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什么时候开始用砖瓦的?(什么时期开始用砖瓦)

我国古代什么时候就开始烧制红色的砖块?

优质回答

中国的古建筑基本清一色都是用的青砖,只是到了近现代才开始大规模使用红砖。那么,中国的红砖历史是否就那么短呢?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古人早在五千年前就烧制红砖,与世界最早烧制红砖的古巴比伦基本处于同一时代。

青砖和红砖可以说是亲兄弟,原料工序基本相同,都是用粘土制成砖坯,晾晒后送入砖窑经900度高温烧制的。在烧成高温阶段后熄火,依靠砖窑内外空气流动自然降温,此为风冷工艺,这样出窑后的是红砖。而我国传统的青砖则是在烧成高温阶段的后期将全窑封闭,再在窑顶浇水降温,此为水冷工艺。

纯手工制作的古代青砖,精美绝伦。

粘土中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价铁三氧化二铁(Fe2O3)呈红色,即最常用的红砖;而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封闭砖窑从而使得窑内供氧不足,再加水冷却,水蒸气遇到炽热的碳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CO,CO2),在高温下把砖坯中的铁离子从呈红色的三价铁还原成不完全氧化的呈黑色的低价铁Fe3O4、FeO和Fe,此种工艺出窑后的砖呈青色,即青砖。青砖质地较致密,硬度和强度高于红砖,耐磨不腐,在抗氧化,水化,大气侵蚀等方面性能明显优于红砖。中国的古建筑经上千年仍然保存完好可见青砖性能优良。但是青砖的烧成工艺复杂,能耗高,产量小,成本高,难以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大规模生产。

古代民居

中国古代讲究阴阳五行,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里:青色属水,红色属火。《道德经》中有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因此,水在中国人心中代表了崇高的美德。其次,中国人喜欢素雅,用青砖造的房子稳重、庄严,符合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因此,古代的中国人舍弃了红砖,而采用产量低,成本高,制作复杂的青砖来建房子。

西安古城墙

我国曾出土过一块仰韶文化时期的砖片,经过碳十四检测,该砖块存在年代为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仰韶文化出土的烧结砖为细泥红陶。证明中国最早的砖是红砖。另外,在考古发掘的汉墓中也有发现红砖的存在。

被誉为华夏文明第一缕曙光的仰韶文化,距今大约七千年历史。

清末,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西方先进的机械化制砖设备和工艺被引入我国,从官办到民间,红砖烧制开始兴起。红砖建筑在全国各地开始逐渐多了起来。

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福建船政轮机厂。

随着引进轮窑及挤砖机械等大规模工业化制砖设备和工艺,红砖烧制更简单成本更低廉,红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到了解放后,我国房屋建筑基本都使用机械化生产的红砖,而青砖除个别仿古建筑仍使用外,已基本退出历史的舞台。

新文化运动的起点,北大红楼。

红砖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等为原料,经粉碎,混合捏练后以人工或机械压制成型,经干燥后在900摄氏左右的温度下以氧化焰烧制而成的烧结型建筑砖块。

我国传统的青砖制作工艺是在烧成高温阶段后期将全窑封闭从而使窑内供氧不足,砖坯内的铁离子被从呈红色的三价铁还原成青色的低价铁而成青砖。据有关砖家的研究,青砖在抗氧化,水化,大气侵蚀等方面性能明显优于红砖,中国古代的“秦砖汉瓦”,能历经上千年仍保存完好可见青砖性能优良。但是因为青砖的烧成工艺复杂,能耗高,产量小,成本高,难以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生产,所以轮窑及挤砖机械等大规模工业化制砖设备问世后,红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青砖除个别仿古建筑仍使用外,已基本退出历史的舞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不断有新的各种免烧砖问世,但是专家们认为,迄今为止红砖依然是性能最优良,舒适感最好的建筑墙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红砖的地位其他产品仍难以取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红砖产量呈几何级数式增长,但众多的小型红砖厂取土烧砖滥挖乱采,造成大量农田被毁,因此从1993年开始,国家已开始限制和取缔毁田烧砖的行为,明文规定禁止生产粘土实心砖,限制生产粘土空心砖,即所谓“禁粘限实”政策,同时而推广和鼓励以页岩砖,煤矸石矿为原料生产红砖。

为什么中国的古人用蓝砖盖房子?现在人都用红砖盖房子?

