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明王朝时期规定科举考试只能使用八股文的是)

网友提问:

为什么科举考试,明清时代是考八股文?

优质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说朱元璋实在太聪明了!

01

他为了让天下读书人能牢牢记住“孔孟之绪言,精微之奥旨”,特意把八股文当作取士的标准,让读书人沉浸在《四书》、《五经》之内,孜孜不倦的研习儒家的伦理,从而把儒家学说和伦理精髓刻化到自己灵魂深处,当作统治阶级的最高价值体系,并且自觉去维护。

“八股文”是一种专门用于考试的文体,客观上说,除了考试之外,其他地方基本上是用不到的。所以“八股文”是一种没有任何实际用处的文体,贾宝玉形容它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是非常有道理的。

明清两朝的读书人,自开蒙之后,就开始学习八股,但是绝大多数人一旦考中后,就会舍弃掉这种呆板的文体。很多科举出身的士人,在编辑自己作品时,往往不屑将八股文录入其中,说明在当时的读书人中,对这种东西也是非常的不感冒。

“八股文”又叫“时艺”,“时”是当前的意思,“艺”是礼、乐、射、御、术、数六种功课,它起源于北宋的经义,北宋时确定了它的内容,南宋确定它的格式,元朝确定了它的名称,明朝确定了它的地位。

02

“八股文”的出题范围,离不开《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四本儒家经典,尤以程颢、程頣、朱熹三人作注的《四书章句集注》最为重要。其实每次考试时,都在几本书中选择题目,经年累月下来,可选的余地实在不多,所以越到后来,八股文的相近之处越多,甚至出现了优秀范文选编而成的《程文墨卷》。只要牢记这本法宝,一般来说都可以完成一篇比较不错的八股。

为了防止考生们只去背简单的《程文墨卷》,考官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想方设法的出一些怪题,甚至将四书五经中毫不相关的的句子合在一起,或者各取半句凑成题目。因此,越到后面 ,写八股就越有猜灯谜的味道。比如八股考试中出现过这么一个题目:“礼云玉”,考生们大惑不解,能答出来的少之又少。这个题目来自《论语》,原句是:“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考官故意将其割裂,宛如制作了一个复杂的灯谜,让考生无从下手。但这样的考试能有多大效果,又能取到什么水平的“士”,实在令人担忧。

正是这种考试风格,才让天下的读书人都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亦步亦趋的答题机器。考生们要做的,只是将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又滚瓜烂熟,不管你在哪里截取一句半句,都能想出来是在哪里截取的,才能明白题意,考出好成绩。至于什么安邦定国之道,在考试面前算得了什么?只不过是把人的思想变呆板了,统治者比较容易治理罢了。

如果要说区别,只能说有些读书人是把八股当作仕进的敲门砖,而绝大多数人都陷入了读死书的泥潭。明朝也有一些写八股写得好的大家,比如王阳明,比如杨缜,但是他们并不单纯的读死书,在八股之外,他们仍然能成为大家。可是不是人人都是王阳明,这个要求对普通人未免太高,大多数人只能成为寻章摘句的书虫,而不知变通之意。

炮制出明代取仕标准的朱元璋,本意是想通过对八股的发扬,让读书人时刻记住“孔孟之绪言,精微之奥旨”,同时维护自身的合法统治地位,只不过他绝对没想到后来会形成这样一种文风呆板局面吧。而到了清朝时期,正所谓清承明制,面对如此高明的维护封建统治手段,自然是继续发扬光大。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四九城大磊子和您分享下对这个问题的见解,这个问题挺有意思。

之前看过很多文章,内容基本都是八股文祸国殃民,确实如此,不过,您如果把目光放到当时当权者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八股取士是最公平的科举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八股文是相对公平的。

在八股文之前,唐代以诗、赋、帖经为考试的内容,形式宽泛,也不固定格式,不规定字数。 那么,考生写出来的文章五花八门,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可言。 而且往往长篇大论,一写就洋洋洒洒几千字。 您想想,当年写的都是文言文,几千字相当于今天几万字甚至十几万字,对于阅卷者来说是很简直亚历山大啊。 而且,还有个公正性的问题。 由于文章形式不定,可以随便的写,就存在如何鉴定文章好坏的问题,往往阅卷者的主观判断会占更大作用。

