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禅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刘禅这个人如何)

网友提问:

你认为刘禅这个人是怎么样的?

优质回答:

历史的真相我们已不得而知,但从《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读出很多。

蜀国自从猇亭之战后,国力远不如从前,刘备将蜀国托付给诸葛亮,让他完成自己未完成的目标,复兴汉室,而作为蜀国的掌权者,刘禅却与宦官走的相当近,竟把心思花在玩上,没有放在统一天下上,说明他是一个没有野心的皇帝,在哪个群雄逐鹿的年代,这点是非常致命的,前有魏吴,后有南蛮,国家面积又小,不想着励精图治,实属不该。

当邓艾钟会大军兵临城下,刘禅投降,当时城中依然有军队,有粮草,完全可抵抗,可他依然率领群臣投降,或许他也知道自己的力量,守肯定是守不住了,诸葛亮及姜维连年北伐,蜀汉本来人口就少,“廖化为先锋”,说明当时他身边已无帅才可用,我们可以嘲笑他没有勇气,怕死,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他对自己的现状认识的很清楚,抵抗毫无意义,投降可以保住自己的小命,保住先父的基业,保护蜀中百姓免遭战火涂炭。

蜀国亡国后,他在魏国被封安乐公,司马昭为了试探他,专门放的是蜀国的音乐,他听了竟然也不悲伤,也就落了一个乐不思蜀的千古笑柄。

比起孙皓他的做法是对的,孙皓被毒死了,而他安享晚年。

或者是为了生存,不敢表露太多的志向,或者是真的心态好,因为亡国不亡国对他来说都一样,在蜀国能吃喝玩乐,在魏国照样吃喝玩乐,这样的人我们也应当佩服,因为大事小事在他那都是以平常心看待。安乐公倒也对的起安乐这两个字,安心享乐嘛!

其他网友回答

刘禅首先是一个有福气的人。长板坡之战中在赵云的背上随赵云在曹军阵中七进七出 ,也豪发无损。被他的老爹刘备扔到地上摔了一下仍安然无恙。42年真名主,执掌蜀汉政权长达42年。是三国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其次也是有一个有本事的人。只是本事不怎么突出。无法与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相提并论。再次也算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在自缚请降以后 虽然给后世留下了一个乐不思蜀的骂名。但这种行为也让自己得以善终。综上所述,刘禅虽然不是千古名君但也称不上十分昏庸的皇帝。

其他网友回答

刘禅是人们心目中庸主的典型,“扶不起的阿斗”是对他的认知,认为他是个弱智,是个傻子,把蜀汉基业拱手让人,从而受到后世的唾弃。

实际上,刘禅也没有那么不堪,论残暴,他比不上东吴的孙皓,论谋略,他比不上魏主曹丕、曹睿。刘禅说到底,就是一个普通人。

刘禅是个悲剧性的帝王。命运把不适合当帝王的他,放到了那个位置上,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刘禅并没有继承刘备匡扶汉室的梦想,没有统一天下的决心,只是醉心于享乐,把事事交给别人来做。

像刘禅这种帝王,自古以来也是层出不穷,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等。他们这些人并不像夏傑、商纣那样骄奢淫逸,残害忠良,祸害国家。

只是他们生错了时代,若出生在和平盛世,完全可以做一个守成之君。但他们生于乱世,且都失败了。既然失败了,就要被胜利者们贬低,嘲弄。因为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

刘禅虽是亡国之君,也并非一无是处。

刘禅继承了刘备的仁义,不喜欢同人计较,心放得很宽。刘禅有自知之明,知道能力远不足,所以朝政大权,刘禅一直都交给当时蜀汉最杰出的人才担任。

直到在位的最后几年,方有黄皓之失,隔绝上下,终致其祸。

能看透时局。在邓艾大军兵临城下时,刘禅选择投降。因为就算其起兵同邓艾大军决一死战也只是让这些士兵们去送死,与大局于事无补。

身为亡国之君,且能寿终正寝。在投降魏国之后,被封为安乐公。有次宴会,司马昭问他是否思念蜀国时,刘禅对司马昭说道:“此间乐,不思蜀”。我们且不说,这是真心还是假意,但能打消晋帝司马昭的疑心,何尝不是一种能力。

正如陈寿所说的那样“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坚则为昏暗之后”。刘禅也和普通人一样,有个好人影响就变好,有个坏人影响就变坏。

其他网友回答

刘禅才智平平,能力一般。

一、刘备初期,转战南北,颠沛流离,没时间对刘禅进行培养教育,所以刘禅的文化水并不高。这对他后来作为蜀国的后主,治理国家政事是很受影响的。

二、刘禅登基之后,虽然表面上尊重诸葛亮做相父,但是在黄浩等奸臣的怂恿下,还是怀疑诸葛亮有造反之心,并且在有一次诸葛亮北伐顺利,很快有望紧逼洛阳了,刘禅听信谗言,硬是下命令让诸葛亮撤军回蜀。致使诸葛亮错失了一次绝好的进攻曹魏的机会。

三、诸葛亮死后,刘禅自主权越来越大,开始信任一批庸臣和奸臣,形成了刘禅愚暗,黄浩窃权的局面。连掌握着蜀汉军政大权的姜维都不敢随便入朝,率领军队去西北的沓中屯田躲避灾祸去了。

四、公元263年,司马懿派出钟会、邓艾、诸葛绪三剑客攻打蜀国。刘禅本来可以依靠蜀国险要的地形全力抗争,但是刘禅在谯周的劝说下居然出城选择了主动投降。他的儿子刘谌不甚受亡国之辱,杀死了自己的妻妾和孩子,并自杀徇国。刘禅来被曹操囚禁,还乐不思蜀,没有亡国败家的耻辱。没有刘备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骨气!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