优质回答

古人用蓝砖吗?是青砖吧!?

这个问题红黄蓝青等,均与朝庭和皇家无关。与皇家有关者,是来自秦汉以后。战国以前的皇宫建筑也均为青蓝色。后来的皇宫道院等,添加的颜色均为上色,不为烧制。

在上古之前,人们在懂得了种植五谷的同时,也掌握了冶铁,蚕桑和烧陶技术。

在烧陶技术中,便出现了烧砖,瓦,盆,盘,壶等多种建筑和生活用品。再往后便有了陶瓷和上釉。

在砖瓦初时的几千年中,并未红色一说。因为上古时,烧砖瓦陶器均是地窑形式,即挖一大坑,外用土鼓堆,每窑两门,烧火大门和装出货的二小门,它们呈四十五度角状。即大门开南,二门必开东。窑内四周有六毒(烟洞),既可排烟,又可放气。

窑装成后,窑顶用泥封口,泥厚二尺以上。上口着重是砖瓦烧熟后,用了荫水用的。

古代烧窑,因无煤,全是烧山木或麦草两种,其它柴火不行,上古时,连木炭也还没有。

民间古代土窑烧砖,砖是用泥活成,人手工制作而扣成。这种烧制法,必须阴水,只要阴水,砖就成蓝色(不谈物理化学理论)。若不阴水,砖便是红色,那种红不正,各种杂红色都有,且宜变型。很难上墙。

古代的青砖,可刻可雕可打磨,种类也多种。五千年前的砖,大的有二尺多长,八寸宽,后来的有尺六长,尺二长,八寸宽,六寸宽的都有,再到后来近代,便基本形成了长八寸,宽四寸,厚二寸的青砖了。

至于现代的烧制红砖,均为大型地面以上外垛墙式的长方型砖瓦窑,高约一丈多,长宽几十米。是专用煤烧制的,方法是装一层坯子放一层煤,层层这样。这样的砖窑是不用阴水的,直接烧成,出砖红色。

余不多论。

陶器出现在历史上的什么时候?是起源于中国吗?

优质回答

陶器虽不比瓷器的光滑细腻,但自由其一番敦厚可人的美。相比瓷器被供起来的精美,陶器是贴近生活,相当接地气的,在其出现的最开始,是为了做盛器,为一些基础的生活需要做服务。

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中的前辈,中国陶器的起源是在何时,又经历了怎么样的一个发展过程,陶文化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下吧。

在上古时代,先民们就开始制作一些陶器。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最开始,陶器只是人们用泥土捏成型后,用火烧制而成的。以日用陶器为主,器型有:豆、盆、碗、钟、筒杯、勺、盘、缸、甑、釜、小壶、茧性壶、扁壶、钵、罐等。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有欣赏价值。但是后来随着制陶业的发展,制陶技术从泥条盘筑进步到轮盘拉坯,结构简单的的横穴窑与竖穴窑已取代了落后的平地起烧,对窑的温度、气氛的控制已取得了一定,当时最高的烧成温度已经到达了1100℃,已接近陶与瓷的“临界”温度。那时出现的一些陶器,器型庄重,文饰精美,堪称艺术精品。

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陶器中的精品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制陶业趋于没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宋、辽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壶、琉璃、法花器及广东石湾的陶塑等,都是别具一格,倍受赞赏。

裴李岗文化

1977年在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村发现,经碳十四测定距今约8千年,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与此同时在河北武安县的磁山也发现同时期的文话遗址,而出土陶器带有一定原始性,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陶器。

