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段教学策略(小学数学低年段“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探究)

九段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理念在各个阶段教育教学中的不断推进,在现代化数学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越发认识到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性。所以为了打造品质课堂,在小学低年段数学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寻求有效的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需要采取恰当的策略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本文对小学数学低年段的解决问题教学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也进一步探究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段,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前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表示在开展数学课堂教育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树立起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采取恰当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解决问题,感受到解决问题是可以使用多种方法的,从而打造现代化品质课堂。作为数学学科课堂教育教学中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掌握到灵活运用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处理各种各样生活或者学习方面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模式得到改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一、小学低年段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分析
以往在进行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讲解。这既是应试教育下的普遍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的教学现状。这样的低年段数学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和了解的积极性并不高,在课堂中也没有充分展现学生个人的特点和学生的思想观念,给学生提供的探究学习时间与空间较少。所以就无法提高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完成教学任务,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较为枯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需求的了解和把握不足。所以学生在课堂中并没有主动进行思考和分析,不利于让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不仅如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重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讲解,忽视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的有效结合。所以导致学生虽然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掌握了一系列的理论知识,但是在面对各种具体问题的时候,却无法将学习的知识进行利用。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利于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同时也无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低年段“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探究
(一)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创设良好问题情境
小学低年段的数学教师为了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生活问题进行观察,发现生活中存在着各种数学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后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之中,解决各种各样的生活问题。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不仅如此,有效地创设生活情境,还能够快速地调动学生探究和了解的热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进行探索的时候,会发现其中存在的数学知识和规律,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所以在问题情景创设的时候,就需要提高情景的真实性。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加法》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理解100以内的数字进行加法运算的时候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发现和数字相关的问题,并且不断的寻求方法,利用“100以内加法”这个方面的数学知识,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就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景,从而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同学们,老师在工作开展的时候需要处理一个问题,大家能够帮一帮我吗?老师想请问一下,我们班有34个同学,然后隔壁班有31个同学,那么我们两个班一起组织去春游的话,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呢?如果再加上我们两个班级的老师,一共有多少个人呢?”有效挖掘了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数学问题,快速而有效的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需要思考和理解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的直观和具体。学生就能够更加快速的理解数学问题中展现的信息,并且将具体的问题与之前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他们就会对100以内的数字加减法进行更加具体而形象的认识。有利于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来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如此,也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把握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小学低年段的数学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复杂而具有一定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并且将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贯彻到课堂中,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通过对学生的能力发展实际状况进行把握和了解,教师需要意识到,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在有效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互动交流。通过有效的互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下,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所以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实际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控,了解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难题,从而针对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困境,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认识人民币》这部分低年段数学知识点的时候,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相关的教学资料,让学生仔细的观察人民币的图片。在图片上对不同大小和色彩的人民币外形特点进行观察,“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老师在大屏幕中展示的图片,你们认识图片中的物品吗?图片中的这些纸片是什么呢?”学生就会纷纷进行讨论。“老师,图片中的这些纸片是钱,这些钱可以拿来买东西。”“形状大的钱数额要大一些,形状小的钱数额要小一些。”学生纷纷将自己的感受和对人民币的了解进行了讲述与分享。通过这样的方式,快速而有效地将人民币的概念引入到了课堂之中,让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对人民币方面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师就可以创设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同学们,如果我们要用这些人民币去买东西,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要知道这些人民币的价值呢?这些人民币在数额和价值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如果我们需要买价值32元的东西,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使用人民币付款呢?”
通过使用恰当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既能够让学生对人民币的概念有着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了启发,在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的时候,学生也会尝试着将数学知识利用起来。通过在课堂中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互动,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数学知识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到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学会解读数学问题,有效掌握解题方法
小学生的思维非常的灵活,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也表现出了他们的马虎,数学审题不仅仅在数学应用题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在学生的日常计算题解答过程中,学生的审题能力也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和解答数学问题的时候,往往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面对学生存在的错误和问题,教师需要从旁进行引导,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解决和处理。
例如,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部分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对需要使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部分知识的计算题进行解答,所以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练习题。在进行课堂计算练习的时候,许多学生在审题环节就会出现错误,他们过于重视计算的速度,所以在计算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运算符号写错或者看错的问题。在解答数学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结论就和其他同学有所不同。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各种问题,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这些数学问题的时候,就需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在这道计算题解答的时候,为什么你会解答错误呢?有什么原因呢?”引导学生在进行了练习之后,及时的进行反思和总结。许多学生就会逐步意识到审题的重要性,对审题这个环节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掌握到审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掌握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束语:总的来说,在小学低年段的数学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思维意识和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将现代化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思想理念进行有效融合与应用,渗透到低年段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既能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有效培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是非常有趣的,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探究和解决各种问题的信心。所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低年段学生的实际学习和发展状况。通过接触和了解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方法,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覃娇丽.利用数学绘本提高小学低年段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探[J].新课程,2020(21):203.
[2]孙其英.以终为始:支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低段解决问题中的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20(08):29-31.
[3]张大明.小学数学中年段“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9(05):51.
[4]杨琪. 小学数学(低学段)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5]杜紫红.小学数学低年段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思考与实践——微型课题《低年段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实践[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9(08):44-45.
[6]王宇.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小学数学低段“解决问题”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7]葛灵光.聚焦:思维的深度与理解的宽度——小学数学低段“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例谈[J].内蒙古教育,2020(24):9-10+16.

九段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