大家都知道,高考语文考试,大家觉得可能最不公平的就是作文。因为作文受到阅卷者主观影响非常大。 一篇文章,这个老师觉得很好,另外一个老师可能觉得很差。 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不限制体裁和形式,就会出现相对不公平的情况。 因为在古代,考官一般不会亲力亲为自己阅卷,基本都请一些幕僚负责看卷子。这些幕僚水平高低不一,就容易出现主观判断问题。

说回来,其实,就算是八股文,也有类似问题。 比如范进靠了30多年都没有成为秀才,考官周进想要提拔他,特别看了他的卷子。结果第一次看了以后,老学究周进都不知道范进写的是什么玩意,就将考试丢在一边。 结果一时间又没有其他人交卷,周进就又看了一边,才觉得文章有些意思。 看到第三遍,才知道范进的文章写的极好,只是之前没有领会。

相比较前面说的“自由命题作文”,八股文则不同。 它的题材和格式甚至怎么写,都有严格的限制。 八股文命题都需要出自“四书”、“五经”,答题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等程朱理学的观点为依据,并模仿古人语气“代圣人立言”。 考生不能阐述自己的观点,也不能将题目摊开说,只能就事论事。 同时,八股文的每股还有符合音韵的要求,不然试卷直接不通过。

简而言之,八股文其实是一种文字游戏,考察的考生对于这种游戏的掌握能力,当然也有对所读区区几本书籍的领悟能力。 自然,真正的聪明人也许是比较容易掌握。 但更多的一些聪明人,受八股文的限制,不能体现自己的才能,不能写出好的八股文。 比如,我们今天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去写几篇八股文,哪怕让莫言老师学上个几年,他未必能够写的很好。

因为有条条框框约束。自然就比较容易阅卷。

明代曾经担任过主考官的杨士聪说:“余每阅卷,不须由首彻尾,不拘何处,偶觑一二行,果系佳卷,自然与人不同,然后从头看起。场中搜察落卷,多用此法。即数百卷,可以顷剡而毕,无能遁者。”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担任主考官搜落卷时,基本上都用这种方法,数百份考卷,顷刻就能阅完,不会遗漏任何优秀的八股文。 也就是说,八股文就阅卷和判定上来说,还是比较公平的,不同考官的阅卷差距不大。

另外就是八股文只需要读区区几本书,有严格要按照书上的观念为依据,不能自己随便创新。这就等于以下几点:

第一,让读书人不去读其他的书。 比如贾宝玉其实作诗写赋都很出色,说明他很聪明,但父亲贾政却对这个非常厌恶。 因为写诗再好,对八股文没有帮助,等于分散精力白学一通。 作为读书人,一生只读古代的几本书,想不成为书呆子都难,知识也非常匮乏,很多还不如不识字的商贩。 就比如范进虽然中举,后来又成为国家的大官,却连苏东坡都没听说过。

第二,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 因为读书人不允许自己发议论,必须站在圣贤角度说话,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久而久之,人的思想就被禁锢了,会更加认同统治者的规则。

所以说,八股文在现在看来很多都是糟粕,会束缚人的思维,不过在当时那个年代,还有比八股文这样成本低,收益高的科举方式吗?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欢迎您点赞评论转发收藏,我是四九城大磊子,关注我,关注咱北京城的那些事

其他网友回答

明清时考八股文是大众化的,因为八股文出自四书五经,老百姓就是读四书五经了,之前交通不发达,通讯也不发达。考别的,学子们根本不知道,那么百姓中出类拔萃的有志之士就没有报效国家的机会了。其实八股文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国之精髓,是国宝。

其他网友回答

方便控制人们思想,同时科举逐渐走向僵化。

其他网友回答

即使不是八股文,也是类似的孔孟之道。

总得有个标准,而且咱们汉人推崇德,君子,忠诚,也是皇家需要的。比如高考,说一万个理由不公平,但也是目前寒门学子跨越阶层的几乎唯一机会。科举也类似!

版权声明