仰韶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4500—前2500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仰韶文化以半坡遗址的陶器为典型。主要纹饰有动物纹(包括鱼纹、蛙纹)、几何纹、陶器基本为手制,出现了慢轮修整技术;陶质以细泥红陶、夹砂红陶为主,灰陶、黑陶较少,出现白陶;陶质松软,烧成温度约900—1000℃。彩陶艺术是仰韶文化的杰出成就,烧前彩画,不易脱落,以黑彩为主、兼用红色。器型有碗、钵、杯、罐瓮、瓶、釜、甑、尖底瓶等。陶器常饰以线纹、绳纹、弦纹和附加堆文等。

马家窑文化

1924年发现于甘肃临洮县马家窑村,其范围可达青海、宁夏、四川等省区。器形仍以盆、钵、罐、壶为主,尖底器已基本消失。其年代,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3300~前2900年。其纹饰有:①人物纹,如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绘有15人分3组手拉手跳舞的形象(见彩图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青海大通出土);②动物纹,有蝌蚪纹、蛙形纹;最具有时代特征的为旋涡纹和波浪纹,纹饰旋转、起伏,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见彩图螺旋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甘肃永靖出土)。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1924年发现于甘肃和政县(今临夏回族自治州)半山地区,分布于甘肃及青海东北部。器形有短颈广肩鼓腹罐、单把壶、敛口钵、敞口平底小碗等,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公元前2650~前2350年。纹饰有锯齿纹、网纹及鱼、贝、人、蛙等形的纹样,尤以锯齿螺旋纹、波浪纹、锯齿纹最为典型。另外,有的器物盖纽还被塑成人首形,形象较生动。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1924年秋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等省。器形基本沿袭半山类型的造型,较之半山显得高耸、秀美。出现了单耳筒形杯,耳、纽的造型富有变化。其年代,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2350~前2050年。纹饰有同心圆纹、菱形纹、人形蛙纹、平行线纹、回纹、钩连纹等。

龙山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2310—前1810年。继承仰韶文化因素发展起来。早期主要分布在关中、晋南、豫西一带。晚期主要分布于河南、和河北的南部。陶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红陶,黑陶数量增加,出现少量蛋壳陶。温度1000℃左右。陶器常见手制轮修,晚期可以见到的是轮制陶器以及模制陶器。器型有杯、盘、碗、盆、罐、鼎、甑、鬲、鬶、等。彩陶很少,常见纹饰有篮纹、绳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

齐家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1890—前1620年。是继马家窑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它以泥质、加砂红陶为主,均用手制,烧成温度800—1100℃。器型有杯、盘、碗、盆、罐、豆、盉、斝、鬲、甑等。问世有篮纹、绳纹、划纹、弦纹、篦纹、锥刺纹等。彩陶数量下降,以黑陶彩绘为主,红色较少用,图案对称规整。

大汶口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4040—前2240年。分布于山东、江苏北部、河南东部、安徽东北部。有泥质、加砂陶,早期红陶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并出现白陶、蛋壳陶。手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烧成温900—1000℃。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单耳杯、觚形杯、高领罐、背水壶等。许多陶器表面膜光,纹饰有划纹、弦纹、篮纹、圆圈纹、三角印纹、镂孔等。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种,纹样有圈点、几何、花叶等。

屈家岭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2550—前2195年。主要分布于长江中游江汉地区。早期以黑陶为主,晚期灰陶为主,少量洪涛。陶器以手制为主,少量轮修,烧成温度900℃左右。器型有高圈足杯、三足杯、圈足碗、长颈圈足壶、折盘豆、盂、扁凿形足鼎、甑、釜、缸等,蛋壳彩陶杯、碗最富代表性。陶器大部分素面,少量饰以弦纹、浅篮纹、刻划纹、镂孔等。由部分彩陶及彩绘陶,有黑、灰、褐等色彩,纹样以点、线状几何纹为主。

