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观世音菩萨的来历和故事,她是怎么修炼正果的 南海观世音菩萨的来历简介

南海观世音菩萨的来历和故事,她是怎么修炼正果的

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是中国佛教中最负盛名的一位大菩萨。在中国民间受到最普遍、最广泛的信仰。关于观音菩萨的出身来历,在佛经中有多种说法,但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泛的,还是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公主救父而成正果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一个北阙国,国王妙庄王,姓婆名伽,王后为伯牙氏。妙庄王性格暴躁,经常依仗武力与邻国争战。在国内,大臣们见了他也总是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触犯了他而招来杀生之祸。

  妙庄王在位多年,膝下并无子嗣,唯有三个女儿,长曰妙清,次曰妙音,最小的一个叫做妙善。那妙善公主,自幼生来即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诞生时唯闻异香满室,宫中的宫娥彩女,人人都能闻到那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同时有满天霞光,遍布宫中。妙善公主自幼聪颖明慧,具有超于常人之见识。

  据说有一天,姐妹三人同在花园游玩,长姊妙清曰:“我等姊妹托庇于父王余荫,生活幸福安乐,并常得在此游玩,但不知今后能否常得如此?”二姊妙音则说:“大姐啊,人们常说没有不散的筵席,且我们身为女子,将来一旦出嫁,则跟随夫婿东西,怎可能常得如此相聚?”小姊妹正在热烈议论,唯小妹妙善公主在一旁笑而不言。两位姐姐见她不作声,便追问她有何看法,妙善对曰:“人生富贵荣华,有如过眼云烟。平生唯愿得一名山净地,以为修行之处,将来一旦修得正果,再度人间众生,解救众生之苦厄。”

  时间飞快,转眼三女相继长成,妙庄王准备为三位公主招赘东床快婿。谁知三公主妙善死活不肯,她一再对父母表示:“孩儿平生,唯愿静心修行,其他一切荣华富贵,非所愿也。望父王能体恤孩儿一片诚心。”妙庄王一听,心下大为不悦,即命王后等加以劝慰。不久,大公主妙清和二公主妙音先后招了驸马,妙庄王心想:两个姐姐都已出嫁,妙善也当回心转意了吧。于是即商量着要为妙善选择佳婿。然而三公主妙善仍是坚持不愿成姻,一再苦苦哀求,并表示自己立志修道的坚定不移之信念。这一下,惹得妙庄王大怒:“朕为一国之主,哪有国王之女出家修道的!如果不听话,就将你幽禁于后花园中,直到你改过听话止之!”然妙善公主并未在威胁下屈服,于是就被禁入后园。

  妙善公主被禁于后花园后,并未由于失去父王的宠爱和荣华富贵的生活而感到委屈,相反倒乘这个机会开始了认真的修行生活。再说那妙庄王虽然一怒之下将妙善禁闭于后花园,但毕竟是亲生女儿,心中总有些不忍,加上夫人时常在一边劝解,时间一长,也把那气恼之心渐渐平息。有时允许别人前去探望,有时甚至自己亲自前去劝慰,希望能劝得她回心转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妙善的修行日益精进,信念也越来越坚定。妙庄王看着如此情景,觉得越来越失望了。

  这一天,妙善向父王提出,后园终非长久修行之地,闻得汝州龙树县有白雀寺,寺中多有尼僧,正好是出家修行的所在。妙庄王听得她要去白雀寺出家修行,心下当然不悦,但因妙善坚持要去,故而心想:既然她坚持要去,现在暂时也劝不转她,倒不如暂时满足她的愿望,让她先去白雀寺。一则寺院生活清苦,她如受不了那种清苦生活,自然就会回头。二则我可暗中令寺中僧众及主持僧慢慢劝解,说不定还能劝得她回心转意。于是就同意了妙善的请求。

  且说白雀寺主持尼僧名叫夷优,因得妙庄王旨意,要劝得妙善公主回心转意,心想,她一个王室公主,金枝玉叶,无论如何是过不惯寺院的清苦生活的。现在要来寺院出家,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已,相信她不久就会知难而退。因此,当妙善公主来到寺院后,即对妙善言道:“公主啊,你不要以为出家生活清闲自在,一旦出家,佛法之中,四姓平等,无有高下贵贱之分。管你是帝王之女,金枝玉叶,来到这儿,就要受我差遣。诸等杂事,该当你做的还要你去做,这些你都要考虑清楚了。”

  妙善答道:“既然一心出家修道,当然绝无反悔。寺院生活虽然清苦,但我唯求静心修行。至于各种杂役,甘心受任何差遣,绝无怨言。”

  “既然如此,”夷优言道:“从明天开始你先到厨下干活。每天早起,烧火担水,供寺中诸众一应用水,不得稍有所缺。如有差迟,必加责刑,绝不宽容!望你好自为之。”

  这样,妙善在白雀寺中烧火砍柴,担水扫地,诸等杂役,无所不干。可怜一个千金之体,如何担负得如此重活。但妙善女绝无一句怨言,每天忍受着,尽量把活干好,如一有空,就静心打坐,抓紧修行。

  妙善一点诚心,终于感动了诸天神众。于是八部天龙、护寺伽蓝、东海龙王、六丁六甲等纷纷前来,甚至连飞禽走兽也前来相助。它们扫地的扫地,担水的担水,捡柴的捡柴,送菜的送菜,甚至连上香、送茶等活也帮助干了,以便妙善能腾出更多时间修行。寺主夷优一看如此,也想不到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一时也没了主意,只得如实向妙庄王报告。

