季,杏花在春天里开花,但是南北不同,北方的气温尚低,杏树的耐寒能力很强。

而陆游的诗里写杏花,也暗含着想起了北方。老头子一辈子为这事可算是操碎了心。

不过,南宋时的人买杏花,除了看,应该就是为了美容和吃。

在宋代医书《太平圣惠方》中就记载了使用桃花和杏花祛除面部斑点的方法,将等体积的桃花和杏花(按照宋代的计量方法各1升),分别放在流水(自西向东流向)中浸泡7天,依次用两种水洗脸,21次后效果明显。

鲜杏花可以吃。比如有“杏花马蹄肉片”、“杏花豆腐”等,都是以鲜杏花为材料的。

另外,陆游写这《临安春雨初霁》的时候,也有可能是惊蛰时节。而所谓“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南宋时,惊蛰时节,家庭装点杏花,算是一种迎春习俗。

我个人对杏花兴趣不大,对杏倒是比较有兴趣,但不是吃。

青杏,剥开之后,里头的杏仁还是软的,一挤一股水。拿这个会喷水的杏仁去滋别人的眼睛,是我的爱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