河姆渡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4360年—前3360年。主要分布于浙江宁绍平原。以夹炭黑陶为主,少量加砂、泥质灰陶,均为手制,烧成温度800—930℃。器型有釜、罐、杯、盘、钵、盆、缸、盂、灶、器盖、支座等。器表常有绳纹、刻划纹。还有一些彩绘陶,绘以咖啡色、黑褐色的变体植物纹。

在我国的原始社会,出现了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陶器。

红陶

红陶是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一种。因粘土里含有铁的成分,焙烧时氧化成三氧化二铁,陶器就呈现土红、砖红或红褐色,故此得名。红陶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手制陶器,以夹砂粗红陶为主。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马家浜文化、甘肃仰韶文化的马家窑类型大溪文化以及东南地区的山背文化等都以红陶为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红陶一般不占主要地位,如山东的龙山文化,中原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峡文化等。由于新石器时代的陶窑建造不够完备,烧成过程中不能严格控制气氛,致使出现杂色陶器,红陶往往和红褐色陶同时出现。红陶的使用延续整个新石器时代,但进入夏、商时代后,就逐渐衰落。

彩陶

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是用赭、红、黑和的等色绘饰的陶器。彩陶艺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绘节纹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

彩陶花纹主要是花卉图案和简单几何形图案,也有少数动物纹。几何形图案主要有:弦纹、网纹、锯齿纹、三角纹、方格纹、垂幛纹、旋涡纹、圆圈纹、波折纹、宽带纹,并有月亮、太阳、北斗星等纹样。动物纹样,常见的有鱼纹、鸟纹、蛙纹等。兽纹较多的是猪纹、狗纹和鹿纹,有的奔驰,有的站立。这些动物形象的出现,反映出当时的渔猎在原始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人物纹样较少见,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出一件陶钵,其口沿内壁上画有三组跳舞的人群,在五人一组舞人动作整齐,姿态优美,精美异常。植物纹样,在距今68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陶器上,发现有稻麦粒、枝叶、花瓣,甚至有些已概括成为几何形体,并和几何形纹混和在一起构成纹样,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别有一番情趣。

黑陶

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000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文化历史上孕育出了黑陶文化。黑陶文化的发现,标志着中国制陶工艺达到空前发展,也向后人展示制陶由实用性转向审美要求的历史过程。

1928年,我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先生,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的考古中,发现了一种从所未见的史前遗存,其色泽漆黑光亮、薄如蛋壳的黑陶,是黄河中游原始文化的代表作。通过这次发现,学界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黑陶文化以首次发掘遗址所在地命名为龙山文化。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豫、鲁。

历史上,黑陶的出现竟然在彩陶之后,这一不同寻常的现象让学者们一时不得其解。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黑陶制作工艺的繁复先进,让世人都惊叹来自古老的文明。终于在1989年,黑陶的制作工艺被诠释破译。当时,我们的先人已掌握了先进的封窑技术,让弥漫在窑中的浓烟通过科学的熏烟渗碳原理,将烟中的碳粒渗入坯体而呈黑色。黑陶制作让我们体会通过“熏陶”成品、成性的过程。

黑陶由于通过传统的工艺成品,故黑陶的壮美与崇高让人们感觉到心灵震撼,凝重舒适,宁静而致远。黑陶经历岁月与呵护,其愈黑、愈亮更现黑陶价值空间。秦源黑陶秉承黑陶工艺黑、薄、光、细四个特点,运用传统工艺手法结合现代审美观点,在艺术制作上保持黑陶“黑如漆、明如镜、声如罄”的尊贵本色而不失创新求索。秦源黑陶这土与火的艺术诠释着古老文明,演绎着力与美的结晶。