  妙庄王得到报告,眼见女儿回头无望,心中不禁大怒。即刻令人点起五城兵马包围白雀寺,要将此寺焚毁。寺中众尼僧得知此事,吓得魂飞魄散。妙善女见众人这样,心中也有些不忍,毕竟是自己连累她们,众人何辜,要遭此荼毒。于是她向灵山世尊叩求祝祷,并以齿啮玉指,向天喷血。须臾只见乌云四起,刹时红雨从天而降,连天大火顿时烟消云散,一场弥天大祸即时化解。

  妙庄王见焚火不成,怒气未息,即下令将妙善捆绑入法场,要以不孝忤逆之罪论处,但想想毕竟是自己亲生女儿,如此责罚于她,只是想劝她回心转意,并非真要将其处死。因此一边下令捆入法场,一边又让其母出面相劝。谁知那妙善女意志坚定,不改初衷,妙庄王只得下令将其囚入冷宫,并不时派人前去劝谕。然而妙善并不屈服于父王的淫威,反对众人说:“要杀便杀,何必搞这些名堂来威胁,我的志愿是绝对不会改变的。”妙庄王听得此言,顿时怒气冲冲,下令立刻处死妙善。

  妙善被押赴刑场,刽子手正待候旨行刑,一道红光罩住妙善之身,于是刀砍刀断,枪刺枪折。见此情形,妙庄王又下令以红绫将其绞死。正在此时,不知从什么地方忽然跳出一只斑斓猛虎,诸军士惊得丧魂落魄,谁也不敢上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猛虎背起妙善公主,往黑松林跳去。

  那妙善被猛虎背入黑松林后,过不一会儿,慢慢苏醒过来,只见自己身卧一大松树下,不禁深思道:“不知这是什么所在?记得我被父王赐死,已经魂游地狱,怎么会来到这个地方?正在沉吟间,只见一人驾着祥云,缓缓而来,到了妙善面前,落下云头,即施以礼。妙善一见慌忙答礼。那人对妙善说道:“吾非别人,乃释迦是也。特来为你指引一条道路。”妙善一听佛祖到来,连忙稽首称谢。佛接着对妙善言道:“越国南海中,有一普陀岩,那儿是你修道的去处。吾将唤龙王为你化一莲台,助你渡洋而过。”于是妙善来到南海普陀岩,在那儿修行九载而得功成。

  过了几年,那妙庄王突然身染恶疾,百般医治无效。这时已经修行得道的妙善公主,已经知道父王有此一难。虽然他曾逼迫自己,但他毕竟是自己的父亲。且妙善修行本身就是以大慈大悲为怀,看在父女骨肉的情份,故而得到这一消息后,即化为一仙人前去为父治疗。她截、挖自己手、目和药,才救得父亲性命。妙庄王想想过去曾经那么逼迫妙善,甚至下令将其处死,现在多亏妙善救了自己,不禁感到十分羞愧。妙善则乘此机会为父讲说修行之道,最后度化其父共登天界。妙善公主因种种修行功德,最后被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南无灵感观世音菩萨”。

延伸阅读

观音菩萨和千手观音菩萨有什么区别

千手观音是观音菩萨的一种化身。

观世音菩萨共有六种化身,千手观音就是其中一种,主要度化地狱道众生。

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等,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四大菩萨之一。

拓展资料

千手观音造像并非真塑有一千只手臂和一千只眼,而是采取变通的办法。

如今的千手观音塑像常以四十二手象征千手,每一手心各有一眼。除了菩萨胸前合十的两手外,左右各塑二十只手,各持刀、枪、拂尘、伞、镜和净瓶等各种神通广大的法器,另外手中各有一眼,实为四十二臂四十二眼。

关于千手观音的来历,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古代兴林国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大公主叫妙金,二公主叫妙银,三公主叫妙善。

妙善自幼出家修行,父王不允准她去,她便偷跑遁去。妙善所在的庙里有500个和尚和尼姑,妙庄王一气之下,一把火把焚烧了这庙院,500和尚和尼姑都被烧死在里面。

在庙内修行的妙善也被烧伤,幸被一只白虎驮走获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香山这个地方继续信佛修行,最终成了香山寺院的主持,坐化升天,终成正果。

佛经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妙庄王做了恶,身上长了500个大脓疮,什么药都用了也无济于事。医生说非要亲骨肉的一只眼一只手作药,才能医好。

大公主不愿意,二公主舍不得。修行的三公主妙善至善至孝,尽管妙庄王做了那些恶事,一听说要亲生骨肉的一只眼和一只手才能治好父王的病,自己就挖了一只眼,砍了一只手给父王作药。妙庄王服药后,全身脓疮消失,身体康复。

妙庄王听说香山菩萨献给他手眼,就前来进香参拜。女儿岂能受父亲参拜,见父长拜,妙善就一侧身,成了庙宇所供的千手千眼侧身像。

妙善的大孝行为感动了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就召见妙善公主:“你这大孝子,舍了一只眼、一只手,我就还你一千只眼、一千只手。”

观世音菩萨出生在什么时代

观世音菩萨出生在河南平顶山市擂鼓台的楚庄王的皇宫内。

根据有关历史记载和现场实际考证,观音菩萨是楚庄王的三女儿,乳名妙善。

观音菩萨驻世十九年。

楚庄王第三年公元前610年楚庄王带大军屯兵平顶山擂鼓台时,春上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在擂鼓台山上庄王宫中出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