印纹陶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模印纹饰陶器。在做好的陶坯上,趁未干前用印模将所需花纹在所定部位捺印上去后进行烧制。依其烧制温度的低高,又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印纹软陶多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以前,色彩一般多呈红褐、灰白、灰等色;印纹硬陶是在印纹软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出现于商代以后,因烧制时温度较高,所以胎质坚硬,呈灰色。印纹陶主要流行于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江西、安徽等地,器形大都为日常用品,如瓮、坛、罐、盂、钵、杯、盘、豆、簋、尊、罍等。制作法为手制、模制、轮制。其纹饰初出于加固陶坯的目的,器物多留有布纹、席纹、绳纹的痕迹,后渐趋丰富、精美,纹样均为几何形纹饰,主要有水波纹、米字纹、回字纹、方格纹、编织纹、云雷纹等。由于它分布广泛而且很有特色,有人将出有这种陶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称为华南印纹陶文化。

白陶

“白陶”是陶器向瓷器的飞跃。“白陶”是指器胎的外表里面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器胚多以手工捏成,是使用含铁量比陶土低的瓷土或高岭土,烧成温度大约在1000度左右。商代晚期刻纹白陶的创制和使用,是中国制陶工艺发展史上的新成就。白陶的硬度、耐火度和吸水率都较以往的陶器有了大幅度提高,所以我们说白陶是陶器向瓷器的飞跃。

白陶器因其质地坚硬,洁净美观,因为做工考究从而成为奴隶主贵族的专有物品。商代后期的白陶制作过程则更趋精细繁琐,所以白陶器的精品多集中于这一时期。西周以后,由于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兴起,白陶器逐渐消失。

俑陶

其实,还有一种我们很熟悉很特殊的陶器,那就是陶俑。而且中国古俑在其盛行的从东周至宋代的约1500年中,弥补了同时期地面雕塑在种类及完整性上的重大缺憾,为我们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以及历代审美习尚变迁的轨迹,成为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资料。其中以秦兵马俑最为著名。西汉早期俑像性质和秦代兵马俑相似,多是用军阵来送葬的模拟物,但在规格上要比秦俑小得多。沿袭秦的风格,造型比较呆板,主要是用整齐的阵列向人们展示为死者送葬的森严军阵。除此之外也有彩绘女侍俑,模制烧成陶后敷涂色彩,轮廓线条流畅优美。艺术造型超出军阵陶俑,富有生活情趣。渐至东汉,这种侍仆舞乐俑成为主流,兵马俑不再出现。造型对象转为舞女,侍仆,农夫和市井等。造型艺术也由呆板变为生动。

唐三彩

唐代陶器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做为明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它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雅,十分丰满。动物以马和骆驼为多。

在唐右卫大将军墓中出土了一件骆驼载乐俑。这匹骆驼昂首伫立,通体棕黄色,从头顶到颈部,由下颔到腹间以及两前肢上部都有下垂长毛,柔丽漂亮。驼背上架有平台并铺有毛毯。平台上左右各坐胡乐俑二人,而且是背对背而坐,正在吹打乐器,有一俑站在中央,翩翩起舞。这三个乐俑个个深目高鼻,络腮胡须,身穿绿色翻领长衣,白色毡靴,只有前面一人穿黄色通肩大衣。这件高大的驼载乐舞俑精美绝伦,令人赞叹!

唐三彩的产地西安、洛阳、扬州是陆上和海上丝绸古道的联接点。在古丝绸之路上,唐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骆驼。可以想见,在沙漠中,人和骆驼艰难跋涉,相依为命,所以人和骆驼有一种亲密感。它那高大的形态和坚毅负重的神情,似乎还带着丝绸古道的万里风尘。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这种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中国陶器历史源远流长。从古朴中透着大气,庄重中不失美观。它从远古走来,带给我们的是美的享受。

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食用食盐的?有什么记载嘛?

优质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以前看动物世界,萨沙就看到过动物舔舐土壤。

为啥?因为土壤里面含有盐份。

人和动物一样,身体内需要盐份。

现代医学证明,盐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化合物,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必需品。盐中所含的氯、钠、钾等成分,对人体肌肉、神经、心脏等器官以及消化、血压、荷尔蒙等功能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长期不吃盐,就会引起包括头痛、恶心、腹泻甚至心律不齐等各种疾病。

萨沙写《新长征》时,国军曾经对中央苏区严密封锁,禁止食盐输入。

一块大洋在国军控制区可买7斤盐,有多少钱就能买多少斤。

在苏区,一块大洋却买不到7钱的盐,而且有价无市。

当时食盐在苏区和黄金一样珍贵,几乎成为通用货币。很多苏区群众因为长期缺盐,头发变白,身体浮肿,患上了各种疑难杂症,甚至丧失了生命。战士因为却盐,身体虚弱,走路脚软,战斗力严重下降。

无奈之下,苏区后方干部几乎不吃盐,将盐省给打仗的战士吃。

毛泽东以身作则,坚持执行最低食盐定量标准。有一次,罗荣桓从前线带回两担优质海盐,打算分配给中央领导,毛泽东拒绝了,最后两担海盐全部送给了中央红色医院。还有一次,周恩来的警卫员瞒着他,在他的菜里多加了一点盐,周恩来知道后大发雷霆,以至于因食淡而晕倒。

那么,中国人最早吃盐是什么时候?

最迟也是商代。

根据古籍比如《尚书·说命》的记载,早在商代就明确提到需要将盐作为必须的调味品。

而商代之前,盐已经作为很重要的物资由奴隶开采提供给奴隶主了。

到了周代,盐已经很普遍的存在。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古老开采盐的基地,恐怕就是河东盐池,位于今天山西省运城县南、中条山北麓一带。

这是一个天然的盐池。由于造山运动和地壳变化,中条山北麓出现的一个湖泊。这里的湖水含有丰富的钾盐石灰石、镁盐、硫酸盐以及食盐慢慢与早期淤积层结合。经过长期自然蒸发作用,盐类沉淀,结成了很厚的矿石层,形成了盐湖。

老百姓只需要将湖水晒干,就可以轻松获取到盐。

早在史书《春秋》中,就记载了这个盐池。

至于盐巴,其实就是食盐。不过也有别的意思。蜀中以汲自深井的盐水熬制的块状食盐,称作“盐巴”。

人类在还没直立行走时,就已经开始食用含盐份较重的海水啦。我国专家多方考察发现,住在海边很近的人类最先开始食用含盐的海水,来补充人体需要的盐份,距今有几十万年了。专家们发现:那时有海的地方,在海边山洞的远古人类化石含盐量明显高于远离海边的远古人类化石。而没有海的地方生活的远古人类,其实也和其他动物一样,喜欢吃含盐的植物和水。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含盐的岩石,动物也会去舔吃。“岩羊”就专门舔食海水边崖上的“盐”。

也有些地方虽然没有海,却有“盐泉”,盐泉含盐量极高,比海水含的其它杂质少,水清沏,比海水好喝多了,盐泉喝起来是咸的,而海水则是又苦又咸。如果只靠植物含的少量盐份来补充人体所需的盐份,是不够人们所需的,远古时代的人类不知道取盐的方法,所以,差别极大,有盐水补充的地方的远古人类,平均年龄普遍比没有盐水补充的地方的远古人类要大得多。

人类有记载的开始食用食盐是在炎帝和黄帝时代,也就是在华夏族成立的时代,在殷商时代,文字已经比较完善了,在我国出土的最早的甲骨文中,大部分字现代可以辩识出来,甲骨文就记载了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之间发生的战争: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部落,但却没杀炎帝,两个部落反而联合起来了,以黄帝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据记载,黄帝和炎帝的父亲乃是同一个人。在《史记?五帝记》中记载:“黄帝,乃少典之子,姓公孙轩辕”。所以,黄帝又叫“轩辕黄帝”。《史记?五帝记》中还记载了炎帝亦少典之子。黄帝的母亲和炎帝的母亲乃是姐妹。就是说:黄帝和炎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既然是兄弟,那为什么他们两个部落会发生战争呢?原来,阪泉附近有股小泉水,(阪泉具体在现今的具体地址很有争议,在现今山西远城县南的说法得到大多数专家认可)就是盐水泉,泉水中含有大量盐份。相传炎帝部落的成员一次打猎时,追赶一头梅花鹿,追到一处小溪流时,梅花鹿跑不见了,他们口渴了,就蹲在小溪边捧水喝。一喝,觉得这水味道很好。这样就发现了这个“盐泉”。全部落的人都有盐水喝了。黄帝部落知道后,也来争这个盐泉。那时有盐水补充人体是多么珍贵,我们可想而知,所以战争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黄帝打败炎帝并且部落联盟后,养殖的家畜已经有牛羊等大型多肉的畜牲了。他们开始用羊头骨来装盐水,(牛头是用来祭祀的)装水装久了,发现了盐的结晶体,慢慢就懂得了从盐水中取盐的简单方法。后来,部落的人们把“鹿”尊为“神鹿”。关于“神鹿”的传说,有好多故事留传下来,就是因为它“帮助”人类找到了“盐”。

由此看来:人类有记载的开始食用食盐是从新石器时代未期,而食用盐水则在几十万年前就开始了。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筷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什么样的含义?

优质回答

我们使用筷子,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记录是在商朝。要想追溯筷子真正的使用历史,我想应该在商朝之前。

“文化象征之一”。使用筷子,已经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力之一。要不然那家叫D&G的国外品牌就不会在宣传时说我们的筷子是小棍子了。不管它们对我们使用筷子的表述是真的不清楚还是有意装糊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筷子确实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

“文明智慧的体现”。运用筷子,也是个小杂技。借助手指间地相互配合,完成夹、捞、挑等杂技动作,从而实现除喝汤之外的所有高难度的饮食动作需要。由于有了筷子,改变了远古人类用手抓食的方式,更加卫生和文明。据说,多用筷子还可强健人的大脑,让人越来越聪慧。

不管怎么说,筷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也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见证,对于这一点,应该毋庸置疑的。

谢邀!

中国人吃饭需要使用筷子,这早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那么你们知道我们是啥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吗?

早期的筷子并不叫筷子,而叫箸,主要功能是用来夹取锅中的食物。

当时的中国人吃饭时用的是手,这也是食指之所以叫食指的原因。

一直到宋朝,筷子的作用还局限在夹菜,用勺子吃饭仍然是当时的主流。

到了明朝,统治精英大多来自南方,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饭 ,餐具大多是筷子,所以使用筷子吃饭的习惯才渐渐传到北方各个地区。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甚至认为筷子胜过刀叉,是文明胜过野蛮的一种标志。

当然,无论使用什么餐具,目的都只是为了吃食物,像是某些公司硬要分出高低贵贱,把筷子形容为两根小棍子之类的行为,是坚决要抵制的!

中国从什么时期开始,喝茶的时候是用茶壶倒入茶杯中?

优质回答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南宋时福建产的黑釉茶碗,上有兔毫,高级的更有油滴等视觉效果,为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传世品被日人视为国宝。用黑碗,是因为点茶的细腻泡沫,黑底较能衬出其美感。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其实宋代酒壶是近代供桌上的锡壶的祖先。鹿港若干年前所生产的锡器有宋器的影子。

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所以大家就知道了,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茶法,是很根本的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

由上层影响下层,在中国的北方,喝茶渐渐大众化,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在南宋之后,全国开始出现茶馆。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倒在客人的碗里。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只是为了饮茶。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也成为常见的器物了。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到了晚清,提梁壶少见了,出现铜把手的瓷壶。壶的肩上做上两个或四个纽,古人称系,用来安装铜把手。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我国什么时候开始用砖瓦的】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